季利东
目的: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医学需要加速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庞大的就医需求。高职院校对临床医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实践,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关键,是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根本保障。笔者分析高职院校临床医学的教育背景,为教学方法改革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日后高职院校临床医学教学工作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晓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头转子间骨折护理中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头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平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整体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1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9.2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转子间骨折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可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占位性别诊断中,采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60例患者全部进行灰阶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效果。结果:与灰阶超声检查相比,实时超声检查的特异性、准确率更高。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后,体现了较高的特异性、准确率,以及敏感性。该方法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官逸群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医院急救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分析医院急救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急救设备完好率100%,护士损伤考核合格率100%,提高了各级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加强急救设备管理,能保证抢救工作有序进行,让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都有安全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高素质的急诊护理队伍,优化了急救环境,提升了护理质量,杜绝了护理隐患的发生。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进一步探索胫骨平台骨折择期手术治疗时机。方法:根据张力性水疱出现时间,按照骨折分型选择切口和内固定方式。结果:总体优良率为95.8%。结论:这样的治疗方式,近期效果确切。
作者:谢全贵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实践在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主题评审,品管圈圈员采取头脑风暴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对动静脉穿刺进行现状调查,后总结分析、解决对策、终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600例次情况分析。结果: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分析,将影响患者内瘘穿刺失败率的因素分为护士操作技术不规范;患者血管因素;心理因素;健康教育四方面的原因。根据四方面开展针对性改善措施。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共统计分析65例次,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共统计分析19例,失败率由原来的10.8%降至3.2%(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情况明显减少。结论:品管圈实践的开展有助于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
作者:蒲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眼科手术中对疾病治疗和视力康复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围手术期。本文主要眼科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给当前的眼科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完善我国的眼科治疗技术。
作者:陈菊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观察,分析疼痛原因,采用一系列护理措施,有效的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李玲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运用新型与传统溶血素的效果差异。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进行的40例血常规检验案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型溶血素,观察组采用新型溶血素,而后做WBC、PLT、RBC、Hb的检测,分析对比两组结果差异。结果:在Hb的检测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其他指标上,两组的差异不明显。结论:在血常规的WBC、PLT、RBC检验上,新型的溶血素可以达到检测的准确性,但是在Hb的检测上其结果存在一定稍高,整体来说新型的溶血素应用在血常规检测上具有可靠性。
作者:王世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式选择及对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在2011年1月-2016年1月时间段内,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66例,根据Vancouve分型标准,骨折可分A、B、C三型,分别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手术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对不同类型骨折手术手术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术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A型手术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持续时间短、术后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短,与B型、C型相关指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意义。三种手术类型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两两比较,P>0.05,差异无意义。结论:对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骨折的发生部位的不同,三种手术方式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马燕;吴亦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现如今,生殖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们的生殖健康,社会开展了各项生殖健康服务,生殖健康服务指的是运用各种方法或技术服务来帮助人们学会预防并解决各种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但与女性生殖健康相比,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受到的关注还不够。本文对已婚男性生殖健康服务现状及服务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作者:李美环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有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正常的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脑中风后遗症改善明显,患者康复速度和整体康复水平都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毛宪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护理。方法对10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髄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护理要点。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65.2+20.5)min,患者住院时间6-9 d。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髄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杨希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改良UPPP手术鼾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改良UPPP手术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术前口腔护理,术后口腔冲洗法,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检索有关医学文献,根据循证获得的证据,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行改良 UPPP 手术鼾症患者的口腔感染,口腔溃疡、污垢残留、口臭、创口出血等问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临床护理实践,应用于鼾症手术患者的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口腔内的污物残留,降低口腔感染,减少口腔溃疡、创口出血,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忠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于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于2013年2月——2015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并发食管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护理的而过程当中加强对于患者的胃肠减压、胸腔引流、病情的观察并且加强对于患者的饮食宣教、营养支持和舒适护理。结果所有并发食管气管瘘的20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并且全部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兵法的食管气管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付学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现如今,虽然人们对医院工作的理解不断加深,但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监督不力等问题依然存在,医院工作还有待提高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一方面要求医院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对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工师作为维持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人员,保证医院整体有条不絮的运行,在整个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被医院管理者所重视。医院政工师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努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提高医院思想政治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谈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水平上,观察组护理后降低幅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血压水平,提升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胡丽红;李富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助产的过程中,预防其锁骨骨折的一些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过往的500例经过阴道顺产生下的新生儿资料,并将这些资料作为 A组,而这组的助产护士没有接受过助产的专业技能培训;选取过往的1000例经过阴道顺产下的新生儿的资料作为 B组,这组的助产护士经过专业助产技能培训,对 A组和 B组的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比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A组的助产护士没有经过专业助产培训,新生儿发生骨折的为11例,所占百分比为2.2%;B组的助产护士经过专业助产技能培训,新生儿发生骨折的为2例,所占百分比为0.2%。说明助产护士的专业助产技能的加强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几率。
作者:金钊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出院时再次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对照测试。结果:14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通过给予不同的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后,(SCL-90)评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观察组 P>0.05,对照组 P<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护理对策可以改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不良心理障碍,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海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医者仁心,钻研医术体恤患者无疑是重要的,然而医院的宣传工作同样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只有做好医院的宣传工作,才能够有效的扩大医院本身的知名度,树立起医院的外部形象。通过医院宣传工作,可以使医院与整个社会的合作与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对提高该医院自身的医疗技术与质量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作者:叶思思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