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芳;吴永芳
目的:眼科手术中对疾病治疗和视力康复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围手术期。本文主要眼科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给当前的眼科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完善我国的眼科治疗技术。
作者:陈菊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本院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在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中,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的依从性,但是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哮喘患者而言,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强化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胥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我国0-6岁的残疾儿童社区护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我国社区残疾儿童的护理情况。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0-6岁的残疾儿童进行社区护理现状调查。结果:社区中0-6岁的残疾儿童73.6%需要进行社区护理,其中29.4%需要进行相应的全面社区护理。结论:0-6岁的残疾儿童对社区护理服务有较大的需求,开展社区护理符合0-6岁的残疾儿童的健康和生活需要。
作者:张燕芳;吴永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有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正常的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脑中风后遗症改善明显,患者康复速度和整体康复水平都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毛宪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风心病的疗效影响。[方法]研究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风心病患者为对象,在实施瓣膜置换术同时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手术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术后出现2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血尿,2例低温低热,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后,终都恢复正常,只有1例患者术中由于心室破裂而死亡。且护理前后焦虑发生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风心病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孙萌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五项生存质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6.67%,观察组达到96.67%;各项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有利于老年患者提升自身血压控制状况,方便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并予以护理干预,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何永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肿瘤患者伽马刀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伽马刀术的50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5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颅内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 组患者护理后的颅内压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 A 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有肿瘤患者伽马刀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华琴;蒋祝珠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120例肺癌化疗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功能子量表评分明显升高,症状子量表(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及特异指标(气促、失眠、便秘)评分则明显降低( P<0.05)结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应用综合护理活动可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梦婷;张亚西;易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通过护理干预后的恢复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恢复时间上,观察组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通过护理干预后可以达到更快恢复,治疗效果更理想。
作者:唐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5%,对照组为3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6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升恢复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戚亚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m-aortic balloon pumping,IABP)是目前心脏血管疾病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循环装置。目前国内外应用已较普遍,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更新,IABP越来越成为救治重症心脏病患者的必备武器[1]:如心脏直视术后出现顽固性低心排,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及冠心病行冠脉搭桥术后血压不能有效维持等。2010年4月~2011年4月本院对18例患者使用IABP,极大地提高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现将本科使用后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白雪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便秘是剖官产后常见的现象之一,不仅影响产妇的进食、睡眠、情绪、身体康复,还对母乳喂养危害,给产妇增加心理上的负担。通过对2015年l 1月一2016年7月期间我院护产科收住的67位产妇便秘原因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护理,1d后有24例在自行排便,2d后增加35例,3d后有7例自行排便,3d以产妇只有1例。由此说明剖宫产后针对性护理不仅能快速接触产妇便秘的痛苦,还能加快机体恢复速度。
作者:高君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讨论分析食道癌术后持续气道湿化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食道癌病人74例。根据随机数表的分配规则,将74例病人分成两组,一组分为试验组,一组分为参考组,两组都有37例病人;并且两组病人都在我院手术治疗。其中,试验组37例病人在手术治疗就运用持续气道湿化方案进行术后治疗;而参考组37例病人则运用间断性气道湿化方案进行术后治疗。统计分析两组病人进行湿化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并将统计分析的相关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病人在进行湿化治疗前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别(P>0.05);而进行湿化治疗后,试验组病人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参考组病人的肺功能各项指标(P<0.05)。结论在食道癌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后对病人进行用持续气道湿化治疗,病人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运用间断性气道湿化进行治疗的病人,使病人的呼吸功能得有效的控制,因此持续气道湿化治疗在临床值得推广,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蔡兰兰;操练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胃癌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选择不同,将其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对比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较高,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邢素丽;王焕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中药调配过程中影响临床效果的因素,以提高调配质量,满足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对某医院近两年出现的24例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现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在24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中药质量问题3例,炮制品炮制不到位5例,中药剂量问题4例,处方脚注执行问题3例,中药品种混淆3例,向患者发药未交代清楚2例,处方错误4例。结论分析中药调配过程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得出,应加强中药调配的管理,在调配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根据医院实际制定出标准化的中药调配流程,从而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刘晶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抗体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处理方法,保证得出正确的血型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采用ABO正反定型,吸收放散等试验以及通过37°C水浴等方法进行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结果:经处理过后,ABO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结果相合。结论:对临床工作中碰到的高效价冷抗体采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后,其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影响可以得到解决。
作者:郝邯冬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采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可以更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雅丽;谢佳慧;钟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按照医嘱,行一般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优势明显。结论: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总结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脑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0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施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9.3±3.2)分,明显比对照组的(71±2.3)分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较对照组的80%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痛苦得到有效减轻,进而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
作者:杨秀坤;杨玲;张滔;黎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