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利娜;刘刚;孔东风;方琼;陈润莉
目的 分析自噬蛋白ARHI/Beclin1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3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和5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自噬蛋白ARHI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同时进行随访(截止日期2017年3月),记录并分析自噬蛋白ARHI和Beclin1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自噬蛋白ARHI和Beclin1在宫颈良性病变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4.62%、53.13%、27.78%和92.31%、62.50%、29.63%,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噬蛋白ARHI与Beclin1呈正相关,在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Ⅲ~Ⅳ期)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2017年3月,白噬蛋白ARHI和Beclin1阳性表达宫颈癌中生存率分别为66.67%、68.75%,高于阴性表达宫颈癌生存率(23.08%、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噬蛋白ARHI与Beclin1在宫颈癌中呈正相关,且恶性程度越高的宫颈癌其阳性表达率越低,生存时间越短.
作者:孟志英;马媛;于松涛;李颖;石朝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循环中高温需求蛋白A2(HtrA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7年1至12月于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60例,根据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为STEMI组和非冠心病对照组,每组80例.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检查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血浆HtrA2和细胞色素C(Cyt 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Spearman秩相关分析确定HtrA2与STEM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TEMI组患者HtrA2、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Gensini评分以及糖尿病、吸烟、Cyt c升高(>0.6 ng/mL)比例(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HtrA2预测诊断STEMI的曲线下面积为0.705 (95% CI:0.624~0.786,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患者HtrA2水平与其Gensini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457,P<O.001).结论 HtrA2水平增高对STEMI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一定价值,可能与其涉及细胞线粒体损伤机制有关.
作者:李楠;佐拉木·买买提;熊英;赖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重庆市北碚区0~6岁儿童水痘流行特征及突破病例分布,评估1剂次水痘疫苗接种对发病的影响,为完善水痘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方法 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2015-2017年北碚区0~6岁儿童水痘发病水平及突破病例分布特征.结果 2015-2017年北碚区共报告水痘病例2 119例,病例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共占80.56%(1 707/2 119),其中0~6岁病例640人,发病率636.36/10万,并呈现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间共发现突破病例217人,占接种史明确儿童病例总数的49.77%(217/436),突破病例中4~6岁占81.11%(176/217),其年龄分布与非突破病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43 2,P<0.05);突破病例从接种至发病平均间隔(3.75±1.37)年,接种后<3年发病的占24.42%(53/217),≥3年发病的占75.58%(164/217).结论 接种1剂次疫苗后,5岁及以上儿童水痘发病风险仍较高,1剂次疫苗对儿童的保护不足,建议提高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并在学龄前开展第2剂次疫苗接种,减少幼托机构和学校暴发风险.
作者:朱丽霞;刘玉梅;周光华;周永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利什曼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采用疫苗防治该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动基体膜蛋白11(KMP11)抗原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牛痘病毒、疱疹性口炎病毒、腺病毒血清型5、刚地弓形虫和蜥蜴利什曼原虫等微生物介导的利什曼原虫KMP11疫苗的研制现状.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无蒂型锯齿状腺瘤(SSA)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于本院接受肠镜检查的11 3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SSA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SA检出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11 3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入筛选,后纳入7 733例患者,其中男性4 655例,女性3 078例,平均年龄(58.2±8.3)岁;7 733例患者检出息肉者1 678例(2 918枚),息肉检出率为21.70%,其中SSA检出76例(86枚),检出率为0.98%,息肉构成比占4.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道清洁度、退镜时间、息肉大小、腺瘤检出率与SSA检出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腺瘤检出率是SSA检出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结直肠腺瘤的患者并发SSA风险更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此类病变的警惕性.
作者:刘宇虎;詹磊磊;陈桂权;彭冬;陈靖;张世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疱疹病毒家族是一类具有包膜结构的双链DNA病毒,是人类病毒性疾病常见的病原体.目前已经鉴定的人类疱疹病毒共有8种,分为α、β、γ三个亚科,8种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均可在宿主体内建立长期潜伏感染,并在潜伏感染过程中可出现再激活,再致病.CTCF结合因子作为重要的多功能转录因子,是表观遗传学调控的重要作用因子,可调控多种靶基因的表达.目前研究提示,在多种人类疱疹病毒潜伏的建立及再激活过程中,CTCF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CTCF在人类疱疹病毒潜伏复发机制中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赵阳;邹晖;何丹;樊建勇;杨慧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疟疾参比实验室应用巢式PCR技术诊断输入性三日疟的效果.方法 采用巢式PCR对2015-2017年湖北省网报疟疾病例和疑似病例血标本进行疟原虫核酸检测,筛查三日疟阳性标本,并与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RDTs)检测结果、吉氏染色显微镜镜检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67例网报输入性疟疾病例中,经巢式PCR共检出15例(4.1%)三日疟病例.在这15例三日疟病例中,省级疟疾参比实验室镜检13例诊断为三日疟,1例为间日疟,1例为卵形疟;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镜检7例为三日疟,8例为间日疟;RDTs方法阳性6例;阴性9例.结论 在输入性三日疟的诊断和分型上,巢式PCR明显优于RDTs和镜检法,RDTs不能取代镜检对罕见疟疾进行诊断.
作者:吴冬妮;孙凌聪;张华勋;夏菁;董小蓉;裴速建;林文;曹慕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宜昌市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宜昌市报告并现场采样的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宜昌市2015-2017共报告27起聚集性疫情,2015、2016、2017年分别发生3、5、19起.疫情发生场所为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时间主要分布在冬春季(10月-次年3月),共25起,占92.59%.共采集标本131份,其中检出阳性49份,GⅡ型检出43份,占87.76%,其次是GⅠ和GⅡ混合感染型.结论 宜昌市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GⅡ型为主要病原体,其次是GⅠ和GⅡ混合感染型.
作者:余云芳;周攀;李清元;马静;余枫华;张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新生儿败血症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7 d)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7 d).回顾分析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 足月新生儿败血症共34例,其中早发型败血症25例(73.53%),晚发型败血症9例(26.47%).早发型败血症和晚发型败血症肺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败血症呼吸系统症状比较明显(P<0.05),晚发型败血症神经系统症状较明显(P<0.05).早发型败血症白细胞升高、白细胞降低、C反应蛋白(CRP)升高,与晚发型败血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34例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例(29.41%)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9例(26.47%),无乳链球菌7例(20.59%).早发型败血症大肠埃希菌9例(36.00%),晚发型败血症肺炎克雷伯菌3例(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无预后不良情况.结论 早发型败血症及晚发型败血症临床表现有所不同;CRP灵敏性不高;早发型败血症以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为主,晚发型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条件致病菌为主,无乳链球菌有上升趋势;应重视围产期高危因素和早期临床表现,尽早行病原学检测.
作者:张娜;黄国强;方润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Wnt诱导分泌型蛋白-1(WISP-1)、WISP-2及WIS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且符合条件的116例NSCLC患者,取其癌组织标本为观察组,取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为对照组,采用PT-PCR法检测两组WISP-1、WISP-2及WISP-3 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WISP-1、WISP-2及WISP-3蛋白阳性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WISP-1、WISP-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1±0.64)、(-3.54±1.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2.45)、(-6.15±2.72);WISP-2 mRNA相对表达量为(2.51±1.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5±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ISP-1、WISP-3阳性表达(69.83%,67.24%)显著高于对照组(31.90%,18.10%),WISP-2阳性表达(46.55%)显著低于对照组(84.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WISP-1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年龄、是否淋巴结转移相关;WISP-2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吸烟、TNM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相关;WISP-3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年龄相关.结论 WISP-1、WISP-2、WISP-3与NSCL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WISP-1、WISP-3可能是致癌基因,其蛋白产物可作为临床干预治疗的重要靶蛋白;WISP-2可能是抑癌基因,可考虑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预测的参考指标.
作者:段亚男;胡智慧;董英辉;党荣广;胡跃云;相成;张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高、病例发现率低等的特点,目前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多样,但传统方法存在特异性差、耗时长、灵敏度较低等缺点,于是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兼具的分子诊断技术发展迅速,本文就分子诊断技术在结核及耐药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旭;谢兴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的健康状况、晚血相关医疗费用与补助情况,为完善晚血患者医疗救助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金山区2007-2016年晚血患者晚血相关医疗费用与补助资料,以及2016年晚血患者健康状况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结果 2016年金山区现存晚血患者831人,其中历史在册患者748人(90.01%),新增患者83人(9.99%).晚血患者健康状况评价为“好”者702人(84.48%),其中历史在册患者和新增患者分别为647人(86.50%)与55人(66.27%),两者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 761.000,P<0.001).新增患者患晚血并发症的比例为16.87%,是历史在册患者(1.20%)的14.06倍.2007-2016年,晚血相关医疗费用补助571人次,医疗费用总额为10 762 136.80元,累计补助达1 260 324.00元,占患者自负金额的37.27%;其中219人(38.36%)年补助金额达到标准上限.新增患者年人均医疗费用和年人均医疗费用补助额分别较历史在册患者多10 999.90元(74.12%)和789.00元(41.09%).结论 多数晚血患者健康状况较好,新增患者较历史在册患者疾病和医疗费用负担重,建议继续做好晚血患者新增甄别工作,提高晚血相关医疗费用补助标准.
作者:俞瑞芳;靳艳军;朱建明;宋灿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05-2016年深圳市百日咳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百日咳发病上升反弹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2005-2016年百日咳病例报告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9-2013年百日咳发病率维持在1/10万以下,2014年发病率激增至2.02/10万,2015年达5.29/10万,2016年仍达4.59/10万.疾病好发于夏季,8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宝安和龙岗两区,合计占总病例数43.80%(678/1 548).病例主要集中在1岁以内的散居儿童1 287例(占83.14%),2015年开始20岁及以上成人病例构成比明显增加.结论 深圳市近年出现百日咳疫苗覆盖率高疾病发病率却反弹升高的现象,应加强全市百日咳主动监测,探究发病率上升原因,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段利娜;刘刚;孔东风;方琼;陈润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香茅油对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的杀虫作用.方法 用透明胶纸法和挤压刮拭法收集人体面部蠕形螨并随机分为六个组,观察不同浓度香茅油(50%、25%、12.5%、6.25%、3.125%、1.562 5%)对两种蠕形螨活动度的影响,以及对两种蠕形螨的杀虫效果.结果 加香茅油后,蠕形螨活动度变化与药物浓度正相关,但虫体活动加剧时间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P<0.05).浓度为50%、25%、12.5%、6.25%和3.125%的香茅油分别在0.5、2、4、8和8h杀死所有的毛囊蠕形螨,当药物浓度降低,杀螨效果也逐渐减弱,同时,毛囊蠕形螨的生存时间变长(P<0.05).浓度为50%、25%、12.5%、6.25%和3.125%的香茅油分别在0.5、1、2、2和8h杀灭所有皮脂蠕形螨,当药物浓度降低,杀螨效果也逐渐减弱,皮脂蠕形螨的生存时间延长(P<0.05).在相同药物浓度和相同的作用时间下,香茅油对皮脂蠕形螨的杀灭效率略高于毛囊蠕形螨.结论 香茅油具有杀灭蠕形螨的作用,且对皮脂蠕形螨的作用效果略甚于毛囊蠕形螨.
作者:吴明娟;唐丽萍;赵学凯;黄婷婷;杨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otch蛋白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为治疗胃癌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实施胃癌切除术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采集患者胃癌及癌旁组织,用超微量分光度计对mRNA进行测定,用BCA蛋白测量法测定Notch和Snail蛋白含量.观察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癌症临床分期、肿瘤细胞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等指标.结果 Notch1、Notch2、Notch3和Snai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癌症临床分期越晚、肿瘤细胞浸润越深,Notch1蛋白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2蛋白表达水平与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特征无关;Notch3蛋白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癌症分化程度、性别、癌症临床分期、肿瘤细胞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和Snail蛋白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462,P=0.002).结论 Notch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癌症临床分期和肿瘤浸润深度等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能准确反映患者肿瘤状态,为胃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丹;王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收治的卒中并发肺炎患者(247例)纳入肺炎组,并随机选择同期神经科住院的卒中未并发肺炎患者(247例)纳入对照组.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指标检查结果,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71.30±13.00)岁vs.(61.25±14.5)岁]、吞咽困难[92(37.25%) vs.30(12.15%)]、胃管进食[177(71.66%)vs.21(8.50%)]、右侧大脑半球卒中[133(53.85%)vs.97(39.27%)]、房颤病史[50(20.24%)vs.19(7.69%)]、住院天数[(17.78±11.62)dvS.(12.89±5.87)d]、出院死亡[24(9.72%)vs.3(1.21%)]、卒中病史[31(12.55%)vs.48(19.43%)]、意识水平(GCSS)[(9.41±3.70)vs.(13.07±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10.36±3.78)×109/L vs.(7.74±2.2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76±0.12)vs.(0.65±0.11)]、血肌酐[(107.55±11.60) μmol/L vs.(80.96±45.00)μmol/L]、淋巴细胞百分比[(0.16±0.10)vs.(0.25±0.10)]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龄(≥75岁)、胃管进食、吞咽障碍、意识障碍(GCSS评分3~8分、9~12分)、右侧大脑半球卒中和白细胞水平升高与卒中相关性肺炎密切相关.结论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75岁)、胃管进食、吞咽障碍、意识障碍(重度GCSS评分3~8分、中度9~12分)、右侧大脑半球卒中和白细胞水平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
作者:肖孝勇;黄振华;刘志豪;古钎林;廖瑾莉;徐嘉;熊艳;詹红;杨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跨膜蛋白158(TMEM15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10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MEM15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TMEM158 mRNA表达水平(7.05±1.13)和TMEM158蛋白阳性率(68.5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25±0.7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EM158蛋白阳性表达者和阴性表达者在肿瘤大小、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孕酮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Ki-67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EM 158蛋白阳性者无瘤生存时间明显低于TMEM 158蛋白阴性者(x2=5.242,P=0.022);经Cox回归分析得知,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和TMEM158蛋白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MEM 158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翁剑华;廖瑜玲;许素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他汀类药物除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效性,对防治肺炎可能有一定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他汀类药物抗肺炎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潜在机制和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吴泽萍;郭中敏;陆家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核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上标志物CD27表达变化在活动性肺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于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菌阳肺结核患者56例,菌阴肺结核患者42例,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33例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PPD+)潜伏感染者46例作为组间和组内对照.将菌阳肺结核患者根据菌涂片结果分为<2+组和≥2+组,以及根据肺部CT变化分为结节组、空洞组和多处空洞组.用流式细胞术和受试者工作曲线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结核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CD4+ CD154+)上标志物CD27表达变化,分析其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其与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及肺部病灶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菌阳和菌阴肺结核组外周血CD27-CD4+ CD15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潜伏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区分活动性结核病(菌阳和菌阴肺结核组)和非结核病(健康对照组和潜伏感染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4.69%和78.48%,区分活动性肺结核(菌阳和菌阴肺结核组)和潜伏性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9%和87.88%.≥2+组CD27-CD4+CD154+T细胞表达比例明显高于<2+组,多处空洞组CD27-CD4+CD154+T细胞表达比例明显高于结节组和空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7-CD4+ CD154+T细胞比例变化与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及肺部病灶变化成正相关.结论 检测CD27-CD4+ CD154+T细胞比例变化能快速、方便地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对临床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徐费凡;陈俊林;马娟;朱培华;江春梅;施军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组织分化诱导非蛋白质编码RNA (TINCR)和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11月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的68例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组中LncRNA TINCR和ANRIL相对表达量,分析LncRNA TINCR和ANRIL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TINCR和ANRIL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TINCR表达量与患者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ANRIL表达量与患者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有关;TINCR高表达患者无瘤生存率及5年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TINCR低表达患者(P<0.05);ANRIL高表达患者无瘤生存率及5年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ANRIL低表达患者(P<0.05);肿瘤大小、TINCR高表达和ANRIL高表达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癌组织中TINCR和ANRIL表达显著上调,可能参与肿瘤进展过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张帅;朱佳;吴相柏;陈巧;魏亚元;张晓平;许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