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温凯升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摘要: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国外报道7%~12%。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评估与防范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心脏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预防和观察的应用风险评估和预防效果。方法:120例心脏治疗研究中,根据随机数子表的方法,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传统护理患者,治疗组:风险管理的实施护理病人。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的概率和项目的比较和分析,针对现有的风险对策。结果:实验组风险事件(3例),占5.0%,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16.7%);统计上的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临床心脏病学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评估和预防,同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风险,有效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改善护理人员的技能,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癌因性疲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6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估核心问卷对全部患者予以调查。结果:患者放疗中癌因性疲乏总分是(25.5±7.4)分,其中属情感疲乏均分较高,表明情感疲乏较为严重;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得分是(54.6±19.3)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分析结果为各维度疲乏中,仅情感疲乏进入回归方程,情感疲乏越严重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癌因性疲乏较为严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必须重视患者的疲乏状况。

    作者:谢晓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论析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目的:由于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人口的流动性及增长率越来越大,在这种局势下想要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十分困难。一般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唾液及皮肤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染,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对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需要加大对健康知识的宣教、改善自身生活环境卫生、积极预防接种。此外,如果发现感染上传播疾病要针对性的进行控制,从而使传染性疾病得到合理的防控。

    作者:谭家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CT 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于 CT 诊断在卵巢癌以及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以及宫颈癌患者各25例。在每位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对于患者进行 CT 的临床诊断,并且记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和状况。结果在对于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采用 CT 对于两组患者进行诊断检出率均为96%,说明 CT 对于两种病症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且进行同病理病症检查的结果相对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 对于患者进行卵巢癌以及宫颈癌的诊断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率以及检出率,而且可以进行比较具体而且明确的分析和诊断,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相对较为科学而且有效的理想诊断方式。

    作者:程官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浅析临床护理保护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保护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内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保护)和对照组(不采取临床护理保护干预),对比(1)两组职业危害事件发生情况。(2)患者对两组护士满意度。结果:?两组职业危害事件发生情况(呼吸道感染、针刺伤)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士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6.5±8.4分、71.4±9.2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可以降低内科护士不良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丹红;姚丽萍;叶腾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减少 CT 增强扫描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减少 CT 增强扫描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2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对比剂的形式进行诊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 CT 增强扫描对比剂诊断时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应用 PDCA 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

    目的:探讨应用 PDCA 质量管理小组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以质量管理小组形式制定评价标准,按 QC 小组活动程序实施 PDCA 循环,针对门诊输液中心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对开展 QC 小组活动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高峰期,输液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由原来的10-30分缩短至3-10分。门诊患者满意度由2015年4月83%逐步上升到2016年1月96%以上。结论通过 QC 小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输液安全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韩林林;何玉华;杨银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性压疮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性压疮的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对住院的50例老年压疮患者清除压疮局部的坏死组织后,局部湿敷中西药联合剂,加强多种护理方法。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用药2周后压疮面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3-4周后有少许肉芽组织生长开始结痂,1.5月-3月全部患者压疮全部愈合。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应用于老年性压疮综合多种护理方法,操作方便,疗效明显,经济适用,便于推广。

    作者:骆静;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2015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一个月、3个月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 NDS 比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该组的总有效率95.2%,两组相比,对照组下降少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的急性梗死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江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逍遥丸在零售药房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总结逍遥丸的广泛应用,她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搜集顾客的病源信息,结合逍遥丸的功能主治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了解每味药的功能主治,分析肝脾的相生关系,肝和脾对人体的重要性,扩展开来,发现除了调月经,有很多病症可以用逍遥丸来辅助治疗,比如:乳腺增生;血压偏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高血压;面部色斑,这几种病在治疗药的基础上,辅助用逍遥丸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另外,对于肝郁气滞,脾虚的病症无论男女都有效果,所以逍遥丸确实是一种有病治病,没病健体的古方,妙方,值得大家推广。

    作者:付裕;贺兆伟;吴琼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中医补肾疗法对调治妇科月经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进行月经病治疗的168例患者,分别采取滋肾健脾、补肾健脾和益气、养血、活血三个阶段的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记录。结果140例患者治愈,25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8%。结论基于中医补肾疗法的治疗能够对月经病患者起到补肾益精、养血调经的功效。

    作者:王娟;陈泾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妇产科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将日益完善,且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其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更是妇科手术的趋势和追求目标。作为病房护士,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知识更新,掌握腹腔镜相关知识、术前及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使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陈晓存;李新波;赵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垂体瘤术后患者腺垂体功能减退以及激素替代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垂体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其腺垂体功能的减退情况,并探讨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垂体瘤患者共12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将术后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的76例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不接受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皮质醇、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垂体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腺垂体容易发生功能减退,而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恢复患者皮质醇、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显浩;田继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加以总结和归纳,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5例接受常规应急护理干预,观察者组55例接受综合性应急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好转情况均明显好于参照组,护理后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明显好于参照组,各项差异比较均得到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接受综合性应急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极具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程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关于护士的职业暴露问题的探讨

    目的:为增强广大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加强职业防范意识,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阐述了护理工作的职业暴露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便对护理人员预防职业伤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殷鑫;张懿凤;史江玲;郑国学;李铖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试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次主要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牟华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来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例数、存活率,及预后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急性肾衰;对照组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1例急性肾衰,1例为合并肺部感染,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两组患者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例数上,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预后康复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例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柳俊峰;张晓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58例老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16.5±1.2)d、平均拔管时间(5.5±0.4)d。术后,22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但经护理干预、对症处理,有一定改善。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实行护理干预,能够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钱红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通州健康成人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结果的分析

    目的:了解通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的水平情况,并为建立合适的参考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对5218名健康成人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进行检测,并计算出 A/G 比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通州健康体检人群参考值范围:总体 TP:64.70-83.76g/L,ALB:37.98-51.77g/L, A/G:1.09-1.99;性别、年龄组人群之间 TP、ALB 及 A/G 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血清 TP、ALB 及 A/G 水平存在区域、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应建立适合本区域的参考范围。

    作者:王志敏;李洋;王晓娜;王二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0例儿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儿发生护理意外事件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在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5%,对照组为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需要采用对应的风险管理才可以有效的控制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治疗安全性。

    作者:吴慧钦;史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