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目的:临床带教主要是指老师对学员进行适当的教学,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员的知识,学员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实践,而针对临床带教的创新则是衡量学员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指标,针对学员进行适当的教学,能够在一定的情况下培养学员的能力,而临床带教老师也能够通过带教情况,提高自身储备知识,本文主要针对临床带教的实践探索以及创新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潘素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减压措施。方法妇产科护士主要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给予有针对性的缓解措施。结果妇产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有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繁重的工作量、嘈杂的工作环境及高要求的专业技能;有效的缓解方法为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加强护患间的沟通与交流、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病房环境、丰富护理知识,不断提高心理素质。结论妇产科护士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工作压力,为了保证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有效性应采取多种措施不断进行优化,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及心理素质,从而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蔡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奥曲肽0.1mg,加入生理盐水20ml 中缓慢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25mg/小时静滴维持,奥美拉唑40mg 加入生理盐水100ml 中静滴,2次/日,疗程3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6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消化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消化道溃疡。在医治消化性溃疡过程中,不能盲目的用药物治疗,在认清病因的情况下,辅以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效果要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
作者:窦英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而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5例,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明显,各项语言功能恢复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优质护理组患者失语症状经护理干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促进患者重返社会。
作者:朱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患者感染率、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肾内科住院患者498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分布。结果49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5例次,感染率21.1%。这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多,共32例,感染率为42.5%,其次为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率为26.2%。另一方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共66例占62.5%。其次,共培养出10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76株占72.38%,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且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作者:许莎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为了强调疼痛科带教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护生对疼痛医学的认知,培养学习兴趣,使其掌握全面的疼痛护理方法,减轻疼痛病人的恐惧感,从而提供可靠的疼痛临床带教经验,建立较完善的疼痛医学教学体系。方法对我科108名护生进行系统的疼痛知识及基础护理的宣教,结合多媒体教学传授疼痛物理疗法、药物疗法、心理护理等减轻缓解疼痛的方法,多注重培养护生的临床应变能力。结果通过对护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和考核,使护生充分掌握了疼痛的基础护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确立了较可靠的疼痛科临床带教方法和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张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救治策略、危险因素之类加以探讨。方法对2012.6-2015.1这一时间段中产后出血病例106例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主要的产后出血原因在于凝血障碍、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四者。影响因素则包括妊娠合并症、分娩次数及方式之类。结论造成产后出血的因素颇多,提升孕前的管理、宣教力度,对剖宫产时机、指征加以掌握,提升医务人员助产、监护能力,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陈曼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病死率高。本文对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作者:刘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小儿股骨干骨折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大腿肿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有假关节活动。股骨上1/3骨折,近骨折端呈屈曲、外旋和外展移位;股骨中1/3骨折后的移位多与暴力方向有关;股骨下1/3骨折,可向后移位,易损伤股动脉和坐骨神经[1]。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是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2]。由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欠佳,所以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26例,无1例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
作者:庞晓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肿瘤患者伽马刀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伽马刀术的50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25例,A 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 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颅内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 组患者护理后的颅内压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 A 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有肿瘤患者伽马刀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华琴;蒋祝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四肢多处骨折患者89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4例)及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5例),测定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HAMA 量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高于对照组(77.3%),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能有效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的焦虑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有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情况。方法:将2013年-2015年在我院接受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8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结果:采用 CT 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中,共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其中轻度不良反应有2例,占20%,中度不良反应有5例,占50%,中度不良反应有3例,占30%;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近年来考研与医学生实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了全国各地医学生和老师们普遍共同关注的话题,引起了医学类院校和教学医院相关人士诸多讨论,但目前仍然没有一个两全的解决办法。本文对该矛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杰夫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本文就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6例狂躁症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实验组予以丙戊酸镁治疗,参照组予以碳酸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BRMS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2周、4周、6周时的 BRMS 评分与参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狂躁症的治疗中,应用丙戊酸镁较比碳酸锂疗效相当,但丙戊酸镁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总结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脑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0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施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9.3±3.2)分,明显比对照组的(71±2.3)分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较对照组的80%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痛苦得到有效减轻,进而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
作者:杨秀坤;杨玲;张滔;黎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本文探讨分析综合康复理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份~2013年12月份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2例,其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4例,小的年龄为32岁,大的年龄为60岁,患者短的病程为5天,病程长者达7年,其中26例患者 L4-L5发生腰椎间盘突出,6例患者 L5-S1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作者:齐桂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妇科病房加床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管理措施,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本院妇科三个区加床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的总结,详细查阅每月护理质量自查缺陷登记表,归纳整理,分析加床隐患发生的原因,制定预防措施。结果本院妇科三个区都存在加床现象,加床护理质量总体情况良好。结论及时发现加床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加床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提高加床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在传统的医疗过程中,患者的隐私保护并没有被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患者隐私保护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妇产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均具有特殊性,妇产科疾病主要属于生殖系统疾病,往往会牵涉到患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隐私,且在护理操作中,患者隐私更容易暴露。一些妇产科医护人员因法律知识欠缺,导致对患者隐私不能做到有效保护,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使患者不愿在医院就医。妇产科护理操作中对患者的隐私进行有效保护非常必要,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可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据调查发现,妇产科护理操作中的患者隐私保护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引发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由于医护人员对患者隐私缺乏保护意识,从而严重影响了科室的日常工作,降低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甄敬辉;姚畅;张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感冒一年四季都有发病。我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100例普通感冒患者分2组,分别应用香菊胶囊(步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联合鼻部微波治疗和抗病毒口服液联合鼻部微波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翠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