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娜
小儿股骨干骨折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大腿肿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有假关节活动。股骨上1/3骨折,近骨折端呈屈曲、外旋和外展移位;股骨中1/3骨折后的移位多与暴力方向有关;股骨下1/3骨折,可向后移位,易损伤股动脉和坐骨神经[1]。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是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2]。由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欠佳,所以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26例,无1例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
作者:庞晓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眶蜂窝组织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眶蜂窝组织炎患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眶蜂窝组织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眶蜂窝组织炎发生率10.00%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92.45±1.3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眶蜂窝组织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调查乐至县人民和大学生对留守儿童的认知情况,可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采取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多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调查和抽取乐至县人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进行横纵比较。结果在关注度,原因,引发问题,解决措施四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结论加大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力度,减弱留守儿童标签化程度,切实推进解决措施的探索研究进度。
作者:罗云珂;黄平;陈义容;刘林;段龙瑞;邓世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尿沉渣及尿液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住院部100例疑似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疑似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均实施尿沉渣及尿液干化学联合检测、尿细菌定量培养检查。分析比较100例疑似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细菌定量培养结果和尿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结果。结果经尿细菌定量培养检查发现,有92例患者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经尿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有85例患者患有泌尿系统感染,尿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的敏感度为85.87%,特异度为75.00%,准确率为85.00%,误诊率为25.00%,漏诊率为14.13%;将尿细菌定量培养结果和尿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知,组间准确率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尿沉渣及尿液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作用显著,可为临床医师分析、评估病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景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 ICU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ICU 重症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 组,30例 ICU 重症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 ICU 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 ICU 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 ICU 重症患者实施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总结了26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将麻疹患者集中收治在隔离病房进行呼吸道隔离,观察其体温变化,警惕肺部感染,密切观察患者出疹的顺序、皮疹的特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组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无院内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沈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10例的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溃疡致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结论:对病因的防治、诊断值得重视。剖宫产术后期产后出血针对出血主要原因应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林喜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南充市仪陇县居民急救常识知晓情况,为社区居民急救常识宣传及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取仪陇县社区居民1077人进行急救常识知晓状况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34份,有效率为96.00%。社区居民急救电话知晓率为82.4%,国际急救标志 SOS 知晓率为51.84%,50%以上的社区居民对溺水、烫伤、煤气泄漏、火灾等急救知识有一定了解,但62.93%社区居民未接受过急救培训,且掌握的急救知识可完全应对生活中的意外事故的居民仅占4.64%。结论:南充市仪陇县社区居民急救常识总体知晓率不高,急救能力薄弱,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居民对常见意外的应急处理知识水平与能力。
作者:刘全明;唐浩然;邓超琼;贾斯齐;刘贤桔;王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阴道 B 超与腹部 B 超运用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8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腹部 B 超检查,而观察组则运用阴道 B 超检查,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包块或者孕囊显示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 B 超相比,阴道 B 超诊断异位妊娠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优点,可以作为首选的一种检查方法。
作者:高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广元市第三医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施以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而研究组则是在此基础上施以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的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莉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产妇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择期剖宫产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骆静;贺彩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癫痫的全球患病率估计在0.5%至1.5%不等。在癫痫患者中,情绪异常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的合并症,但是他们往往得不到认识和治疗。然而,癫痫伴随的抑郁症可能会对病人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比癫痫发作的危害还要大。据报道,社区调查中癫痫合并抑郁的患病率在9%-29%,而医院研究中癫痫合并抑郁的患病率高达27%-58%[1]。癫痫伴抑郁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吸引了几代研究者。有趣的的发现是;癫痫和抑郁的关系并不一定是单向的,即有些患者可能在出现癫痫之前表现出情感障碍。然而,很多原因可以用来解释抑郁和癫痫的这种双向关系,包括促进癫痫发展的因素;自杀意图、酒精、药物滥用或者其他类型的损伤如颅脑损伤。然而,这种双向关系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而是意味着两种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一种紊乱的存在促进两种疾病的发展。
作者:李姝;程莉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接触性皮炎与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护理策略。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84例接触性皮炎与92例湿疹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地奈德乳膏治疗,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84例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92例湿疹患者的总有效率97.8%,两者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地奈德乳膏治疗接触性皮炎与湿疹,并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剖宫产孕妇2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例数为10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2h 出血量、产后24h 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血红蛋白指数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用药后的副作用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聂广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均早期手术治疗,15例全部治愈。结论:对于穿孔性阑尾炎,特别是穿孔时间较长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的病例,应尽早手术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且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峻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观念和思维方法,胃肠腔镜被广泛开展与应用。我院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黄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 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 PICC 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5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PDCA 护理管理)24例和对照组(常规管理)21例,对比两组的 PICC 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移位、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更长,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 PICC 护理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儿科护理安全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取医院儿科186例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对护理中已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统计,对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明确。结果:调查统计后,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为186例,影响因素分别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法律与责任意识、护理人员技术能力、人力资源配置、患儿及其家属、其他因素,各占比例33.33%、24.19%、17.20%、10.22%、8.06%、6.45%。结论:儿科护理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包括许多,如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患儿及其家属不配合等,需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使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得到控制。
作者:李秀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的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本文从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手术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相关问题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对心理护理认识和护理技巧。
作者:朱小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本次主要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牟华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