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目的:为了解南充市仪陇县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针对性的普及急救知识提供依据。笔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随机抽取仪陇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仪陇县居民对急救知识了解较少,途径也相对单一,居民们对掌握急救知识的迫切度较高。社区居民急救知识需要进一步的普及。
作者:陈雨晴;黄佳彬;许湖莲;刘阳洲;傅文丽;郑博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调查乐至县人民和大学生对留守儿童的认知情况,可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采取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多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调查和抽取乐至县人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进行横纵比较。结果在关注度,原因,引发问题,解决措施四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结论加大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力度,减弱留守儿童标签化程度,切实推进解决措施的探索研究进度。
作者:罗云珂;黄平;陈义容;刘林;段龙瑞;邓世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通过调查南充市高坪区斑竹乡当地居民在新农合实施后的参与情况及建议,探究新农合制度具体实施情况,为其不足进行完善和修正。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南充市高坪区斑竹乡3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当地多数居民对新农合基本了解并参加了新农合,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但存在参保费用逐年增加,报销比例逐年降低且报账时间延长滞后等问题。结论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当地居民对新农合制度了解程度,同时需改进报销比例及报账时长等问题。
作者:李宣璋;吕婉睿;李纤倩;刘思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2013年-2015年潍坊市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年龄特征及基因分布,为 HPV 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9354例女性进行 HPV 分型检测,并对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354例女性中 HPV 阳性3014例,阳性率为32.22%,感染者中单一感染1936例(64.23%),多重感染1078例(35.77%)。<30岁和≥51岁女性是 HPV 感染的两个高峰期,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HPV 感染具有一定的年龄性和季节性,开展 HPV 基因型的检测对宫颈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龙;徐健;江娇;孙明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从我院所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参与研究,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治疗法,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来说,采用针灸治疗法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减轻病痛折磨,值得推广。
作者:李素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尿路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的72例脊髓损伤患者,并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留置尿管法,观察组实施间歇性导尿。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膀胱容量与残余尿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可使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容量明显增加,使膀胱残余尿量有效降低。
作者:余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而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5例,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明显,各项语言功能恢复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优质护理组患者失语症状经护理干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促进患者重返社会。
作者:朱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阴道 B 超与腹部 B 超运用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8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腹部 B 超检查,而观察组则运用阴道 B 超检查,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包块或者孕囊显示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 B 超相比,阴道 B 超诊断异位妊娠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优点,可以作为首选的一种检查方法。
作者:高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护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人群,本文通过对临床护士职业性腰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况把握,分析原因,针对原因提出预防解决方案,以提高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作者:戚文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应用于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单双号随机分组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分、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通过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儿家长参与到护理的全过程,从而使护理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作者:张兰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应用留置针和头皮针模拟临床静脉穿刺,肉眼观察穿刺部位炎症反应、红肿情况;镜下观察血栓形成及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对比两种输液器材对静脉血管损伤的差异性,得出结论:导管头皮针穿刺后在血管炎症改变、血栓形成、内皮细胞凋亡程度方面都低于静脉留置针。
作者:李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联合曲唑酮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研究组给予曲唑酮50~100 mg,每晚一次,左侧额叶背外侧采用脉冲模式,丛内频率30 Hz,丛间频率5Hz,50% MT,10min,右侧额叶背外侧,1 Hz、80% MT 的 rTMS 3周共15次刺激;对照组单纯给予曲唑酮50~100 mg,每晚一次。治疗前后均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1)50例患者同治疗前相比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有所提高,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 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 P<0.01);(3)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5.15,P<0.05)结论曲唑酮联合经颅磁治疗能够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
作者:王星;王献丽;董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在脑瘫患儿头部控制中的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肌内效贴,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过4周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抬头能力明显提高,GMFM卧位与翻身功能评分提高,头部控制能力比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肌内效贴对脑瘫患儿头部控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刘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减少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儿、家长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患儿的危害,同时能保证医务人员安全和医院的声誉,持续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美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1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分析其脑膨出原因与对策。结果:41例脑膨出患者中,迟发型颅内血肿为23例,弥漫性脑肿胀为9例,脑组织缺氧者5例,脑挫伤者为4例;在术后半年随访中,参考GOS 评分标准,恢复良好者6例,中残疾者6例,重残疾者4例,植物生存者 3例,死亡者22例。结论:颅脑损伤手术风险率较高,需要严格把控手术适应症,做好手术准备,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时要做好对应处理,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广元市第三医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施以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而研究组则是在此基础上施以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的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莉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本论文探讨了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年龄大、留置尿管时间长、基础病多及住院时间长等均是引起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从病患及环境两方面切入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孟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针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 C1组与 C2组,各65例。C2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的方法,C1组采用有效方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产妇完成干预后,在护理质量评分、出血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出血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评分方面,C1组明显优于 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阴道分娩产妇,研究有效方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产妇的负担,提高出血风险意识,降低出现危险事件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周晓雪;王晶;林建双;冯军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我科室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入选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患者的10.0%相比显著较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0%,与对照组患者的82.0%相比显著较高,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赵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