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红
目的:分析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在颈性眩晕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143例颈性晕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颈性眩晕病患者采用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王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观念和思维方法,胃肠腔镜被广泛开展与应用。我院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黄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研究股骨头坏死 CT 与 MRI 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患者分别行 CT 检查和 MRI 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3-5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上无显著性差异,1-2期 MRI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 CT 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 组单一囊变,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和线样征的例数分别为11、0、2、0,MRI 组分别为12、10、8、8,CT 组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和线样征检出率显著小于 MRI 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MRI 检查诊断率高于 CT,尤其在早期的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和线样征的诊断中效果为明显,MRI 检查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吴斐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骨科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骨科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手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在疼痛率、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减轻骨科患者疼痛,护理效果好,有助于疾病恢复,建议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对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编号为001—118,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59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药物治疗,合理时间后观察及检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凝血指标的数据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显著降低,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时间 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 Fib)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TC、TG、LDL-C、HDL-C)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效果显著。
作者:常红;彭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任红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讨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精心的术后护理、规范的康复训练、详细的出院指导以使病人能大限度地恢复其关节功能。
作者:杜惠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预防与控制感染的对策。结果基层医院制定与控制手术室感染对策,降低了手术室感染率。结论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基层手术室医院感染。
作者:祁民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为了解南充市仪陇县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针对性的普及急救知识提供依据。笔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随机抽取仪陇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仪陇县居民对急救知识了解较少,途径也相对单一,居民们对掌握急救知识的迫切度较高。社区居民急救知识需要进一步的普及。
作者:陈雨晴;黄佳彬;许湖莲;刘阳洲;傅文丽;郑博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来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例数、存活率,及预后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急性肾衰;对照组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1例急性肾衰,1例为合并肺部感染,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两组患者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例数上,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预后康复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例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柳俊峰;张晓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众所周知,护理在医学研究及临床观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妇产科患者的特点为稳定性差、易复发、护理难度较大等,给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带来许多难题。学术领域上往往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住以适当的心理干预和科学的护理服务工作。但是,妇产科护理中往往存在着不同安全风险,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统计学方法、临床分析学等展开研究,试图分析护理对于降低妇产科风险的必要性,能够有效降低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和复发率。
作者:黄艳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阑尾脓肿系急性阑尾炎的一种并发症,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其发病率约占急性阑尾炎的4~10%,如果此过程进展较慢,大多膜可移至右下腹部,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包块或阑尾周围脓肿,多见于发病后5~7天。如阑尾炎症发展很快,早期即发生阑尾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先行保守疗法,保守治疗中,体温日渐升高,肿块增大,疼痛不减轻者,应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伤口愈合3~6个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我院自2006~2015年采取急诊手术治疗,收到了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宝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运用常规治疗护理后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如下:肺部感染6.5%,泌尿系统感染5.75%,压疮2.25%,便秘12.5%,静脉血栓1.25%;护理满意率上,非常满意36.25%,基本满意56.25%,不满意7.5%,满意率为92.50%。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护理需求较高,针对并发症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和控制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一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肠系膜血管损伤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在腹部穿透性创伤中肠系膜及大网膜受损的发生率为9.5%,腹部钝性伤中肠系膜受累率为2.5%。但由于诊断技术的限制,医生对肠系膜损伤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系膜损伤都是在术中才被诊断。因此,重新复习肠系膜血管损伤的一些相关问题,会有助于提高对肠系膜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马俊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剖宫产孕妇2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例数为10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2h 出血量、产后24h 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血红蛋白指数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用药后的副作用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聂广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找到较为准确、合适的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评估方法,为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妇产科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治疗的7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分析影响术后疼痛准确评估的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结果护理人员正确评估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并加强疼痛控制,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得到明显改善,预后质量及生理功能康复得到提高。结论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及护理措施,能将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控制在小范围,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封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南充市仪陇县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现状,为针对性地提出普及急救知识内容及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仪陇县1077名居民进行调查,采用 excel 软件统计。结果:总体来说,仪陇县居民的急救知识面较窄,急救技能掌握率很低.其中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仅有7.92%,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单一,但93.04%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学习急救知识。结论:应加强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并进行相关急教知识的培训,提高居民急救水平。
作者:向培正;唐浩然;徐特生;李博;漆文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根管治疗中采用四手操作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患有急性牙髓炎中选取80例患者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四手操作护理,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法治疗中,四手操作护理方法具有显著效果,提高了治疗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因素与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近年来收治的50例被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肺部真菌感染因素与临床特征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主要感染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等,主要的感染菌种为酵母菌。结论多种因素会导致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减少或者避免相关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有效减少或者避免肺部真菌感染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影响。
作者:王维;毕梦甜;王丹丹;王海飞;王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前后血压、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幅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为97.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运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帮助疾病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靖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