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及其规避对策

黄艳菊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 安全风险, 规避对策
摘要:目的:众所周知,护理在医学研究及临床观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妇产科患者的特点为稳定性差、易复发、护理难度较大等,给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带来许多难题。学术领域上往往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住以适当的心理干预和科学的护理服务工作。但是,妇产科护理中往往存在着不同安全风险,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统计学方法、临床分析学等展开研究,试图分析护理对于降低妇产科风险的必要性,能够有效降低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和复发率。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常见病毒感染实验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目的:儿童是未来祖国发展的希望,在现今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尤其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突破,使儿科病毒感染实验诊断方法取得了新发展。本文对常见的儿科病毒感染实验诊断方法进展进行了研究。

    作者:杨晓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技巧

    目的: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它始终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1]。手术护理是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综合运用的过程,护士对手术病人的护理应不仅仅限于周到、默契地协助麻醉,熟练准确地配合外科医生,而应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因此,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对病人护理质量的高低。据文献报道,术前焦虑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快慢有很大的影响[2~4],这就意味着手术室心理护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根据心理学家 Ray 与 Fitzgibbon(1977)对外科医生、护士、配偶、病友更多还原。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 X 组和 Y 组,每组各40例,X 组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Y 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Y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 X 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此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义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2013年-2015年潍坊地区女性 HPV的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析

    目的:研究2013年-2015年潍坊市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年龄特征及基因分布,为 HPV 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9354例女性进行 HPV 分型检测,并对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354例女性中 HPV 阳性3014例,阳性率为32.22%,感染者中单一感染1936例(64.23%),多重感染1078例(35.77%)。<30岁和≥51岁女性是 HPV 感染的两个高峰期,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HPV 感染具有一定的年龄性和季节性,开展 HPV 基因型的检测对宫颈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龙;徐健;江娇;孙明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讨论分析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斯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62例轻度和中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1例,观察组的患者应用孟鲁斯特片进行口服治疗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仅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的吸入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特点,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62例轻度和中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的临床治疗之后,观察组的31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23例,治疗效果达到了有效的患者有5例,治疗效果无效的患者 3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0.3%;对照组的31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18例,治疗效果达到了有效的患者有6例,治疗效果无效的患者7例,总有效率达到了77.4%。另外,两组患者在治疗后PEF 的水平均有升高,但组间比较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和中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斯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总体有效率,安全有效,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比较有效,值得则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崔新青;高学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5.25%)高于对照组(80.36%),意外的发生率(0.75%)远低于对照组(4.14%),并发症的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98%),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减少意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宏;李金兰;程淑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癫痫伴发抑郁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癫痫的全球患病率估计在0.5%至1.5%不等。在癫痫患者中,情绪异常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的合并症,但是他们往往得不到认识和治疗。然而,癫痫伴随的抑郁症可能会对病人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比癫痫发作的危害还要大。据报道,社区调查中癫痫合并抑郁的患病率在9%-29%,而医院研究中癫痫合并抑郁的患病率高达27%-58%[1]。癫痫伴抑郁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吸引了几代研究者。有趣的的发现是;癫痫和抑郁的关系并不一定是单向的,即有些患者可能在出现癫痫之前表现出情感障碍。然而,很多原因可以用来解释抑郁和癫痫的这种双向关系,包括促进癫痫发展的因素;自杀意图、酒精、药物滥用或者其他类型的损伤如颅脑损伤。然而,这种双向关系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而是意味着两种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一种紊乱的存在促进两种疾病的发展。

    作者:李姝;程莉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任红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干预对计划生育服务与需求的影响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干预的计划生育服务与需求的影响。方法将我市作为主要研究地区,选择人口流动较为集中的乡镇、街道中的100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育计划和生育服务方式不同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计划生育干预,观察组配合避孕节育干预,对两组随访一年,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的计划生育服务,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流动人口在进行计划生育服务之前,其所办理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情况对所有的计划生育服务产生的效果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流动人口接受计划生育服务以后《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进行比较,并比较计划生育各项服务内容,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避孕节育干预能够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于避孕节育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升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兰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鼻部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及护理

    目的:总结鼻部基底细胞手术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提出改进策略。方法:2013年2月~2015年9月,医院共开展鼻部 BCC 治疗8例,采用直接切除后缝合1例,其余采用直接切除全厚皮皮修复1例、皮瓣修复5例;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环境管理等,术后护理包括呼吸道管理、体位管理、避免头颈部过度活动、供区皮肤护理、内科疾病管理、环境管理、饮食管理、危险因素控制等。结果:术所有移植的皮片或皮瓣成活,患者对外观、疗效均表示满意;未见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鼻部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方法基本成熟,但护理仍有改进策略,应注重患者心理护理支持,完善细节。

    作者:雷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中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5年7月-2016年3月收治产妇86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 SAS 和 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9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医疗纠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芳;史会;宋四艳;周晓雪;王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程序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程序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观察组的产程、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新波;张春素;赵飞;陈晓存;吴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稽留流产的病因研究进展

    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是流产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稽留流产给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带来创伤,也给家庭带来痛苦。有研究发现稽留流产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达15%~20%[1]。稽留流产的病因有许多,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来有关稽留流产的病因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尿沉渣及尿液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尿沉渣及尿液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住院部100例疑似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疑似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均实施尿沉渣及尿液干化学联合检测、尿细菌定量培养检查。分析比较100例疑似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细菌定量培养结果和尿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结果。结果经尿细菌定量培养检查发现,有92例患者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经尿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有85例患者患有泌尿系统感染,尿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的敏感度为85.87%,特异度为75.00%,准确率为85.00%,误诊率为25.00%,漏诊率为14.13%;将尿细菌定量培养结果和尿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知,组间准确率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尿沉渣及尿液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作用显著,可为临床医师分析、评估病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景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运用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病死率高。本文对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作者:刘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专项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1至6月本院进行Ⅰ类切口手术的病例资料3803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1.1%,术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29.9%,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选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比例为95.6%(1130/1182),克林霉素的比例为2.3%(27/1182),Ⅰ类切口手术术后抗菌药物平均预防使用时间为2.69天(64.6h)。结论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术前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有很大的进步,但与3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术后用药远超24小时。

    作者:金杨君;许丹艳;张京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比研究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9.87,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2.57,P<0.05)。结论在妇科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加快病人的康复。

    作者:姚畅;胡丽娜;侯欢欢;孟祥会;刘泽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与治疗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1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分析其脑膨出原因与对策。结果:41例脑膨出患者中,迟发型颅内血肿为23例,弥漫性脑肿胀为9例,脑组织缺氧者5例,脑挫伤者为4例;在术后半年随访中,参考GOS 评分标准,恢复良好者6例,中残疾者6例,重残疾者4例,植物生存者 3例,死亡者22例。结论:颅脑损伤手术风险率较高,需要严格把控手术适应症,做好手术准备,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时要做好对应处理,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健康人群的相关临床资料相比较,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致病特点,根据患者病情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这46例患者在经过正确护理后,经过检测血液发现,观察组患者的γ-氨基酸氨基转移酶(γ-G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Cr)均明显降低,较护理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实施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术后患者发生尿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神经内科进行 DSA 手术的582例患者,统计术后的并发症。将尿潴留作为因变量,以患者的体重、焦虑/抑郁程度、躯体疼痛程度、术后4 h 内饮水量、术后使用血管闭合器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多角度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82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尿潴留的有230例,占总人数的39.52%,发生穿刺部位皮下血肿或淤斑患者218例,占总人数的37.46%,发生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如脑血管痉挛、皮质盲的患者134例,占总人数的23.02%。经过对结果进行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与患者的体重、焦虑/抑郁程度、躯体疼痛程度等危险因素相关;术后4 h 内饮水量增加是保护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很复杂,主要危险因素有患者体重指数、焦虑/抑郁程度、躯体疼痛程度,在4 h 内增加患者饮水量可以预防 DSA 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护士应针对 DSA 术后尿潴留发生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在术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在术后仔细观察治疗采用有效应对方式以减少 DSA 术后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田莎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