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莎莉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保护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内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保护)和对照组(不采取临床护理保护干预),对比(1)两组职业危害事件发生情况。(2)患者对两组护士满意度。结果:?两组职业危害事件发生情况(呼吸道感染、针刺伤)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士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6.5±8.4分、71.4±9.2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可以降低内科护士不良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丹红;姚丽萍;叶腾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添加机械通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PaCO2、PaO2等改善幅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率上,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减少死亡率。
作者:华梦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为了总结逍遥丸的广泛应用,她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搜集顾客的病源信息,结合逍遥丸的功能主治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了解每味药的功能主治,分析肝脾的相生关系,肝和脾对人体的重要性,扩展开来,发现除了调月经,有很多病症可以用逍遥丸来辅助治疗,比如:乳腺增生;血压偏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高血压;面部色斑,这几种病在治疗药的基础上,辅助用逍遥丸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另外,对于肝郁气滞,脾虚的病症无论男女都有效果,所以逍遥丸确实是一种有病治病,没病健体的古方,妙方,值得大家推广。
作者:付裕;贺兆伟;吴琼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2015年5月—5016年3月期间,住院患儿168例,对其开展心理、饮食护理,采取恰当的隔离,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等。结论通过制定并执行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王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医院临床教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影响着医学人才的素质培养及个人发展。随着医学教育以及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医院临床教学呈现了新的问题、新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至关重要。
作者:闫鑫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病患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而观察组病患同时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后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经护理后,其听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疾病治疗及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瑞月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强化安全教育在呼吸科护理技术操作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到我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7O 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名,均接受常规教学培训考核,对照组接受一般安全教育,观察组接受强化安全教育。结果:观察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安全能力提高率多于对照组,实习生操作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作者:石树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外科休克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对临床40例外科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及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本组所上治的外科休克患者经抢救及临床观察及护理,痊愈39例,死亡1例。结论: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流量。维持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改善呼吸型态。预防感染。减轻不适和焦虑。纠正体温异常。消除并发症。休克属于危急综合征,应对病人进行特殊和重点护理。
作者:赵红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作者:骆伟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护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人群,本文通过对临床护士职业性腰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况把握,分析原因,针对原因提出预防解决方案,以提高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作者:戚文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病死率高。本文对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作者:刘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儿预防接种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研究我站2014月2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200例预防接种幼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幼儿接种不良反应状况与护理对策。结果: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1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接种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8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小儿预防接种相关反应观察与护理防控处理,有效的降低接种不良反应率,提升接种安全性。
作者:曹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某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和总体生存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飞;王姗姗;毕梦甜;王维;丁翠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成人健康体检的脂肪肝检出率及脂肪肝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375名成人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脂肪肝检出情况以及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水平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755例脂肪肝,占22.37%。男性的脂肪肝患病率为29.29%,显著高于女性(10.05%),P<0.05;≤39岁组的脂肪肝患病率显著低于40~49岁组、50~59岁组、≥60岁组,P<0.05。脂肪肝组的 FPG 异常、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成年健康体检的脂肪肝患病率较高,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超重是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慧;刘蕾;韩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消化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消化道溃疡。在医治消化性溃疡过程中,不能盲目的用药物治疗,在认清病因的情况下,辅以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效果要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
作者:窦英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96例患者(男8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 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9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高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9%,两组患者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明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将9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药物组,臭氧组,药物+臭氧组。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药物组有效率为70%,臭氧组有效率为83.3%,药物+臭氧组有效率为100%;臭氧组和药物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臭氧组和臭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阴道炎应用药物+臭氧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培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实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帕金森病护理中,临床效果较好,并能有效改善抑郁和焦虑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赛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为增强广大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加强职业防范意识,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阐述了护理工作的职业暴露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便对护理人员预防职业伤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殷鑫;张懿凤;史江玲;郑国学;李铖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