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畅;胡丽娜;侯欢欢;孟祥会;刘泽乾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有效解决老年肿瘤患者心理问题的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0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解决老年肿瘤患者心理问题。结果:老年肿瘤患者护理前后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老年肿瘤患者护理前 SAS 评分为(67.27±2.32),SDS 评分为(71.13±2.92);老年肿瘤患者经护理后 SAS 评分为(46.22±2.36),SDS 评分为(45.43±2.25);护理后老年肿瘤患者的 SAS 和 SDS 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肿瘤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老年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老年肿瘤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添加机械通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PaCO2、PaO2等改善幅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率上,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减少死亡率。
作者:华梦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按2005年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的要求,综合临床症状、体征、结核菌痰检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控制良好组、控制一般组和控制不良组,观察血糖控制水平对患者抗肺结核治疗的影响。结果:规范治疗后,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26例(72.22%),控制一般 6例(16.67%),控制不良4例(11.11%)。血糖控制良好者肺结核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髙于血糖控制一般及控制不良者(p<0.05),血糖控制一般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与控制不良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人是结核病的易感者,其结核病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糖尿病控制不良者的结核病发病率是糖尿病控制良好者的3 倍;血糖控制良好是该类患者抗结核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应进行早期足疗程的抗结核治疗。
作者:房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5月54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均经后侧入路手术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完全负重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即刻、6、12个月时的膝关节愈合参数及膝关节活动度;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的 Rasmussen 评分、HSS 评分。结果:经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均达到1级愈合,并未发生软组织坏死及感染,未发生骨不连,未出现畸形愈合,未发生内固定松动等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为(12.3±1.9)周,达到完全负重时间为(17.5±2.9)周。膝关节功能 Rasmussen 评分的优良率85.19%,HSS 评分的优良率为8778.04%;术后即刻,6、12个月时的患者膝关节愈合参数及膝关节活动度保持较高稳定性(P 均>0.05)。结论: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具有显著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可得到良好恢复。
作者:李万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校2012级在我科实习的70名护理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名学生,对照组护理实习生采用常规教学法培训,实验组护理实习生采用情境模拟教学培训。两组采用同样标准的考核方式和标准,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的操作技能得分与理论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教学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培训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周成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皮肤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诊的皮肤科患者中随机抽取800例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对优质护理组的患者采用环境、心理和诊疗方面进行细心周到的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两种调查,第一种是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患者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信任程度进行调查;第二种是护理知识问卷调查,对患者掌握护理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两份调查问卷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信任程度和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皮肤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应该广泛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
作者:肖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实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帕金森病护理中,临床效果较好,并能有效改善抑郁和焦虑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赛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合并氯氮治疗,参照组予以氯氮平单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均 P<0.05。结论: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比研究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9.87,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2.57,P<0.05)。结论在妇科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加快病人的康复。
作者:姚畅;胡丽娜;侯欢欢;孟祥会;刘泽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通过调查南充市高坪区斑竹乡当地居民在新农合实施后的参与情况及建议,探究新农合制度具体实施情况,为其不足进行完善和修正。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南充市高坪区斑竹乡3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当地多数居民对新农合基本了解并参加了新农合,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但存在参保费用逐年增加,报销比例逐年降低且报账时间延长滞后等问题。结论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当地居民对新农合制度了解程度,同时需改进报销比例及报账时长等问题。
作者:李宣璋;吕婉睿;李纤倩;刘思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在颈性眩晕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143例颈性晕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颈性眩晕病患者采用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王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某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和总体生存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飞;王姗姗;毕梦甜;王维;丁翠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蛔虫病是常见肠道寄生虫病,发病以小儿为多见,常影响小儿的肠道功能及生长发育,可伴有许多并发症,积极有效的治疗尤其重要。祖国传统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很多优势,而现代医学也有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郝瑞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四肢多处骨折患者89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4例)及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5例),测定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HAMA 量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高于对照组(77.3%),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能有效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的焦虑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有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消化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消化道溃疡。在医治消化性溃疡过程中,不能盲目的用药物治疗,在认清病因的情况下,辅以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效果要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
作者:窦英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强化安全教育在呼吸科护理技术操作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到我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7O 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名,均接受常规教学培训考核,对照组接受一般安全教育,观察组接受强化安全教育。结果:观察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安全能力提高率多于对照组,实习生操作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作者:石树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由于 EDTA 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血常规抗凝剂,现已普遍用于临床血常规标本采集。虽然 EDTA 是已知合适的血常规抗凝剂,但一定比例的个体可发生 EDTA 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根据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Jianhua Lin 等人报告的一项55000份 EDTA -K3抗凝的全血标本检测的研究发现,EDTA 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 -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的总发生率约为0.09%[1]。如按此比例推测,现在我国 EDP 的发生例数肯定不少,而与许多论文报道例数的相对少数不太相符,说明对其认识相对不足,有很多甚至未能发现。而发现 EDP 可避免不必要的(如骨髓涂片等)检查及治疗,故本文将 EDP 的新认识作一简单介绍,以增加认识,便于发现更多的 EDP。
作者:沈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7月_2016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孟普司特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咳嗽以及退热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普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58例老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16.5±1.2)d、平均拔管时间(5.5±0.4)d。术后,22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但经护理干预、对症处理,有一定改善。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实行护理干预,能够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钱红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核素全身骨显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中选取84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探究84例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出现抑郁、恐惧例数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抑郁、恐惧例数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可应用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