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肖辉

关键词:皮肤科,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在皮肤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诊的皮肤科患者中随机抽取800例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对优质护理组的患者采用环境、心理和诊疗方面进行细心周到的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两种调查,第一种是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患者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信任程度进行调查;第二种是护理知识问卷调查,对患者掌握护理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两份调查问卷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信任程度和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皮肤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应该广泛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南充市仪陇县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南充市仪陇县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现状,为针对性地提出普及急救知识内容及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仪陇县1077名居民进行调查,采用 excel 软件统计。结果:总体来说,仪陇县居民的急救知识面较窄,急救技能掌握率很低.其中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仅有7.92%,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单一,但93.04%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学习急救知识。结论:应加强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并进行相关急教知识的培训,提高居民急救水平。

    作者:向培正;唐浩然;徐特生;李博;漆文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围术期护理在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四肢多处骨折患者89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4例)及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5例),测定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HAMA 量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高于对照组(77.3%),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能有效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的焦虑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有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皮肤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皮肤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诊的皮肤科患者中随机抽取800例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对优质护理组的患者采用环境、心理和诊疗方面进行细心周到的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两种调查,第一种是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患者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信任程度进行调查;第二种是护理知识问卷调查,对患者掌握护理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两份调查问卷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信任程度和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皮肤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应该广泛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

    作者:肖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霉菌性阴道炎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霉菌性阴道炎采用两种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于我院妇科的124例霉菌性阴道炎妇女,将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2例,给予该组患者克霉唑阴道栓进行治疗,观察组62例,给予该组患者特比萘芬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09%,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特比萘芬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桃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5.25%)高于对照组(80.36%),意外的发生率(0.75%)远低于对照组(4.14%),并发症的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98%),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减少意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宏;李金兰;程淑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择期剖宫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产妇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择期剖宫产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骆静;贺彩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钾血症通过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钾血症通过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钾血症患者,分析其心电图诊断效果。结果:心电图诊断符合率为58.75%,患者心电图均表现出直立高耸状态的 T 波,同时高钾血症具体程度不同,其 T 波具体振幅高低状况和血清 K+水平并不能表现为平行性的关系,血清 K+水平提升下,心电图 P 波的振幅相对较低,P-R 间期相对延长,QRS 时限会比常规状态下的心电图更宽,R 波振幅相对降低,ST 段显著压低,QT 间期变长,在心电图中可以发现室内束支或者分支的传导阻滞状况。结论:在心电图诊断高血钾症中,血清钾水平提高越高会导致心电图改变情况越显著,因此,运用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具有一定实用性价值。

    作者:刘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干预对计划生育服务与需求的影响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干预的计划生育服务与需求的影响。方法将我市作为主要研究地区,选择人口流动较为集中的乡镇、街道中的100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育计划和生育服务方式不同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计划生育干预,观察组配合避孕节育干预,对两组随访一年,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的计划生育服务,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流动人口在进行计划生育服务之前,其所办理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情况对所有的计划生育服务产生的效果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流动人口接受计划生育服务以后《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进行比较,并比较计划生育各项服务内容,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避孕节育干预能够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于避孕节育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升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兰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实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帕金森病护理中,临床效果较好,并能有效改善抑郁和焦虑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赛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临床带教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研究

    目的:临床带教主要是指老师对学员进行适当的教学,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员的知识,学员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实践,而针对临床带教的创新则是衡量学员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指标,针对学员进行适当的教学,能够在一定的情况下培养学员的能力,而临床带教老师也能够通过带教情况,提高自身储备知识,本文主要针对临床带教的实践探索以及创新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潘素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个患儿入院,往往牵动着家长带着不同程度的担心和焦虑。对患儿及家长实施整体护理,将会显得愈加重要。

    作者:吕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对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9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肛周脓肿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采用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乙组采用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时间及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一次性治愈情况、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等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治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乙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乙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乙组;甲组患者一次治愈率(96.0%)明显高于乙组(74.0%);上述指标进行比较,两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采用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的方法,其手术治愈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一次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义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则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率、感染用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诸多指标差异。同时针对本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分析其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终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21.7%(26/120),而术后感染组与术后为感染组在骨折类型、骨折时间、手术次数以及年龄等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感染用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折手术部位感然患者与其自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直至手术时间等多项因素有关,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则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雨晨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香菊胶囊联合鼻部微波治疗普通感冒疗效分析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感冒一年四季都有发病。我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100例普通感冒患者分2组,分别应用香菊胶囊(步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联合鼻部微波治疗和抗病毒口服液联合鼻部微波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翠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心理治疗及饮食调养

    目的:消化性溃疡即胃溃疡(GU)及十二指肠溃疡(DU),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属多病因疾病。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以药物为主,但由于近年来饮食与心理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病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事物调养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措施。

    作者:刘红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产科护理中家庭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分析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产科收治的150例产妇,在产妇自愿参加的基础上,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日常护理)和观察组(家庭化护理模式),每组均7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①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产妇的自然生产率(90.67%)远远高于对照组(64.00%)(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家庭化护理模式,可以缓解、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自然生产率。

    作者:周晓雪;王娟;张慧芳;宋四艳;王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在核素全身骨显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核素全身骨显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中选取84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探究84例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出现抑郁、恐惧例数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抑郁、恐惧例数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可应用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等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清醒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分析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盐酸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的酒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纳洛酮静脉滴注的方法对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董丹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情况。方法:将2013年-2015年在我院接受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8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结果:采用 CT 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中,共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其中轻度不良反应有2例,占20%,中度不良反应有5例,占50%,中度不良反应有3例,占30%;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35例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失眠患者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愈6例,好转8例,未愈 5例,对照组治愈3例,好转 5例,未愈8例,实验组总有效率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比起临床采用西医治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继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