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探析

金义军

关键词:小切口负压引流, 冲洗治疗, 肛周脓肿, 效果
摘要:目的:对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9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肛周脓肿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采用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乙组采用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时间及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一次性治愈情况、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等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治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乙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乙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乙组;甲组患者一次治愈率(96.0%)明显高于乙组(74.0%);上述指标进行比较,两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采用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的方法,其手术治愈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一次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2013年-2015年潍坊地区女性 HPV的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析

    目的:研究2013年-2015年潍坊市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年龄特征及基因分布,为 HPV 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9354例女性进行 HPV 分型检测,并对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354例女性中 HPV 阳性3014例,阳性率为32.22%,感染者中单一感染1936例(64.23%),多重感染1078例(35.77%)。<30岁和≥51岁女性是 HPV 感染的两个高峰期,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HPV 感染具有一定的年龄性和季节性,开展 HPV 基因型的检测对宫颈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龙;徐健;江娇;孙明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讨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68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中筛选而出,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消化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之后,治疗组(94.12%)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急诊手术率、再出血率及30d 病死率上看,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其疗效显著,可有效、快速地止血,能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作者:郑勇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对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对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编号为001—118,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59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药物治疗,合理时间后观察及检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凝血指标的数据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显著降低,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时间 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 Fib)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TC、TG、LDL-C、HDL-C)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效果显著。

    作者:常红;彭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401名大学生和499名乐至县人民对留守儿童认知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乐至县人民和大学生对留守儿童的认知情况,可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采取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多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调查和抽取乐至县人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进行横纵比较。结果在关注度,原因,引发问题,解决措施四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结论加大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力度,减弱留守儿童标签化程度,切实推进解决措施的探索研究进度。

    作者:罗云珂;黄平;陈义容;刘林;段龙瑞;邓世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ICU 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观察室(ICU)患者气管切开术时病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病实施气管切开术的 ICU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则给予全面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统计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8%)低于对照组(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综合护理能充分提升 ICU 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镝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曲安奈德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30例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曲安奈德乳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2%,观察组为96.5%,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予以曲安奈德乳膏治疗,总体疗效更高、更安全,更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陈耐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荔枝核总黄酮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 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3 mg.kg-1)、荔枝核总黄酮100 mg.kg-1、50 mg.kg-1、25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 d,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30 min 后,腹腔注射20%酵母混悬液(5 mL.kg-1)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末次给药24 h 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待测。对小鼠肺组织进行的湿干比重(W/D)测定。ELISA 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含量。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荔枝核总黄酮治疗组的小鼠肺组织湿干比重降低, TNF-α、IL-6、ICAM-1及 MDA 的含量下降,MPO 的活性降低,SOD、IL-10的含量增加(P<0.05)。结论:提前给予荔枝核总黄酮可明显下降炎症因子的含量,缓解炎症反应,同时发挥其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达到保护肺组织的作用。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外科休克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休克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对临床40例外科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及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本组所上治的外科休克患者经抢救及临床观察及护理,痊愈39例,死亡1例。结论: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流量。维持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改善呼吸型态。预防感染。减轻不适和焦虑。纠正体温异常。消除并发症。休克属于危急综合征,应对病人进行特殊和重点护理。

    作者:赵红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国外报道7%~12%。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作者:温凯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越来越快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护理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儿科护理的要求就更高了。护患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它存在于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护士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时,要有诚心、爱心、热心、耐心以及责任心,同时掌握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及技巧,创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王欢;马桂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垂体瘤术后患者腺垂体功能减退以及激素替代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垂体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其腺垂体功能的减退情况,并探讨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垂体瘤患者共12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将术后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的76例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不接受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皮质醇、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垂体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腺垂体容易发生功能减退,而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恢复患者皮质醇、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显浩;田继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 PICC 护理效果影响

    目的:探讨 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 PICC 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5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PDCA 护理管理)24例和对照组(常规管理)21例,对比两组的 PICC 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移位、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更长,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 PICC 护理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围术期护理在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四肢多处骨折患者89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4例)及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5例),测定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HAMA 量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高于对照组(77.3%),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能有效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的焦虑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有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ICU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研究 ICU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ICU 重症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 组,30例 ICU 重症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 ICU 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 ICU 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 ICU 重症患者实施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试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次主要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牟华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0例儿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儿发生护理意外事件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在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5%,对照组为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需要采用对应的风险管理才可以有效的控制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治疗安全性。

    作者:吴慧钦;史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人文关怀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 ICU 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引起机械通气患者发生 ICU 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及通过人文关怀干预护理降低其症状发生的措施。方法对本院 RICU28例发生 ICU 症状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分析,主动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及适当的人文关怀,观察 ICU 综合征在人文关怀护理中的发生率。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情绪逐渐稳定,能配合治疗,后顺利撤机转往普通病房,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宣告临床死亡,1例患者拔管后转往外院继续治疗。结论及时有效的人文关怀再加上主动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和缓解ICU 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俊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妇产科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将日益完善,且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其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更是妇科手术的趋势和追求目标。作为病房护士,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知识更新,掌握腹腔镜相关知识、术前及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使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陈晓存;李新波;赵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内常常发生感染,通过回顾病例分析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感染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提供有效对策。方法临床研究对象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配为实验与对照两组,每组均为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满意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干预效果良好。

    作者:梁慧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钾血症通过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钾血症通过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钾血症患者,分析其心电图诊断效果。结果:心电图诊断符合率为58.75%,患者心电图均表现出直立高耸状态的 T 波,同时高钾血症具体程度不同,其 T 波具体振幅高低状况和血清 K+水平并不能表现为平行性的关系,血清 K+水平提升下,心电图 P 波的振幅相对较低,P-R 间期相对延长,QRS 时限会比常规状态下的心电图更宽,R 波振幅相对降低,ST 段显著压低,QT 间期变长,在心电图中可以发现室内束支或者分支的传导阻滞状况。结论:在心电图诊断高血钾症中,血清钾水平提高越高会导致心电图改变情况越显著,因此,运用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具有一定实用性价值。

    作者:刘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