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启东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徐春香

关键词:无偿献血
摘要:目的:对启东采血点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相关因素,为预防及处理献血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启东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记录分析。结果: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启东无偿献血者总数为10533人;共发生各类献血反应158人次。结论: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消除献血者紧张心理,提高采血人员操作水平,提升献血整体环境水平,可以有效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癫痫伴发抑郁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癫痫的全球患病率估计在0.5%至1.5%不等。在癫痫患者中,情绪异常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的合并症,但是他们往往得不到认识和治疗。然而,癫痫伴随的抑郁症可能会对病人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比癫痫发作的危害还要大。据报道,社区调查中癫痫合并抑郁的患病率在9%-29%,而医院研究中癫痫合并抑郁的患病率高达27%-58%[1]。癫痫伴抑郁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吸引了几代研究者。有趣的的发现是;癫痫和抑郁的关系并不一定是单向的,即有些患者可能在出现癫痫之前表现出情感障碍。然而,很多原因可以用来解释抑郁和癫痫的这种双向关系,包括促进癫痫发展的因素;自杀意图、酒精、药物滥用或者其他类型的损伤如颅脑损伤。然而,这种双向关系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而是意味着两种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一种紊乱的存在促进两种疾病的发展。

    作者:李姝;程莉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儿科常见病毒感染实验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目的:儿童是未来祖国发展的希望,在现今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尤其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突破,使儿科病毒感染实验诊断方法取得了新发展。本文对常见的儿科病毒感染实验诊断方法进展进行了研究。

    作者:杨晓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复发性鼻息肉摘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复发性鼻息肉摘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复发性鼻息肉摘除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并观察 2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研究组复发性鼻息肉摘除术患者的的疾病认知程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进行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郑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奥曲肽0.1mg,加入生理盐水20ml 中缓慢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25mg/小时静滴维持,奥美拉唑40mg 加入生理盐水100ml 中静滴,2次/日,疗程3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6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儿预防接种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预防接种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研究我站2014月2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200例预防接种幼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幼儿接种不良反应状况与护理对策。结果: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1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接种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8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小儿预防接种相关反应观察与护理防控处理,有效的降低接种不良反应率,提升接种安全性。

    作者:曹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手术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后的2 h~2 d 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引流,对患者的胰腺组织进行大部分的清理。早期手术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45%。1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所占比例为18.97%,但在经过治疗后,均获得治愈。疗效较为满意。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疗效。

    作者:张宝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研究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腹部切口手术患者,随机分配为实验与对照两组,每组均为34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伤口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SAS 和 SDS 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其心理状况,术后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淡丽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神奇百搭豆类蔬菜--肾豆

    目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此诗赞美的是一种豆,名为相思豆。相思豆也叫红豆、肾豆、花豆。因其外形极像动物肾脏,所以名其为肾豆,颜色也同肾脏一般。肾豆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高淀粉高蛋白无脂肪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健脾壮肾、抗风湿、增强食欲、养颜防衰老等功效。肾豆对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以及肾虚等症状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是豆中珍品。肾豆可以与多种食物混合入菜,制作成美味佳肴,味道十分鲜美,口感滑、嫩、鲜、粉,堪称豆类一绝,在民间享有“豆中之王”的美称。

    作者:孙宏林;张继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家属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求医期望值也不断提高,稍不满意就易引发医疗纠纷。护理实习生初次参与临床护理工作是医疗纠纷高发阶段。作者对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发生的8例护理差错、投诉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临床护理教学和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高君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护理心得

    目的:总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护理和观察,采取心理、饮食及预防出血等护理措施,分析效果,从而探讨该病的临床护理。结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结论:综合应用各种护理方法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素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人文关怀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 ICU 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引起机械通气患者发生 ICU 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及通过人文关怀干预护理降低其症状发生的措施。方法对本院 RICU28例发生 ICU 症状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分析,主动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及适当的人文关怀,观察 ICU 综合征在人文关怀护理中的发生率。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情绪逐渐稳定,能配合治疗,后顺利撤机转往普通病房,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宣告临床死亡,1例患者拔管后转往外院继续治疗。结论及时有效的人文关怀再加上主动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和缓解ICU 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俊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朋友圈干预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

    目的:通过微信朋友圈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教育与指导干预,探讨其糖尿病对病情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6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朋友圈干预组(30例)进行朋友圈强化干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半年后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朋友圈强化干预组:①空腹血糖(FBS)、餐后2h 血糖(2hP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药物、饮食、运动治疗的依从性和疾病监测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朋友圈干预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对其病情控制有积极作用,是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干预较为有益的影响方法。

    作者:唐平易;谭青青;全秋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断肢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断肢再植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将断肢重新接上,恢复其血液循环,使断肢得到生存和恢复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虽然经手术将血液循环接通,但仍可由于肢体肿胀、血液循环受阻、血管栓塞、感染等导致失败。术后的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是再植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探讨断肢再植术后病人的科学护理方法,现将我院20例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润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皮肤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皮肤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诊的皮肤科患者中随机抽取800例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对优质护理组的患者采用环境、心理和诊疗方面进行细心周到的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两种调查,第一种是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患者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信任程度进行调查;第二种是护理知识问卷调查,对患者掌握护理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两份调查问卷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信任程度和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皮肤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应该广泛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

    作者:肖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理形态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对5例 SFT 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病理形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生于纵隔及眼眶。肿瘤直径2-10cm,边界清,包膜完整。镜下以梭形细胞为主,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由交替分布的富于细胞区和细胞稀疏区组成,有大量粗大胶原纤维。有血管外皮瘤样表现及及血管壁增厚透明变,粘液变性明显等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 CD34、CD99、Bcl-2、Vim 均阳性。结论 SFT是一种少见肿瘤,可发生胸膜及全身各部位。有较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生物学行为不肯定,需定期随访。

    作者:张淼;景丽;牛牧文;梁颖;简莉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探讨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248例急诊患者,对这24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法、交谈法以及自然观察法等方法进行心理评估,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原因探讨,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策,观察患者心理问题的改善状况。结果患者由于其家庭关系、文化程度、疾病、年龄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心理问题也有所差异,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结论妇产科急诊患者大多数会由于家庭关系、文化程度、疾病、年龄等不同原因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该悉心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举止,找出问题根源所在,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宣振艳;张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在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心理护理应用于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单双号随机分组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分、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应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80.2%,观察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应用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鼻部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及护理

    目的:总结鼻部基底细胞手术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提出改进策略。方法:2013年2月~2015年9月,医院共开展鼻部 BCC 治疗8例,采用直接切除后缝合1例,其余采用直接切除全厚皮皮修复1例、皮瓣修复5例;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环境管理等,术后护理包括呼吸道管理、体位管理、避免头颈部过度活动、供区皮肤护理、内科疾病管理、环境管理、饮食管理、危险因素控制等。结果:术所有移植的皮片或皮瓣成活,患者对外观、疗效均表示满意;未见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鼻部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方法基本成熟,但护理仍有改进策略,应注重患者心理护理支持,完善细节。

    作者:雷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小儿肺炎分为研究组(n=40,治疗药物为溴己新和头孢呋辛钠)和对照组(n=40,治疗药物为维生素C和头孢呋辛钠),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上都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对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可以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消失,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邓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