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宝珍
阿奇霉素作为经典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阿奇霉素能够有效治疗或预防包括疟疾在内的多种非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本文就阿奇霉素治疗或预防疟疾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家文;韦明标;廖豪峰;胡旭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主体附着位置及疤痕子宫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630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和有无剖宫产史,将630例前置胎盘分为前壁胎盘合并疤痕子宫组(n=145)、前壁胎盘无合并疤痕子宫组(n=129)、后壁胎盘合并疤痕子宫组(n=95)和后壁胎盘无合并疤痕子宫组(n=261)四组.比较四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四组患者的产前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终止孕周、分娩方式、胎盘植入发生程度、输血量、产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早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置胎盘的主体附着位置及疤痕子宫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尤其应注意胎盘植入发生程度、输血量、产后出血量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影响母儿健康.
作者:潘燕梅;刘世良;李秀英;陈敦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FA-RNA/FB-RNA)阳性儿童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2013-2015年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患者进行咽拭子采样,提取DNA后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基因,同时采集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和CRP.结果 2 609例标本中检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124例,占4.75%,乙型流感病毒阳性72例,占2.76%,男女患儿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型流感组与乙型流感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在白细胞> 10× 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7.0×109/L、CRP>5 mg/L各项中的构成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型流感组与乙型流感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儿间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RP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流感患儿的CRP和WBC水平,能较好地协助临床判断病情和指导用药.
作者:刘美玲;徐韫健;叶俊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分为血液稀释组(n=50)和库血输注组(n=46).血液稀释组在术前进行ANH,库血输注组术前不进行ANH,按照输血指南适当输入库存血.测定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10天T细胞亚群与NK细胞含量.记录血液稀释组血液采集和回输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两组临床康复情况.结果 血液稀释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10天CD3+、CD4+、CD8+及NK细胞含量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库血输注组术后第3天、第10天与术前比较,CD3+、CD4+、NK细胞含量明显下降(P<0.05),CD8+明显上升(P<0.05);血液稀释组术后第3天、第10天CD3+、CD4+、CD8+、NK细胞含量与库血输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稀释组自体血采集及回输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术后肠道排气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库血输注组(P<0.05).结论 ANH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红梅;汪福珍;赵芳;王美娜;佟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年轻女性宫颈癌的临床特征和早期宫颈癌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90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90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结果 Log_rank检验分析表明,年龄、肿瘤大小、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脉管是否累及、是否复发等与预后有关(P<0.05);肿瘤大小、病情是否反复、肿瘤分期、病理类型以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范围的变化情况等是影响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单个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疾病反复、肿瘤严重程度、宫颈癌分级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范围是影响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单个因素.
作者:刘丹;程雪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患者纤支镜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佳剂量.方法 选择120例65~89岁ASAⅡ或Ⅲ级拟行纤支镜插管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4组,分别于10 min内输注负荷量为0.2、0.4、0.6、0.8 μg/kg的右美托咪啶,然后四组患者均按0.2 μg/(kg·h)维持,记录入室后基础值(R)、插管前(T1)、入声门即刻(T2)、插管后1 min (T3)、插管后3 min (T4)、插管后10 min (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OAA/S评分,并记录插管所用时间,评价插管耐受度,满意度评分.结果 四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构成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o时比较,T1~T5时A、B、C、D组OAA/S评分明显降低,B、C、D组MAP明显降低,A组T2~T5心率明显增快,B组T2时心率明显增快,C、D组T1~T5心率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C、D组T2~T5时OAA/S评分和MAP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D组T4~T5时刻OAA/S评分明显降低,D组T1~T5时MAP明显降低,D组T2~T5时HR明显降低.B、C、D组患者在插管时间、插管耐受、满意度方面处于同一水平,与A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患者纤支镜气管插管时,给予负荷量0.4~0.6 μg/kg剂量输注在满足插管要求的同时对老年病人呼吸循环影响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敏;徐莉;陈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人兽共患病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目前世界上约有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通过动物或动物产品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宠物数量猛增.而宠物对于城市人来说,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宿主和传播媒介,因此宠物疫病的控制也成为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宠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
作者:潘莹;陆家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清远市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分布情况.方法 2010-2014年清远市无偿献血者121 114人份,采用ELISA法进行双试剂检测,分别按年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区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清远市2010-2014年无偿献血者HBsAg总阳性率为1.39%.男性与女性无偿献血者HBsAg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9,P<0.05),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HBsAg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岁年龄段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文化程度的无偿献血者HBsAg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01,P<0.05),初中以下学历的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较高.不同地区的无偿献血者HBsAg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78,P<0.05),三连地区和阳山县阳性率较高.结论 5年来清远市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率相对稳定,北部山区阳性率较高,存在一定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应严格进行献血者筛选,提高检测水平,以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谢冬梅;黄勇华;陈素君;王艳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携带生存素抗原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Survivin),将该重组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DC),观察DC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 构建AAV/Suwivin质粒,制备相应的重组病毒后,测定其滴度和感染效率.将AAV/Survivin体外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并分化为DC.将该DC刺激产生抗原特异性CTL.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和CTL功能,MTS检测CTL杀伤的特异性和有效性.结果 成功构建并制备AAV/Suwivin,其滴度为1012拷贝/ml,感染率为(94.74±3.83)%,激活的CTL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杀伤率为(62.12±2.23)%,对抗原阴性细胞无杀伤作用,且具有MHC-Ⅰ类分子限制性.结论 经由本研究方法制备的DC,可有效地激活特异性杀伤乳腺癌细胞的CTL,为乳腺癌的靶向性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实验研究数据.
作者:李帆;史鹏燕;张慧;张明明;刘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出气体体积(FEV1)、高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1秒率所占预计值(FEV1/FVC)以及深呼气量(IC)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FVC、FEV1、PEF、FEV1/FVC、IC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效果显著,能较好地改善其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雨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某基层医院10年医院感染发生的基本规律,分析其流行特征与发生趋势.方法 通过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基层医院10年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10年医院感染平均例次率为2.05%,漏报平均例次率为23.90%.前三位高发科室依次为ICU、神经内科和肾内科,常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10年间医院感染例次率呈现先下降后平稳趋势,漏报例次率则出现了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该基层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总体水平不高,但漏报较高,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后,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作者:曹钰芹;骆福添;伦演荭;李丽英;梁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骨髓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应用R显带技术对92例CML患者进行动态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92例患者初诊时均为Ph染色体阳性(Ph+),在监测过程中,有18例(19.7%)患者发生核型演变,出现了额外的染色体.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出现新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9%(2/69)、50.0%(1/2)和71.4%(15/21).8例急变期病人进行了积极化疗,其中2例附加单纯的结构或数目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附加3条以上染色体复杂异常的6例患者只有1例获得CR,3例无效,2例在半年内死亡.结论 Ph+ CML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提示病情进展,尤其是附加的染色体越复杂,预后越差.在CML病程中密切监测染色体核型动态变化有助于临床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指导临床及时调整治疗.
作者:王述文;饶若;吴莉芳;姚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ILAC)结合生物质谱分析的方法,分析二亚硝基哌嗪(DNP)对6-10B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并鉴定与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SILAC标记6-10B细胞,得到“重标”的6-10B细胞,经DNP处理24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与未经DNP处理的“轻标”细胞中提取的总蛋白等量混合,酶解肽段,经正交反相色谱分离后用质谱鉴定,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共鉴定到2 853个蛋白质,其中172个表达上调,199个表达下调.筛选其中5个与肿瘤转移相关的蛋白质,进行Western blotting验证,证明SILAC定量结果的正确性.通过GO进行分析,从生物过程、细胞定位和分子功能3个方面对差异蛋白进行注释.结论 建立了利用SILAC技术研究宿主细胞-化学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发现了DNP处理细胞的关键蛋白质,为探索DNP致鼻咽癌转移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王巍巍;陈婵;周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1 476株鲍曼不动杆菌经Vitek2 Compact鉴定,使用AST-GN16药敏卡进行MIC药敏试验,结合医院病案系统,对菌株及耐药菌株检出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98.10%菌株来自住院病人,男性病人占69.11%.儿科、烧伤科、神经外科、ICU、呼吸科、神经内科等科室是检出鲍曼不动杆菌较多的科室.ICU是检出耐药菌株数比例高科室,其对泰能耐药率上升快;儿科耐药菌检出数很少,耐药率持续在低水平.年龄≤50岁检出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烧伤科、神经外科和ICU,年龄>50岁检出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和ICU,不同年龄组检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52,P<0.05).结论 年龄和疾病对医院内病人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有影响,环境中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污染导致耐药率增加的情况不容忽视.
作者:刘延媛;张瑞凌;曹海燕;刘汉冕;叶初阳;张扣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阿托品治疗儿童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入院治疗的屈光不正儿童患者80例.采取抽样法,以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阿托品疗法,治疗周期为6个月,收集患儿6个月内验光屈光度检查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屈光不正后,屈光度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给予阿托品治疗后,屈光度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品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可有效改善患者屈光不正情况,缓解患者近视,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关注.
作者:王长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链甘油三酯(MCT)在高热高湿条件下抗疲劳的效果和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常温对照组(CC组)、高温对照组(GC组)、运动对照组(SC组)、MCT对照组(MC组)和MCT训练组(MS组).GC、SC、MC、MS各组每日在温度(36±2)℃,湿度(60±3)%的环境下进行热习服30 min,习服后在相同环境下进行转棒训练30 min.21 d后,各组取6只小鼠在温度(38±2)℃,湿度(60±3)%)环境下,测定转棒力竭时间.SC组、MS组取其余6只小鼠转棒运动30 min后,取血、肝脏、骨骼肌,CC组、SC组、MC组直接取材,并测定血糖、甘油三酯、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肝脏糖原、游离脂肪酸含量,以及股四头肌PGC-1α.的表达.结果 MCT和运动可以显著延长小鼠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转棒力竭时间(P<0.01),与SC组相比,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血糖和游离脂肪酸(JP<0.05),增加肝糖原含量(P<0.05),上调PCG-1α(P<0.05).结论 MCT可显著提高小鼠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抗疲劳能力,其机制与MCT增加骨骼肌代谢调节因子表达,调节糖脂代谢,从而提高运动耐力有关.
作者:王莹;齐阳;刘桢桢;韩易;王苏苏;李桂香;黄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的体外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取新生24 h内的大鼠,分离大脑皮层,消化后接种于L-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细胞培养瓶内,以含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为种植液,24 h后换用含有B27的Neurobasal的无血清培养基维持,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皮层神经元纯度.结果 接种后2h,皮层神经元开始贴壁;随着时间延长,贴壁细胞增多,细胞长出突起,神经元突起间逐渐开始交织成网.接种后7d神经元胞体丰满,突起明显延长,相互间形成了明显的神经网络.经NSE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元纯度为(93.57±3.9)%.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可获得高纯度的大鼠皮层神经元.
作者:张忠胜;余炳坚;梅元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加强非牧区临床医生对布鲁杆菌病的认识,为早期诊断布鲁杆菌病,防止误诊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血培养为布鲁杆菌的52例住院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例感染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71.15%),40~70岁年龄段患者占76.9%,职业分布前三位是退休或家务人员(23.08%)、饮食业(19.23%)、屠宰销售业(15.38%).98%病例为急性期病人,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92.30%)、关节痛(44.00%)、脾大(31.00%)、淋巴结肿大(23.08%)等.实验室检查腺苷脱氢酶升高者占84.62%,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血沉升高者分别占88.46%、82.69%、69.23%.结论 非牧区城市的布鲁杆菌病例呈散发,临床表现复杂,累及多器官.临床医生需注意非畜牧业的人群发病,防止误诊.该病急性期患者治疗不规范,易致病情反复,迁延为慢性.
作者:赖春颜;王向槐;吴奎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依折麦布对冠心病(CHD)调脂不佳患者脂糖代谢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5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伴血脂超标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作调脂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代谢水平的变化,统计两组血脂达标率,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等糖代谢指标的变化,治疗期间均监测肝肾功能,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脂代谢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ApoB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HDL-C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达标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42.86% (P<0.05).治疗前,两组糖代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bA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BUN、Cr略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调脂不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干预,可提高血脂达标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寰;何晓青;张慧敏;刘佳;陈晞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广泛寄生在人和动物的细胞内寄生原虫.人因食入含有包囊或卵囊的食物或水而感染,亦可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刚地弓形虫感染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可以表现为各种精神异常,比如参与人自杀倾向的形成;同时也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病有关,如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等.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的阅读,综述刚地弓形虫感染与自杀倾向、精神分裂症、狂躁症、自闭症以及阿尔兹海默症等几种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病分子机制,呈现刚地弓形虫与几项主要精神疾病的研究成果.
作者:郑维泓;窦宁馨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