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塞通致眩晕呕吐2例

陈希玲;王涵

关键词:血塞通, 眩晕呕吐
摘要:血塞通注射液是从中药三七叶提取的三七总甙制剂的注射液,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动脉,解除血管痉挛、及改善微循环。临床应用较广泛,主要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胸癖心痛、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属淤血阻滞证者。后来在临床上治疗颈椎病、脑源性眩晕、以及与甘露醇结合消除四肢的肿胀,效果均较好。血塞通的副作用一般为头面部发红、潮红以及轻微的头胀痛。但血塞通致严重眩晕尚未见报导。先就笔者临床上发现的两例报导如下。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报道及分析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经实验室检查多发性骨髓瘤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研究资料。结果:研究发现,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有多样性表现,应用细胞形态学检查,其中有30例患者骨髓瘤细胞比例>20%,有10例患者骨髓瘤细胞比例<20%;骨髓内的成熟红细胞有21例呈缗钱状排列,经实验室检查有42例患者有M蛋白出现,有10例免疫球蛋白IgG增高,有7例IgA增高,有1例轻链型。经X线发现,其中32例患者骨质发生异常性变化。结论: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实验室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可以及早对多发性骨髓瘤作出诊断,及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林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及护理体会。本文对89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做好术前准备,讲解术中注意事项,注意引流中的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是保证置管的成功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孟丽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西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本院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平均34例,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西沙必利和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西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能够减轻黏膜损伤,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梁剑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75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5~7.5MHz凸阵变频探头对7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逐级加压进行检查,观察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6%。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君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研究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非常满意50例,满意6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98.3%,对照组非常满意39例,满意9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率88.3%。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降低护患纠纷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激发学生对遗传学实验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探索

    在遗传学教学中,增设研究性较强或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动手操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采用生动有趣的案例教学法与问题式教学法,将“多元性”的教学理念渗透到遗传学中,通过实际的应用,有效激发学生对遗传实验性的学习兴趣。

    作者:杨小珍;杨学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静脉注射泵在心血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和分析静脉注射泵在心血管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7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全部使用静脉注射泵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应用效果,并对使用静脉注射泵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应用效果优的39例,应用效果良的26例,应用效果中10例,应用效果差的3例,应用效果优良率83.33%。结论:静脉注射泵在心血管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护理上要注意无菌操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乔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肺结核耐多药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关于综合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中的对策。方法:自我院收治患有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平均为(35.82±4.1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4.15±3.64)d;P均<0.05。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治疗中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作者:唐凤;袁晨;何俊;何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议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及护理

    目的:对我院患有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防控与护理,观察预防与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患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若干例,选取患者以及家属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入院第一周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且对患者予以满意度的调研。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可知,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提升,并且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治疗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以及护理工作,这对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帮助。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刘艳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关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探讨

    目的:总结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措施,为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分析脑卒中社区康复的现状、重要性以及实施的主要意义,并提出社区康复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适应社区环境,继续进行康复训练,使脑卒中患者始终可以享受及时、系统、有效的康复治疗。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缓解医院病床紧张,大程度地减轻病人家属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而且也是临床上较为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何灵丽;秦春雅;何加丽;蒋诗文;王东明;刘文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

    新生儿护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其护理质量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承担着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责任,需要对新生儿护理的安全性予以保障。这就需要针对新生儿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深入分析新生儿护理风险,从生理机能的特殊性、护理差错以及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建立标准化的新生儿护理方案,科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围绕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展开讨论。

    作者:寇雅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析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

    随着现代化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临床医学的基础检验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医疗工作中需要准确、快速的进行检验,为病人实施更好的诊疗。因此,我国在专门设置了临床医学检验课程,旨在培养出更多医学检验的人才。本文简要分析了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仅供参考。

    作者:高艳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肠梗阻外科护理方法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梗阻的病因和类型很多,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并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作者:魏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CRP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关节科因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采集术前及术后1、3、8、30天的血样,检测血清中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CRP与术后第1、3、8、30天比较,P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与术后30天时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感染的3例患者的CRP明显高于未发生感染者,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动态监测CRP,对了解病情变化及预防感染有重要作用。CRP可以较早反映炎症情况,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感染的发现,以期早干预、早治疗。

    作者:周元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塞通致眩晕呕吐2例

    血塞通注射液是从中药三七叶提取的三七总甙制剂的注射液,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动脉,解除血管痉挛、及改善微循环。临床应用较广泛,主要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胸癖心痛、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属淤血阻滞证者。后来在临床上治疗颈椎病、脑源性眩晕、以及与甘露醇结合消除四肢的肿胀,效果均较好。血塞通的副作用一般为头面部发红、潮红以及轻微的头胀痛。但血塞通致严重眩晕尚未见报导。先就笔者临床上发现的两例报导如下。

    作者:陈希玲;王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风险及防护

    随着我国经济与医学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以及文化程度得以提高,同时人们对自身权利维护的要求也随之增高,所以患者及其家属对口腔门诊护士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腔门诊护士职业风险分析包括职业风险因素、专业风险和外源性心理疾病风险等等。职业风险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和职业社会心理因素。口腔门诊护士职业风险的规避对策包括加强责任心与法律意识、增加护理知识、促进健康心理、降低职业风险的发生率等等。

    作者:赵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以及细菌学检验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以及细菌学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治疗的80例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结果:经过比较,80例患者中77例患者利用血清学检验被确诊,9例患者是经过细菌学检验被确诊的,19例患者则是同时进行血清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被确诊。结论:对于检验布氏菌病是运用血清学检验还是细菌学检验,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杨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心理干预在助产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在助产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0例。对研究组产妇应用心理干预,对参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分娩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概率指标、行剖宫产生产率指标及产后出现抑郁情绪指标数据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产妇的情绪,提高产妇生产的成功率及生产安全性,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例行传统的经瞳孔热疗法;治疗组56例,例行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法。并对2组患者经过1月,2月,4月治疗后的视力变化、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底荧光造影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后,在有效恢复视力,减少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底异常新生血管等临床疗效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能有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并防止其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静;宋彩萍;高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谈手术室麻醉的整体护理体会

    麻醉是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须前提。麻醉工作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因此,要想确保麻醉效果,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就必须以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操作程序与麻醉医师配合。笔者对多年来与麻醉医师协作的护理体会总结探讨。

    作者:陈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