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琦珺;史俊文;申洪芬;贾俊双;肖东;姚开泰
目的 统计分析佛山市顺德区2009-2010年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危害程度和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等,评价药物化疗及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为今后有效预防控制华支睾吸虫感染、减少其所带来的社会及经济负担提供依据和实践经验.方法 根据历史资料,在感染率相近的两个镇各选择一个村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开展健康教育,但观察组除健康教育外还对感染人群进行群体性服药,观察组人群不服药.干预前后分别检查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并对部分人群进行B超、肝功能及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规范率等的检查和调查.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及行为规范率均显著提高;观察组人群干预前后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由63.0%下降至32.2% (x2=165.64,P<0.05);B超检查肝胆异常率由85.5%下降至62.8%(x2=17.58,P<0.05);肝功能异常率由22.7%下降为12.0% (x2=4.33,P<o.05),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人群上述检测指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群防治知识和行为水平,若结合药物化疗等综合防治措施可真正降低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减少华支睾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减少由此带来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作者:谭覃;余卓文;马健强;唐弦;宫斐;曾富鹏;卓凡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国产培养14型肺炎链球菌的培养基,然后制备和纯化该菌的荚膜多糖,并对其全过程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测试添加不同种血清、培养基成分对肺炎链球菌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进口培养基和本实验自制培养基培养细菌的效果.测试不同裂解细菌方案对获得荚膜多糖多少的影响,并比较DNA酶和RNA酶酶解方法和常规乙醇沉淀方法去除残留核酸的效果.结果 实验室自配培养基与进口培养基均能使肺炎链球菌较好生长.用1%NP40加胰酶的裂解方法可使多糖从细菌菌体更好的释放,使用DNA酶和RNA酶去除残留核酸,在多糖产量和核酸去除效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再进一步纯化后可以得到较纯的多糖.结论 本文在培养基国产化、菌体裂解后多糖释放和核酸去除三大方面为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提取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案.
作者:姬泽薇;陈守义;毕晓云;胡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化学免疫发光法(CLIA)定量检测抗-HCV和FQ-PCR法检测HCV-RNA含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用CLIA定量筛选抗-HCV阳性的100例病人标本,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含量和酶速率法检测ALT浓度水平,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00份抗-HCV阳性标本中,检出HCV-RNA阳性者76例,阳性率为76%.随着抗-HCV的S/CO值增高,HCV-RNA检出率增高较明显;ALT水平与HCV-RNA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ALT异常率与HCV-RN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在HCV诊断与疗效观察中,血清抗HCV、HCV-RNA和ALT指标各有利弊,3者有机结合能正确诊断和预测肝脏损伤及评价疗效.
作者:贾珉;邵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稳定携带Oct4、Klf4、Sox2、c-myc(以下简称为OKSM)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小鼠肿瘤细胞株.方法 将载体pLentG-KOSM用Not Ⅰ、Xba Ⅰ线性化,并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鉴定其结构.按Invitrogen公司推荐的标准程序进行慢病毒包装和确认慢病毒是否成功生产;携带OKSM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小鼠肝癌细胞(Hep1-6)、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和小鼠肺癌细胞(LLC),以建立相应病毒感染体系.结果 pLentG-KOSM确实含有OKSM 4种基因,按标准程序生产的携带OKSM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上清高效率感染Hep1-6、4T1及LLC,成功建立稳定携带OKSM和EGFP基因的小鼠肿瘤细胞株.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OKSM和EGFP基因的Hep1-6、4T1、LLC细胞株,为相关的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贾琦珺;史俊文;申洪芬;贾俊双;肖东;姚开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昆明小鼠对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的易感性及其感染后的组织病理变化.方法 6周龄昆明小鼠腹腔接种1×106个感染伯氏疟原虫的红细胞,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及临床症状.感染后第2天开始每天采尾静脉血制作薄血膜片,Giemsa染色,计数血虫率.感染后第4天开始经肛门测小鼠体温.小鼠临死时取脑、肺、肝和脾组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24h以上,脱水、包埋后制成4μm厚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昆明小鼠腹腔接种感染伯氏疟原虫后的生存时间为8~21 d;小鼠感染后第2天外周血可检出疟原虫,小鼠临死前血虫率达高峰;肉眼观察肝、脾体积增大,颜色变深,显微镜下见大量疟色素沉着,肝实质组织可见少量灶性炎性细胞聚集;脑和肺组织见感染疟原虫红细胞沉积在微血管壁,引起脑血管堵塞、大脑皮层出血灶和肺水肿、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渗出.结论 昆明小鼠对伯氏疟原虫易感性较高,脑、肺、肝和脾组织均呈现出典型的疟疾病理特征,可作为研究疟原虫致病机制的动物模型.
作者:刘曼;陈莹;赵莹;黄世光;郭虹;吕芳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老老年(≥8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有效性和近期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老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非心肌梗死组(对照组),其中AMI组发病12 h内行直接PCI的患者为AMI急诊组,其他AMI患者(AMI择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行择期PCI,两组合称为非急诊组,对各组的临床资料及冠脉介入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急诊组PCI即刻成功率(72.2%)低于非急诊组(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AMI急诊组并发症比非急诊组和AMI择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9),AMI组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老老年AMI患者中,急诊与择期PCI手术成功率均较高,虽然急诊PCI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但两者在院内死亡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瑞环;李公信;申健;何阳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a(SSa)对匹罗卡品致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 将制备成功的48只SD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丙戊酸钠组(C)、柴胡皂苷a低剂量组(D)和高剂量组(E)4组,每组各12只,另有空白对照组(A)12只.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C组H用量为200 mg/kg,D、E组用药浓度依次为1.09 mg/kg、2.18 mg/kg,A、B、C组灌胃给药,D、E组腹腔注射给药.分别观察给药4周、8周后痫性发作次数、平均发作时间及发作级别的变化.结果 痫性发作方面,A组无痫性发作,B组大鼠痫性发作明显(P>0.05),C、D、E组大鼠痫性发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E组大鼠痫性发作减轻明显.结论 柴胡皂苷a能减轻难治性癫痫大鼠的痫性发作,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
作者:谢炜;孟春想;史国军;范穗强;洪雨;陈伟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0年泉州市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来源资料,对病人的来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5 -2010年泉州市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6 976例,其中转诊占64.7%,就诊占34.2%,因症推荐占0.5%,其他途径占0.6%,转诊与就诊已成为结防机构门诊初诊病人的主要来源,占全部涂阳病人的98.9%,转诊途径发现的涂阳病人与其他来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2.0,P<0.01);转诊病人中涂阳病人检出率为30.0%,涂阳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来源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20.8,P<0.01).结论 医院转诊已成为泉州市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重要来源.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加强医防合作,提高转诊到位率等是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涂阳病人“高发现”目标的有效措施.
作者:成玉妹;曾晓蓉;阮祥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中国大陆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流行株的全基因参照序列.方法 从GenBank中获得CoxA16中国大陆分离株的所有全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用DNAstar/MegAlign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按照参照序列标准拟定CoxA16的全基因参照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并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中国大陆分离的CoxA16毒株全基因序列共8株,分离于2005-2009年,其中2008年5株,广东省5株;通过序列比对获得了大陆CoxA 16全基因和氨基酸参照序列;参考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9.0%~98.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3%~99.9%,与参照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7%~97.0%,氨基酸同源性介于95.1%~99.5%之间,同源性低的为2008年安徽阜阳的FY18株.结论 比对分析了中国大陆CoxA16毒株全序列,成功建立了中国大陆CoxA16全基因和氨基酸参照序列.
作者:高风华;江丽凤;冯谦谨;郭中敏;陆家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从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整合子Ⅰ和ISCR1的分布及结构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分离自临床的57株鲍曼不动杆菌,PCR检测整合酶Ⅰ、整合子Ⅰ、ISCR1以及ISCR1可变区,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并进行测序分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9株整合酶Ⅰ阳性,其中47株整合子Ⅰ扩增阳性,RFLP分为2型,测序结果为aacA4-catB8-aadA1和drf17-aadA5.3株ISCR1以及ISCR1可变区扩增均阳性,可变区经RFLP分为1型,测序结果为orf513-qnrA1 -amp R-qackdeltal,ISCR1阳性菌整合子Ⅰ均阳性,经ERIC-PCR检测将57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7个基因型.结论 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ISCRI携带率较低,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盒较常见,ERIC-PCR可用于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孙静静;吴奎海;陈清;俞守义;芮勇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风湿康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膝关节腔注射4%的木瓜蛋白酶建立大鼠OA模型,1周后48只大鼠随机平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双醋瑞英组及1.35 g/kg、2.7 g/kg、5.4 g/kg的风湿康治疗组共6组,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GF-β1的含量,切取大鼠膝关节,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关节软骨中的表达.结果 风湿康治疗组均能降低血清中IL-1β的水平(P<0.001),风湿康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血清中TGF-βl的水平(P<0.001).风湿康低剂量组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并不明显(P>0.05),风湿康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MMP-13在膝关节软骨中的表达(P<0.05),风湿康高剂量组与双醋瑞英组具有相似的疗效(P>0.05).结论 风湿康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中IL-1β、升高TGF-β1的水平、减少MMP-13在膝关节软骨中的表达,从而发挥其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戚晶敏;吴启富;王繁盛;接红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检测在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住院和门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清CysC、尿素氮(BUN)、血肌酐(Cr)测定,同时对健康者进行相关检测,并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y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肾贮备能力下降期和氮质血症期患者血清中CysC异常值检出率分别为46%和75%,BUN分别为12%和46%,Cr分别为15%和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患者血清中CysC异常值检出率与BUN、Cr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中CysC可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较好的早期检测指标,特别是在肾储备能力下降期和氮质血症期的诊断中灵敏度、特异性较BUN、Cr高,但在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CysC检测并不比BUN、Cr优越.
作者:伍尚剑;袁炜华;陈聚兴;谭宗宪;辛伟标;李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东莞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出对策.方法 对东莞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采用RT-PG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型.结果 东莞市2009年和2010年分别报告手足口病9 263例和22 721例,发病率分别为127.34/10万和373.28/10万.5岁以下婴幼儿分别占当年报告病例的91.68%和92.15%;散居儿童分别占当年报告病例的78.26%和 73.58%;男性分别占当年报告病例的65.29%和65.27%;每年的4月份和10月份有2个发病高峰,前者为全年的发病高峰;暴发疫情均发生在托幼机构;分别有49.30%和53.65%的病例由EV71引起,所有死亡病例均由EV71引起.健康人群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率为11.67%,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其他肠道病毒(95.24%).结论 东莞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大于2009年;应重点做好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及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作者:熊劲光;刘艳璋;曾耀明;钟新光;张巧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前后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 分别运用NEPHSTAR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和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前后网织红细胞(RET)参数、血红蛋白(HBG)、红细胞压积(HCT)和CRP.结果 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CRP、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和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F和MFR能够敏感反映透析后患者的贫血改善程度,可作为患者透析疗效监测的有效手段;C反应蛋白的浓度测定对透析疗效观察及预示贫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丹;蒋莉;甘萍;高旭红;蔡安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不同比重下尿蛋白干化学定性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结果,探讨尿比重对干化学检测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844份尿标本先经干化学检测尿蛋白,再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计算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统计分析不同比重下尿蛋白定性与定量结果.结果 当干化学尿蛋白结果为阴性时,随着尿比重的增加,假阴性率下降,当1.030≤比重≤1.005时,假阴性率从34.1%下降到2.7%;当干化学尿蛋白结果为阳性时(±~+++),比重越高,假阳性率越高,随着比重下降,假阳性下降,比重≤1.005时没有假阳性.结论 尿比重能明显影响干化学检测尿蛋白的准确性,对于比重过低或过高的标本,可以检测UACR或24h ,尿蛋白定量进行鉴别.
作者:邓任堂;付文金;彭兰芬;孔桂兴;陈梅莲;陈楚填;刘亮;黄志宏;陈载鑫;汤惠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妇科急腹症的153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65例)和开腹组(8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痛分数(VAS)、住院时间,PA和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疼痛分数、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开腹组短或者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水平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腹腔镜组较开腹组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相反,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提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 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是妇科急腹症的主要手术方式.
作者:王爱娟;陈雄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介素10(IL-10)水平,了解其变化与患者临床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收入4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时收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血清中hsCRP、MIF、IL-10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12.53±2.89)mg/L高于对照组(3.46±1.02)mg/L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51±0.9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IF水平(30.94±5.85) μg/L高于对照组(8.31±1.38)μg,/L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85±1.4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对照组hsCRP及MI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19.44±2.11)ng/L和(20.19±2.04)ng/L,与对照组(14.89±2.49)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生物标志物存在不同的表达情况,提示心绞痛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平衡与患者病情进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徐向明;黄运林;钟巧媚;黄瑞香;何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慢乙肝过程中血清HBV DNA和HBeAg含量的变化及其联系,探讨二者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作用及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分别应用恩替卡韦治疗(53例)和替比夫定治疗(31例)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共84例,观察治疗后48周内发生HBeAg血清转换者和无HBeAg血清转换者不同时间点HBV DNA下降水平及其转阴率、血清HBV DNA载量与HBeAg水平的关联.结果 HBV DNA在核苷类似物治疗早期迅速下降;发生HBeAg血清转换者较无转换者HBV DNA下降幅度大,HBV DNA转阴率高;基线血清HBV DNA和HBeAg含量成正相关(r=0.49,P<0.05),治疗48周后相关性消失;HBeAg血清学转换与基线血清HBV DNA、HBeAg定量以及治疗12周后的HBV DNA转阴率有关.结论 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者较无转换者HBV DNA下降速度快,病毒转阴率高,基线HBeAg、HBV DNA载量低,可通过观察HBV DNA下降水平和转阴率预测核苷类似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小珊;张烨琼;洪晓绿;孙海霞;陈甜;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系统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对广州市站前社区6个居委会中参与社区高血压系统管理的435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用药、生活行为、运动、心理健康指导以及健康宣传等措施进行健康干预,比较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实验室指标控制情况.结果 健康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指标及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控制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身防治切实有效,此方法在社区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曾静;唐远平;高薇薇;黄祝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三金汤防治SD大鼠三聚氰胺尿结石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预防组(高、中、低剂量组)、治疗组、空白对照1、2组、模型对照1、2组.0.4 g/kg化学纯三聚氰胺给药20 d诱导SD大鼠尿结石,三金汤预防高、中、低剂量组28.4 g/kg、14.2 g/kg、7.1 g/kg连续灌胃三金汤35 d;治疗组在造模20 d后给予28.4 g/kg 三金汤15 d,模型2组在造模20 d后灌胃无菌水1ml/只/d,共15d,空白对照1、2组灌胃无菌水1ml/只/d,分别20d和35 d,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结石及形态改变,比较各组肾脏、膀胱的质量和脏器指数,观察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含量的变化.结果 预防高、中剂组结石少,均为1例,预防低剂组2例,治疗组3例,模型2组5例,模型1组6例,空白对照1、2组未见结石形成;血清CREA、BUN预防组、治疗组与空白对照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REA治疗组[(35.10+2.81)μmol/L]比预防高剂量组[(28.40+3.27)mmol/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2组血清CREA[(38.3±10.14) μmol/L]比空白对照1、2组[(31.20±3.26)、(31.5±4.30) μmol/L]、预防中剂量组[(32.20 ±5.88) μmol/L]高(P<0.05),比模型1组[(29.10±5.76)μmol/L]、预防高、低剂量组[(28.40±3.27)、(29.80±7.55) μmol/L]高(P<0.01);模型2组血清BUN[(6.26±0.78)mmol/L]比空白对照1、2组[(5.06±1.21)、(5.46±0.75) mmol/L]、预防组[( 5.40±076)、(5.08±1.31)、( 5.17 ±-0.65) mmol/L]高(P<0.05).结论 三金汤具有预防、治疗三聚氰胺尿结石的作用;三聚氰胺沉淀自行排出缓慢,停止造模后其对肾组织所引起的炎性刺激尚未消除,对大鼠肾功能有蓄积性、迟发性损害;同时三金汤能有效预防三聚氰胺在肾组织中的积聚、沉淀以及对肾功能的损害,预防作用比治疗作用效果好.
作者:张薇;邹移海;陈嘉;张钟广;黎福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