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娟
目的:分析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纳入本次实验,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两组,A组50例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B组50例采取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较B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更低,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均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但间隙蓝光照射治疗的安全性更高,更具应用价值.
作者:陈明群 刊期: 2017年第39期
探讨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眼科患者,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入院教育、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满意度和康复率明显升高.结论: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德梅;赵韩丽;杨敏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分析二次胆道手术在肝胆管结石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总病例数为66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采取二次胆道手术治疗,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2年内复发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术后2年内复发率更低,且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以往一年之内护理实习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100名实习生接受一对一临床护理带教,总结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结果 根据护理实习生学历的顺序,其综合能力评分表现为逐步升高的趋势,根据带教老师职称的顺序,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评分表现为逐步升高的趋势,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实习生学历越高,带教老师的职称越高,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评分越高,总结目前临床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促进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孙嫣婷 刊期: 2017年第39期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一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现如今随着食品资源和技术的不断开发,食品种类繁多,生产线所涉及到的环节也有所增加.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决定着食品的种类.只有相关的食品管理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能够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给消费者提供健康的食品.关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以及处置方式,文章都会有所提及,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李洪富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再选取在2017年1月至7月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组.对2016年7月至12月期间各类感染控制指标及感染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研究组患者开展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感染控制效果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感染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医院感染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显著提升其各项感染指标的合格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7年第39期
医院管理工作正处于持续性发展,使整体管理结构和模式明显得到改善,管理项目建设和运行时,应采用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满足医院管理需求基础上,提升医院整体信息化,优化数据管理控制系统.本文就针对医院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对信息化建设的机制实施优化,希望能为医院信息化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户艳慧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 研究对住院治疗患者在腕带佩戴方面实施针对性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以往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住院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方案基础上,针对腕带佩戴问题实施针对性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住院治疗期间能够按照要求佩戴腕带的例数、对住院期间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有53例在住院治疗期间能够按照要求佩戴腕带,多于对照组的28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住院期间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81.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住院治疗患者在腕带佩戴方面实施针对性干预,可以显著提升其腕带佩戴的依从性,使临床管理更加便捷,减少差错性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金丽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自2016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护理文书质量、基础护理.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服务能力、护理文书质量均优于实施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较实施前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刘宇艳 刊期: 2017年第39期
本文目的在于对现如今临床医学上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种类进行列举并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主要方式是通过查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治疗采用药物治疗的处方,并以处方中药品使用情况为依据进行总结.终得到的结论是临床上应当规范、合理的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从而减少抗生素滥用及耐药菌的出现.
作者:郭雅芬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 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多重耐药菌定植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式,抽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ICU病房收治的临床住院患者3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受试者鼻前庭、咽拭子展开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同时开展相关药敏试验,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中的310例患者中,检出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56例,发生率为18.06%;56例患者中,检出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患者8例,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定植患者29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患者10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患者9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ICU前抗菌药物应用种类超过2种,入ICU前抗菌药物应用实践不低于3天者为多重耐药菌定植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在ICU病房中,多重耐药菌定植现象比较严重,危险因素多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蓝文康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而这些因素使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人体血糖升高而出现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近些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增长明显,且发病的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所以,对糖尿病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成为现如今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针对高中生物知识分析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并对糖尿病的病因以及并发张进行论述,提出相关的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方法.
作者:秦梓凌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临床比较,探讨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及其优越性.方法 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60例(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手术患160例(开腹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一些定量及定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严重胃肠道反应,出现疼痛,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 探究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6例异位妊娠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比2组的手术、排气及住院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排气及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3.21%,(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向仲达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管紧张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4.11±1.29)mg/L、白细胞介素-6(3.89±0.91)pg/ml、血管紧张素水平(26.41±5.14)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5.21±1.75)mg/L、白细胞介素-6(4.71±0.88)pg/ml、血管紧张素水平(35.58±5.5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3.4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不仅复发率低,同时能够降低血压以及血管紧张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对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4例疑似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进行诊断实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给予经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给予经腹部超声诊断,各组32例.结果:终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14%、93.75%,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84%、100.00%,对照组分别为86.25%、82.67%,(P<0.05).结论:临床对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超声进行诊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符合率,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永平 刊期: 2017年第39期
医院作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加强对医院的信息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病患较多,加之由于医疗资源的短缺,造成了我国医院普遍存在管理混乱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情况,加强医院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应当立足于实际应用,切实为医院的高效运转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从医院信息系统的作用说起,指出了目前我国医院信息管理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医院信息管理的建议措施,旨在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胡水根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用中药健脾调中散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过去在我院应用药物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12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脾调中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干预效果、用药前后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幅度.结果 治疗组患儿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干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67.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用药前后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用中药健脾调中散进行治疗,能够迅速改善胃肠动力,使消化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探究功能训练对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16.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王玉娟 刊期: 2017年第39期
目的:对比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止血、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常规止血)、观察组(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1h出血量分别为(1178.25±124.32)ml、(278.35±86.32)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促进的作用.
作者:张建 刊期: 2017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