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地市级医院妇产科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建英;糜崇达;李桂兰;吴桦洁;张欢

关键词:分层级管理, 地市级医院, 妇产科,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地市级医院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18名妇产科护士作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实验组,每组成员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市级医院妇产科中,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纸塑包装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质量管理

    目的 分析纸塑包装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质量管理效果.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我中心对纸塑包装的应用采取全新的针对性质量管理方法,将这一时段与2015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纸塑包装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管理效果.结果 实施针对性质量管理后,我中心灭菌物品各项检测项目的合格率均显著提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论 采取针对性质量管理,能显著提升纸塑包装的应用效果,提高灭菌物品检测合格率,值得推广.

    作者:左红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西洋参各药用部位的一般鉴定

    西洋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根,味甘,微苦,性凉.补肺降火,益胃生津.主产于美国,加拿大,是我国进口药材的主要品种.我国于七十年代引种,1980年获得成功,近年来西洋参已在北京、东北等十多个省市引种成功.西洋参除主根外,其他各部位的药用价值被发现甚多,如,洋参叶,洋参花,洋参果,药用价值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但随着人们对保健、美容、延缓衰老类补品需求的不断提高,西洋参及其制品的消费已成为热点.

    作者:羊建英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增进情感教育,提高妇产科服务质量

    随着人权与妇女认知自我权利的程度不断增强,中国女性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价值日益突显,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应该按照与时俱进的精神在职业化的方向上促进自身向着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转型,并建立起医疗服务与消费者服务需求之间的动态关联,增进交流并促使医疗机构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结构.本次研究从这种基本认识出发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对其做出具体讨论.

    作者:车成晶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给予妇科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妇科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4月13日至2017年4月13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单一组(50例,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50例,应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及宫颈病变程度症状积分.结果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4.00%)相比单一组(72.00%)明显更高,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IL-6相比单一组明显更低,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宫颈病变程度症状积分相比单一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采取妇科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十分可行,效果较显著.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

    目的 研究对住院治疗患者在腕带佩戴方面实施针对性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以往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住院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方案基础上,针对腕带佩戴问题实施针对性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住院治疗期间能够按照要求佩戴腕带的例数、对住院期间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有53例在住院治疗期间能够按照要求佩戴腕带,多于对照组的28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住院期间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81.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住院治疗患者在腕带佩戴方面实施针对性干预,可以显著提升其腕带佩戴的依从性,使临床管理更加便捷,减少差错性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金丽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大学生冬春季流感感染情况调查及分析——以河北某大学为例

    流感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尚不能有效防治.大学生作为在校易感人群,对其流感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势在必行.目的: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冬春季流感患病情况调查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方法:2017年春季,在河北某高校随机抽取422人,分两组分别利用免疫渗透法进行甲、乙流感病毒抗原(Flu A-Ag、Flu B-Ag)检测,2017年冬季在河北某高校随机抽取381人,分两组分别利用免疫渗透法进行甲、乙流感病毒抗原(Flu A-Ag、Flu B-Ag)检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7年春季甲型流感抗原检测43阳性,乙型流感抗原检测19个阳性;2017年冬季甲型流感抗原检测36个阳性,乙型流感抗原检测14个阳性.讨论:对两次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可知甲型流感阳性检出率大于乙型流感且甲、乙型流感的检出情况与冬春季无关联.

    作者:董晓平;陈世杰;郭小青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自2016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护理文书质量、基础护理.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服务能力、护理文书质量均优于实施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较实施前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刘宇艳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中西药配伍禁忌的探讨

    在我国中药与西药联用的情况几乎涵盖了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发表.但不合理联用非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浅析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及对策

    国家秘密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各国都十分重视保护和保守国家秘密的制度建设.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对于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长期以来,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一方面存在着重保管,轻利用的问题,一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闲置存放,变成毫无价值的废纸,造成档案的资源浪费,致使决策者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情况,有效地利用档案,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也难以在利用档案的效果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涉密档案没有按照档案管理法规进行分类管理,存在着定密解密无序、保密管理松弛、监督管理乏力、责任追究困难等档案管理问题,甚至给单位乃至社会和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做好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是亟待档案管理人员研究和处理的问题.

    作者:林韶波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析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脑外科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矛盾发生率、延迟出院发生率均明显比常规组低,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这些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护理矛盾,降低出现延迟出院发生率,使患者更加满意临床护理服务,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巧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整复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方法 对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病情不同阶段实施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全方面的细致护理.结果 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综合临床护理后,骨折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过有效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白美英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神经内科门诊258例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并主诉眩晕的患者,共计258例,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37例;结果:眩晕患者病因统计分析显示,居前三位的病因分别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92例,占比35.7%,短暂性脑缺血(TIA)48例,占比18.6%,神经症36例,占比13.9%,年龄分段统计显示,中老年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情况复杂多样,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诊断,查找病因进行准确治疗.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微粒污染的来源及其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微料污染的来源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的实践工作情况,分析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微粒污染的来源,并总结相关预防措施.结果:我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所配置输液应用于临床当中时未出现严重输液反应.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微粒污染的来源主要有:配置中心环境不清洁、配置器具、安瓿、针头穿刺胶塞、联合用药过多及药物配伍不当等;预防措施主要有:控制配药中心内部环境、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及规范用药配置操作等.结论: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微粒污染的来源较多,在实践工作当中,应加强对科室人员培训,规范相关操作,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以尽量减少静脉用药配置时微粒污染的出现,保证输液安全.

    作者:徐萍;陈蔚;王海蓉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ICU患者人性化病员服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针对ICU患者管道多、病情危重不能配合护理操作,而普通病员服易暴露隐私、不太人性化、不便于进行临床护理及治疗的缺点[1],根据我院ICU外科术后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和患者隐私保护的需求,在本院现有病员服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的改进设计,设计改良出一款既适合外科、各类术后患者又适用于ICU患者的人性化病员服.

    作者:饶竟;张进;姚权珍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近年来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以往的研究已证实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肥胖.近年来又提出动脉粥样硬化、高同型半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年龄老化及遗传因素熬夜、偏头痛、银屑病等也可能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上诉因素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潘锐;钱巧玲;白雪洁;周媛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

    本文在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特点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其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以期为药物分析、质量控制、在线监测和药品市场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会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中药葛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近几年,国家相关学者针对糖尿病病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分析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葛根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药物,有消津止渴、降血糖的功效.本文通过对中药葛根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和利用葛根治疗糖尿病的机理进行研究,提高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作者:郭爱新;刘冠军;刘炳波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漱口运动法用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功能锻炼

    目的:分析漱口运动法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甲状腺癌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成两组:45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功能锻炼,4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漱口运动法,评定患者术后结果.结果:观察组颈部功能锻炼依从性为93.3%,颈部瘢痕痉挛发生率为8.9%;对照组颈部功能锻炼依从性为71.1%,颈部瘢痕痉挛发生率为31.1%,有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功能锻炼中实施漱口运动法,能预防并发症,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借鉴.

    作者:韩丽琴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地佐辛对减轻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

    目的 分析探讨地佐辛对减轻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全身麻醉耳鼻喉手术的小儿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在手术前30分钟,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而观察组注射地佐辛.对比分析两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在患儿苏醒时、苏醒后15分钟、苏醒30分钟时PAED评分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在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患儿苏醒期躁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方刚伟 刊期: 2017年第39期

  •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着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留急性农药中毒患40者例急性农药和药物中毒患者人院后,予以血液灌流治疗2~3h,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意识变化,术后根据病情积极采取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和排毒治疗.并选择我院急诊科常规治疗的急性重症中毒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40例患者在中毒7~15h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治愈32例,死亡8例,死亡率6.2%,治愈率93.8%.对照组40例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后,治愈30例,死亡10例.死亡率25%,治愈率75%.结论:血液灌流能有效治疗重症急性农药中毒,为重症中毒患者去除血液中有毒物质提供了确实可行方法.

    作者:张源;刘园杰 刊期: 2017年第3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