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体外研究

余治健;王战会;周元平;李晖;林占洲;侯金林

关键词:MxA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摘要:目的 研究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活性.方法 将pcDNA3.1-MXA重组质粒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分别按1:1、2:1共转染HepG2细胞(MXA组),对照组使用空pcDNA3.1、Salon DN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共转染,3 d后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Abbott法检测细胞上清HBeAg和HBsAg分泌量,定量PCR检测上清和胞内HBV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 .pcDNA3.1-MXA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对照组为pcDNA3.1-MXA重组质粒、PU19空质粒和Salon DNA共转染,3 d后裂解细胞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MXA组有MX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MX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按1:1转染时,MXA组HBeAg下降27%,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分别下降1个log值和0.6个log值;按2:1比例转染时MXA组HBeAg较对照组下降66%,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1.9个和1.7个log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XA蛋白抑制HBV组与对照组MXA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MXA蛋白在HepG2细胞具有抑制HBV复制活性,抑制活性与蛋白的表达量相关;在抑制HBV复制过程中MXA蛋白自身可能不发生降解.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某市2005-2006年新确认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某市2005-2006年新发现的HIV/AIDS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6年全市新发现的HIV/AIDS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新发现1 236例HIV/AIDS,有偿采供血感染的人占60.44%(747/1236),既往受血感染占14.97%(185/1236);异性性传播占21.36%(264/1236),其中HIV感染者配偶间性传播占48.48%(128/264),婚外性传播占51.52%(136/264).确认的1 236例HIV/AIDS中,通过自愿咨询检测(VCT)发现的人占61.65%(762/1236).结论 全市新确认的HIV/AIDS中经性传播的比例正在上升;HIV感染者主要通过VCT发现;应进一步加强VCT工作.

    作者:安红坡;梅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肠杆菌O157:H7 IntC300 B细胞抗原表位的综合预测

    目的 预测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C端300氨基酸片段(IntC300)的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 采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服务器分析IntC300的亲水性、β-转角、柔韧性、表面可及性和抗原指数,判断其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B细胞抗原表位可能在20-36、76-88、189-198、262-279和284-296残基或其附近.结论 对EHEC O157:H7 IntC300 B细胞抗原表位的综合预测,为研究诊断性单克隆抗体及多肽疫苗提供了理论工具.

    作者:周勇;吴仲鑫;彭丽娟;万成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诱导分化中细胞周期变化

    目的 建立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 利用组织块酶解法培养人牙髓细胞并进行鉴定,使用矿化诱导液诱导其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对细胞增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测定.结果 ①获得的牙髓细胞均为波形丝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证明为中胚层来源的细胞.②诱导分化的牙髓细胞在2周左右进入复层生长期;3周左右开始有细胞结节形成,周围细胞呈放射状排列,部分细胞出现细长突起并呈极性排列;4周左右细胞团中央Von Kossa染色为阳性.③在诱导开始后1周,细胞处于活跃的增殖期,以后细胞增殖变慢,3周后多数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 实验成功建立了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所获得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具有成牙本质细胞的部分形态和生物学功能,诱导分化后细胞增殖变慢,是研究成牙本质细胞的较好模型.

    作者:王樱泽;林鸿旺;洪水清;任邦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电位水对大鼠皮肤创口愈合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高电位水对大鼠皮肤创口愈合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SD大鼠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伤模型,分成高电位水组(试剂组)、聚维酮碘组及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用透明膜标记法和注水法记录伤后3、7、14 d创面面积和伤腔容积,取创面修复组织作病理学观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伤后3 d,高电位水组的伤腔面积与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电位水有明显缩小创伤伤口皮肤面积和体积、促进伤口愈合、杀灭细菌、抑制创伤炎症反应的作用;与创伤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相关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和细胞转移因子TGF-β2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高电位水具有消炎、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生长的作用,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减少瘢痕的形成.

    作者:吴兆红;陈启华;吴贤格;严鹏科;肖贤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BV全基因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HBV全基因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方法 用合适的引物,通过PCR方法 扩增pBlueScript sk(-)-HBV载体上的HBV全基因组,分别用Hind Ⅲ和Sd Ⅰ进行PCR产物和pLEGFP-N1载体的双酶切,用连接酶将HBV DNA和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连接产物后,进行质粒提取、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PCR产物凝胶电泳可见3.2 kb条带.pLEGFP-N1-HBV重组质粒酶切结果 电泳后,可看见6.9 kb和3.2 kb的条带,测序结果 表明重组质粒含有HBV全基因组.结论 成功构建了HBV全基因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下一步形成稳定的细胞模型奠定基础.

    作者:项凤梅;卢建溪;顾琳;陈伟;王强;李莉;李永伟;刘旭东;李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深圳市福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福田区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现状和流行特征.方法 用血清免疫学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 查抗体,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结果 全区共调查2 176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2.30%,男性为3.02%,女性为1.73%,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群中不同年龄组表现了不同的感染率,高感染率的年龄组主要分布在30~49岁.73%的被调查者吃过淡水鱼生,55%的家庭刀具、砧板没有生熟分开.结论 福田区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率较高,吃淡水鱼生、生熟混用刀具是感染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们不良饮食习惯.

    作者:范苏云;黄慈林;刘莹;李丽廉;石向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山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探索中山市慢性病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社区干预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 ,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 筛查危险因素.结果 中山市社区人群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8.51%、6.65%、0.89%、2.79%、0.78%、2.07%;中山市社区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超重和家族史.结论 慢性病的防控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关系密切,积极引导社区群众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水平.

    作者:夏生林;周海;汪涛;张瑞红;吴海东;罗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尿VEGF、ET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微血管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微血管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尿微量蛋白排泄率把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病、早期肾病、临床肾病3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尿VEGF、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G(IgG)、ET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尿VEGF、E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1),且其水平随病情加重而明显升高;与α1-MG、β2-MG、IgG、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显著相关(r≥0.309),而与空腹血糖(FBG)无明显相关(r≤0.06).结论 VEGF、ET参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尿VEGF、ET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微血管损伤的敏感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拔山;陈丽静;赖福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后移植的临床应用现状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并根据干细胞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人类有可能在体外培养某些干细胞,并定向诱导分化为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组织细胞以供临床所需.以此为目的 的干细胞工程学几乎涉及人体所有的重要器官和组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取材方便,对供体无害,培养简便,多能分化,不存在免疫排斥及组织配型的问题,成为时下众多组织工程首选的种子细胞.MSC在骨髓中含量极少,单纯分离之后进行移植,效果受到抑制,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传代,使MSC达到一定数量级后再进行移植有望提高疗效.然而大多数的临床实验还处于小范围的个案报道,缺乏大样本的严格随机双盲实验和精密的疗效评估手段,因此干细胞的治疗效果众说纷纭.

    作者:谢婵;高志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广东省罗定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山丘区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及宿主种类,为制定广东山丘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各种螺类均采用匀浆法把螺肉打碎,置室温下自然沉淀,取沉渣图片镜检.结果 在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石螺体内发现广州管圆线虫,阳性率分别为13.21%(14/106)、2.00%(2/100)和1.43%(1/70);10只中华圆田螺未发现阳性.结论 山丘区的罗定市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石螺均可为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作者:林荣幸;邓卓晖;温雪梅;阮彩文;谢杰培;陈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细胞角蛋白19片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的评价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对自制的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试剂盒进行临床检测评价,并为该试剂盒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自制试剂盒检测采集到的血清1 057例,罗氏(Roche)的电化学发光(ECLIA)CYFRA21-1作为对照试验,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后对自制试剂盒的准确性和相关性等指标进行计算.结果 本试剂盒在ROC曲线中的AUCROC值为0.989,检测性能优秀.与Roche电化学发光试剂盒比较,其阳性符合率为97.40%,阴性符合率为9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试剂盒测定的TRF值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值相接近,相关系数为0.977,两者相关性好(P<0.01).结论 本试剂盒检测性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作者:王彪;崔晓丙;张国兰;董志宁;徐伟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近十几年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primitive sj(o)gren syndrome,PSS)的患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3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收治的PSS患者全部来自广东地区,占总住院人数的0.03%,口干、眼干症状发生率约为8.7%.结论 广东地区PSS的患病率较低,口干、眼干症状较轻,易被忽视,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应引起临床诊治的足够重视.

    作者:陈慧芝;唐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液体显色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的比较

    目的 以固体培养法为标准,探讨液体显色培养法培养支原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一致性.方法 采用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液体显色培养基和固体A7琼脂培养基平行检测155例泌尿生殖道标本的支原体.结果 液体显色培养法培养的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79.7%,一致性Kappa=0.7737,U=11.4767,P<0.001,两种方法 具有好的一致性.男性标本与女性标本比较,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98,P>0.05),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197,P<0.025).结论 液体显色培养法可用于支原体培养初筛,结合固体培养法可以提高支原体培养的准确性.

    作者:陈佑明;劳小斌;刘京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瓶肺炎链球菌

    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抗原用于辅助诊断阳性血培养瓶肺炎链球菌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盲法检测人工模拟血培养链球菌阳性标本34例人工模拟血培养链球菌阴性标本180例,血培养仪报警后,移出培养瓶用注射器抽取部分血培养液,部分用于革兰染色,部分用于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和标准培养鉴定法试验.结果 34例链球菌阳性标本中,肺炎链球菌24例,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均为阳性,缓症链球菌2例和血链球菌1例,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亦为阳性,7例其它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阴性.结论 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可应用于阳性血培养瓶肺炎链球菌的快速鉴定.

    作者:王沛;吕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山核桃树及树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山核桃又称核桃楸、胡桃、胡桃楸、小核桃等,为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近几年来有过对山核桃树枝、树叶、树皮、青果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报道.山核桃树皮具有消炎、止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对山核桃树皮的药理作用作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天然药用资源.

    作者:詹苗;张咏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运用在寄生虫学教学中的体会

    本文介绍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方法 应用的体会,探讨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推行PBL教学方法 可能性.

    作者:吴健桦;张湘燕;徐大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产肠毒素D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及其基因克隆和蛋白表达

    目的 克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D基因(entD),表达和纯化其重组蛋白(rSED),以进一步制备抗rSED抗体,研制SED金标免疫快速检测试纸条.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筛选产肠毒素D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扩增entD基因,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蛋白,Ni-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抗原活性.结果 分离获得1株产肠毒素D金黄色葡葡球菌标准株,成功克隆entD序列,测序表明该基因共684 bp,与其他entD序列(GenBank登陆号:M28521)具有99%的同源性.rSED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免疫印迹结果 表明,rSED蛋白能被抗天然SED抗体识别.结论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重组SED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作者:甄茵;张仁利;耿艺介;高世同;胡章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影响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艾滋病(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艾滋病患者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 随机抽取42名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影响艾滋病患者依从性相关因素有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心理因素有感觉受到歧视(90.9%),家庭支持系统不足(53.3%),社会支持系统不足(96.7%),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56.7%),对治疗疾病信心不足(60.0%);客观因素有艾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正确(53.3%),经济因素(66.7%),目前艾滋病治疗方案对生活造成影响导致依从性下降(83.3%);其他因素包括住院时间长(56.7%)及反复住院(26.7%).结论 重视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动员全社会参与关心艾滋病患者行列,解除艾滋病患者的思想顾虑,减轻艾滋病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颜婵;黄连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稀释性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类试验研究

    目的 探讨稀释性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3-2006年菏泽市立医院46例稀释性自身输血患者为实验组,随机抽取50例异体输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病人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液指标,数据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 稀释性自身输血和异体输血病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30 min后与麻醉前PH、PaO2、PaCO2、SB、BE的变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天与术前HCT、HGB、PLT、PT的变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稀释性自体输血是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可以应用于择期手术.

    作者:韩翠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

    目的 了解一起食物中毒的情况及发生原因.方法 对该起中毒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中毒食物、病人呕吐物和病人肛拭子的实验检测.结果 5名幼儿园儿童和6名电器厂工人购买、进食了附近商场的肠粉早餐,餐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采集样品42宗,25宗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9.5%.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贾煦;毛新武;景钦隆;刘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