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山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夏生林;周海;汪涛;张瑞红;吴海东;罗乐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通过对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探索中山市慢性病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社区干预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 ,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 筛查危险因素.结果 中山市社区人群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8.51%、6.65%、0.89%、2.79%、0.78%、2.07%;中山市社区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超重和家族史.结论 慢性病的防控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关系密切,积极引导社区群众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水平.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体外研究

    目的 研究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活性.方法 将pcDNA3.1-MXA重组质粒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分别按1:1、2:1共转染HepG2细胞(MXA组),对照组使用空pcDNA3.1、Salon DN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共转染,3 d后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Abbott法检测细胞上清HBeAg和HBsAg分泌量,定量PCR检测上清和胞内HBV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 .pcDNA3.1-MXA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对照组为pcDNA3.1-MXA重组质粒、PU19空质粒和Salon DNA共转染,3 d后裂解细胞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MXA组有MX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MX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按1:1转染时,MXA组HBeAg下降27%,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分别下降1个log值和0.6个log值;按2:1比例转染时MXA组HBeAg较对照组下降66%,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1.9个和1.7个log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XA蛋白抑制HBV组与对照组MXA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MXA蛋白在HepG2细胞具有抑制HBV复制活性,抑制活性与蛋白的表达量相关;在抑制HBV复制过程中MXA蛋白自身可能不发生降解.

    作者:余治健;王战会;周元平;李晖;林占洲;侯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河南某市2005-2006年新确认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某市2005-2006年新发现的HIV/AIDS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6年全市新发现的HIV/AIDS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新发现1 236例HIV/AIDS,有偿采供血感染的人占60.44%(747/1236),既往受血感染占14.97%(185/1236);异性性传播占21.36%(264/1236),其中HIV感染者配偶间性传播占48.48%(128/264),婚外性传播占51.52%(136/264).确认的1 236例HIV/AIDS中,通过自愿咨询检测(VCT)发现的人占61.65%(762/1236).结论 全市新确认的HIV/AIDS中经性传播的比例正在上升;HIV感染者主要通过VCT发现;应进一步加强VCT工作.

    作者:安红坡;梅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后移植的临床应用现状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并根据干细胞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人类有可能在体外培养某些干细胞,并定向诱导分化为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组织细胞以供临床所需.以此为目的 的干细胞工程学几乎涉及人体所有的重要器官和组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取材方便,对供体无害,培养简便,多能分化,不存在免疫排斥及组织配型的问题,成为时下众多组织工程首选的种子细胞.MSC在骨髓中含量极少,单纯分离之后进行移植,效果受到抑制,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传代,使MSC达到一定数量级后再进行移植有望提高疗效.然而大多数的临床实验还处于小范围的个案报道,缺乏大样本的严格随机双盲实验和精密的疗效评估手段,因此干细胞的治疗效果众说纷纭.

    作者:谢婵;高志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影响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艾滋病(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艾滋病患者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 随机抽取42名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影响艾滋病患者依从性相关因素有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心理因素有感觉受到歧视(90.9%),家庭支持系统不足(53.3%),社会支持系统不足(96.7%),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56.7%),对治疗疾病信心不足(60.0%);客观因素有艾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正确(53.3%),经济因素(66.7%),目前艾滋病治疗方案对生活造成影响导致依从性下降(83.3%);其他因素包括住院时间长(56.7%)及反复住院(26.7%).结论 重视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动员全社会参与关心艾滋病患者行列,解除艾滋病患者的思想顾虑,减轻艾滋病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颜婵;黄连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电位水对大鼠皮肤创口愈合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高电位水对大鼠皮肤创口愈合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SD大鼠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伤模型,分成高电位水组(试剂组)、聚维酮碘组及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用透明膜标记法和注水法记录伤后3、7、14 d创面面积和伤腔容积,取创面修复组织作病理学观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伤后3 d,高电位水组的伤腔面积与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电位水有明显缩小创伤伤口皮肤面积和体积、促进伤口愈合、杀灭细菌、抑制创伤炎症反应的作用;与创伤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相关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和细胞转移因子TGF-β2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高电位水具有消炎、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生长的作用,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减少瘢痕的形成.

    作者:吴兆红;陈启华;吴贤格;严鹏科;肖贤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006年茂名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2006年茂名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有效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 对2006年茂名市麻疹监测及流行病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疫情以散发为主,报告发病率为2.63/10万;全年均有发病,其中5~7月份发病较多(75例,占50.68%);发病年龄以0~6岁为主(126例,占85.14%);散居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8.38%;发病人群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5.16%.结论 散居儿童是造成麻疹发病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常规免疫仍需加强,应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以预防控制麻疹爆发.

    作者:陈伟文;陈志;侯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细胞角蛋白19片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的评价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对自制的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试剂盒进行临床检测评价,并为该试剂盒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自制试剂盒检测采集到的血清1 057例,罗氏(Roche)的电化学发光(ECLIA)CYFRA21-1作为对照试验,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后对自制试剂盒的准确性和相关性等指标进行计算.结果 本试剂盒在ROC曲线中的AUCROC值为0.989,检测性能优秀.与Roche电化学发光试剂盒比较,其阳性符合率为97.40%,阴性符合率为9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试剂盒测定的TRF值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值相接近,相关系数为0.977,两者相关性好(P<0.01).结论 本试剂盒检测性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作者:王彪;崔晓丙;张国兰;董志宁;徐伟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诱导分化中细胞周期变化

    目的 建立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 利用组织块酶解法培养人牙髓细胞并进行鉴定,使用矿化诱导液诱导其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对细胞增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测定.结果 ①获得的牙髓细胞均为波形丝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证明为中胚层来源的细胞.②诱导分化的牙髓细胞在2周左右进入复层生长期;3周左右开始有细胞结节形成,周围细胞呈放射状排列,部分细胞出现细长突起并呈极性排列;4周左右细胞团中央Von Kossa染色为阳性.③在诱导开始后1周,细胞处于活跃的增殖期,以后细胞增殖变慢,3周后多数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 实验成功建立了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所获得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具有成牙本质细胞的部分形态和生物学功能,诱导分化后细胞增殖变慢,是研究成牙本质细胞的较好模型.

    作者:王樱泽;林鸿旺;洪水清;任邦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辅助/控制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探讨

    目的 探讨辅助/控制通气(ACV)较传统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2例因急性肺损伤需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32例用辅助控制通气;30例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将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PIP)和肺氧合功能指标在0、2、6、12、24 h进行组内比较,并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多少.结果 ACV组在上机后6 h FiO2、PIP有显著下降(P<0.05).而IPPV组在上机12 h FiO2开始下降、上机24 h PIP才有显著下降(P<0.05).上机2 h ACV组肺氧合功能指标较上机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PPV组在上机后6 h出现显著改变.ACV组平均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机械通气并发症也较IPPV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需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ACV通气方式能更快地降低FiO2和PIP,改善通气和氧合,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史彧;王崇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瓶肺炎链球菌

    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抗原用于辅助诊断阳性血培养瓶肺炎链球菌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盲法检测人工模拟血培养链球菌阳性标本34例人工模拟血培养链球菌阴性标本180例,血培养仪报警后,移出培养瓶用注射器抽取部分血培养液,部分用于革兰染色,部分用于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和标准培养鉴定法试验.结果 34例链球菌阳性标本中,肺炎链球菌24例,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均为阳性,缓症链球菌2例和血链球菌1例,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亦为阳性,7例其它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阴性.结论 肺炎链球菌抗原试验可应用于阳性血培养瓶肺炎链球菌的快速鉴定.

    作者:王沛;吕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山核桃树及树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山核桃又称核桃楸、胡桃、胡桃楸、小核桃等,为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近几年来有过对山核桃树枝、树叶、树皮、青果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报道.山核桃树皮具有消炎、止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对山核桃树皮的药理作用作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天然药用资源.

    作者:詹苗;张咏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上海市南汇区疟疾监测与防治55年回顾

    目的 了解上海市南汇区1952-2006年55年来疟疾流行概况,总结疟疾防治经验,巩固疟防成果.方法 从建国初期始,阐述了不同年代和不同发病时期所采取的相应防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疟疾发病率,控制其暴发流行,直至达到基本消灭,嗣后进入监测阶段.结果 基本消灭疟疾后继续采取卓有成效的监测措施,使疟疾疫情始终保持稳定,巩固了疟防成果.结论 55年来南汇区在疟疾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几年来由于流动人口带来的输入性病例仍时有发生,疟疾防治工作仍不可松懈.

    作者:居广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BV全基因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HBV全基因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方法 用合适的引物,通过PCR方法 扩增pBlueScript sk(-)-HBV载体上的HBV全基因组,分别用Hind Ⅲ和Sd Ⅰ进行PCR产物和pLEGFP-N1载体的双酶切,用连接酶将HBV DNA和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连接产物后,进行质粒提取、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PCR产物凝胶电泳可见3.2 kb条带.pLEGFP-N1-HBV重组质粒酶切结果 电泳后,可看见6.9 kb和3.2 kb的条带,测序结果 表明重组质粒含有HBV全基因组.结论 成功构建了HBV全基因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下一步形成稳定的细胞模型奠定基础.

    作者:项凤梅;卢建溪;顾琳;陈伟;王强;李莉;李永伟;刘旭东;李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液体显色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的比较

    目的 以固体培养法为标准,探讨液体显色培养法培养支原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一致性.方法 采用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液体显色培养基和固体A7琼脂培养基平行检测155例泌尿生殖道标本的支原体.结果 液体显色培养法培养的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79.7%,一致性Kappa=0.7737,U=11.4767,P<0.001,两种方法 具有好的一致性.男性标本与女性标本比较,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98,P>0.05),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197,P<0.025).结论 液体显色培养法可用于支原体培养初筛,结合固体培养法可以提高支原体培养的准确性.

    作者:陈佑明;劳小斌;刘京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江门市桑拿按摩女性从业人员性传播疾病/艾滋病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江门市桑拿按摩女性从业人员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213位桑拿按摩女性从业人员进行性病病原体检测.结果 在213名桑拿按摩女性从业人员中发现性病84例,性病感染率为39.44%,其中HIV抗体阳性1例(0.47%),细菌性阴道病16例(7.51%),淋病7例(3.29%),衣原体性宫颈炎38例(17.84%),尖锐湿疣1例(0.47%),梅毒14例(6.57%),念珠菌性阴道病7例(3.29%).结论 桑拿按摩女性从业人员是性病的高危人群,应主动定期对该人群进行监测,并加强行为干预和治疗.

    作者:吴志周;祝新;黄澍杰;程文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近十几年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primitive sj(o)gren syndrome,PSS)的患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3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收治的PSS患者全部来自广东地区,占总住院人数的0.03%,口干、眼干症状发生率约为8.7%.结论 广东地区PSS的患病率较低,口干、眼干症状较轻,易被忽视,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应引起临床诊治的足够重视.

    作者:陈慧芝;唐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52株解脲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检测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解脲支原体(UU)对常用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UU培养和药敏试剂盒检测UU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152株UU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原始霉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其总的耐药发生率为33.92%.结论 对UU耐药性的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劲;林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山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探索中山市慢性病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社区干预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 ,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 筛查危险因素.结果 中山市社区人群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8.51%、6.65%、0.89%、2.79%、0.78%、2.07%;中山市社区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超重和家族史.结论 慢性病的防控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关系密切,积极引导社区群众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水平.

    作者:夏生林;周海;汪涛;张瑞红;吴海东;罗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特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流行病学、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征.方法 对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发生VAP的53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VAP平均发病时间为机械通气后7.8 d.9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细菌58株(59.8%),革兰阳性细菌23株(23.7%),真菌16株(16.5%).常见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6株(16.5%),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13.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株(8.2%),肺炎克雷伯菌8株(8.2%),白色念珠菌8株(8.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0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AP病原菌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结论 ICU中VAP的病原菌构成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适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应以病原学和耐药性的监测结果 为依据.

    作者:庞杏林;莫自耀;张颖;张欣强;邓志爱;陈守义;李莲娜;何少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

    目的 了解一起食物中毒的情况及发生原因.方法 对该起中毒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中毒食物、病人呕吐物和病人肛拭子的实验检测.结果 5名幼儿园儿童和6名电器厂工人购买、进食了附近商场的肠粉早餐,餐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采集样品42宗,25宗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9.5%.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贾煦;毛新武;景钦隆;刘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