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患者临床体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董加玫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 哮喘, 患儿, 临床体征,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哮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其临床体征和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哮喘患儿5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25例.对参照组哮喘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哮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并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哮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对哮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痔疮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痔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21.4±3.8)分、护理满意度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6±3.5)分、71.4%(P<0.05).结论 :为痔疮患者行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值得推广.

    作者:孙云霞;马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以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脑膨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确切,并发生症少,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彭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椎间孔镜的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 研究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为该项微创手术的实施奠定基础.方法 研究对象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平均年龄为52.3岁,小为31岁,大为85岁.其中L2-3节段突出1例,L3-4节段突出4例,L4-5节段突出20例,L5-S1节段突出13例.22例左侧卧位,16例右侧卧位.手术之前进行访视,使患者积极配合.运用持续吸引法避免冲洗水大量外流;运用无菌贴膜与无菌手术巾,通过组合式铺巾法进行铺巾,不仅能够满足无菌要求,而且有益于C型臂的正、侧位透视以及投射位的转换.结果 由于患者配合良好,护理措施恰当,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开展心理护理,选用侧卧位有助于麻醉管理与患者呼吸,同时采取持续吸引法与组合式铺巾法进行配合,能够保障手术成功.

    作者:党艳红;常菊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基于新财务会计制度条件下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目的:分析基于新财务会计制度条件下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方法 :分析我院新财务会计制度后,选取我院医院财务管理人员(10例),选取时间-2015年10月20日至2015年11月20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探讨其效果.结果 :管理后医院财务管理评分(86.15±1.02)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医院财务管理评分(70.21±1.45)分(P<0.05).结论 :新会计制度在医院的全面落实和推行,给医院财务管理带来较大发展,在新会计制度推动下,医院财务管理能发挥新制度优势,填补临床医院内财务管理中的缺点和不足,加强预算控制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健全和完善财务监督机制,能全面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护理标识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透析治疗的患者92例,血透室在2016年4月以后开始应用护理标识,应用护理识前治疗患者数为45例,应用后患者为47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标识应用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 :在标识得到应用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且其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在血透析室应用护理标识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降低了护理工作中的差错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铮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106例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6例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9例9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18例,P<0.05,两组资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老年心力衰患者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其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且安全有效

    作者:苏欣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外科术后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跌倒是困扰临床护士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每年有很多预防跌倒的研究陆续发表,但跌倒仍然发生着.本文通过对外科术后病人跌倒的原因、预防以及如何护理等方面作论述.

    作者:李丽娟;罗文婷;董丽君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血浆嗜铬粒蛋白A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应用血浆嗜铬粒蛋白A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希望能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将2015年08月05日—2017年08月08日期间进入我院检查的40例肠胃内分泌肿瘤患者纳入第一组进行观察,5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纳入第二组,1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第三组,三组均进行血浆CgA浓度检查,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参照组,了解血浆CgA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 :第一组病患的血浆CgA为84.5U/L,第二组病患的血浆CgA为88.0U/L,第三组病患的血浆CgA为55.0U/L,参照组的血浆CgA为18.5U/L,参照组血浆CgA明显低于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将四组的数据进行比对,组间存在较大差距,(P<0.05).第一组敏感性为82.3%,第二组敏感性为88.7%,第三组敏感性为57.2%,其特异性均为96.1%,将四组的数据进行比对,组间存在较大差距,(P<0.05).结论 :通过对病患的血浆嗜铬粒蛋白A进行诊断,能够提升病患诊断水平,可作为预后评价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杨小姣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浅谈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用药不同将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39例)和B组(35例)分别给予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SBP、DBP测定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5.7%)均低于A组(15.4%),治疗总有效率(96.1%)高于A组(87.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均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其中后者降压效果更为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鸿丽;马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针灸辩证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加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MoCA、ADAS-cog、ADL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MoCA、ADAS-cog、ADL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辩证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琛;孙木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带状疱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常规西药(盐酸伐昔洛韦、布洛芬及维生素B1或B12)治疗(对照组)和艾灸治疗(实验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后遗神经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4.4%),后遗神经痛不良反应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娟;孙云霞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采用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何影响.方法 :于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64例.以入院顺序分组,单号(n=32例)为对照组,双号(n=32例)为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 :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进行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延期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刘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食品检验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手段,本文简单论述食品检测技术手段,同时分析现阶段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上颌窦底内提升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可靠方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可简化治疗程序,缩短治疗时间.上颌窦底提升术分两种术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和上颌窦外提升术,本文对上颌窦内提升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张洋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患者的输液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输液知识评分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在护理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输液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减少医疗纠纷次数,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杨科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近七年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概述

    目的:根据目前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发展,综述膝骨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近几年的国内外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概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各知识平台及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结论 :临床上中医和康复的治疗方法 均有独到之处,而二者相互配合治疗的方法 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更新、更广的思路.

    作者:张明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 D)是药物分子设计的基础.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这门新兴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并在药物合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减少了新药创制的盲目性和偶然性.该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原理、方法 、应用及发展现状,并对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司晨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 :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住院的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用全面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有着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任红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流程化管理在急诊创伤患者接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程序化接诊管理对提高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急诊患者接诊流程,对病人进行评估,建立绿色通道接诊流程、完善护理流程及创伤急救模式、完善术前准备流程等.结果 运用流程化接诊急诊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达到97.9%,显现独特优势.结论 流程化接诊管理,能够为抢救病人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现代急救护理,对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率有显著意义.

    作者:荣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两种手术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不同方法 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一年间所接收的68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治疗,观察者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使用镇痛药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者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妇科疾病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患者尽快恢复提供有力保障,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静;白贺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