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慧英;曾其毅;田新贵;朱冰;邝璐;王长兵;周荣
目的 分析确定SARS-CoV Spike蛋白序列中对SARS-CoV的感染能力相关性较强的位点,并进行定点诱变.方法 比对不同来源株SARS-CoV的Spike蛋白的序列,计算其相应位点的突变墒值和突变几率,结合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经预测可能影响Spike蛋白与其受体结合进而导致SARS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膜融合侵染能力的7个位点,对各个位点用重叠延伸PCR法或直接PCR法进行人工定点诱变,获7个突变片段,之后将各片段亚克隆至克隆载体PSP72中.结果 经PCR和测序确认各片段点突变成功,并正确插入克隆载体PSP72中.结论 成功实施Spike蛋白的定点诱变,获得7个突变片段的重组子,这些突变体可为研究这些突变位点在Spike蛋白与受体结合中的意义,进而可为阐述Spik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揭示Spike蛋白变异与SARS病毒侵入(染)细胞能力的相关性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
作者:刘利东;涂洪斌;李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表达和纯化由人表皮生长因子、柔性肽和天花粉蛋白组成的融合蛋白(EGF-Linker-TCS),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并探讨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诱导、表达EGF-Linker-TCS嵌合毒素,使用HiTrap Chelating亲和层析纯化,采用生长曲线、结晶紫法、电镜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研究EGF-Linker-TCS对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EGF-Linker-TCS纯度达到95%,细胞活性检测证明EGF-Linker-TCS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0.1μg/ml EGF-Linker-TCS和1μg/ml EGF-Linker-TCS作用于肝癌BEL-7402细胞,集落形成率分别为(15.17±1.19)%和(7.83±1.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23±3.98)%(P<0.05).EGF-Linker-TCS对BEL-7402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IC50为10.98 μg/ml.结论 EGF-Linker-TCS嵌合毒素对肝癌BEL-7402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具有治疗肝癌的潜在价值.
作者:李咏梅;陈金龙;杨海文;罗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对人体心内膜记录的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方法 132例行射频消融的病人,在消融过程中同步记录MAP和心腔内心电图,分析消融时间和温度对MAP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单相动作电位振幅(MAPA)和大除极速度(Vmax)随消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40 s后不再变化;随消融温度升高使MAPA和Vmax降低;消融时间和温度对MAPD90和MAPD50无明显影响.结论 MAPA和Vmax随消融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提示利用MAP可以监测局部心肌损伤的程度.
作者:李宜富;谭倩;张杏;高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该次大学毕业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原因.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认为是一起因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 对校园内的饮食单位必须加强卫生管理,对校园内的大型餐饮任务更要加强监督,控制超负荷生产经营,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作者:刘士俊;丘春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大豆卵磷脂调节血脂的作用.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和大豆卵磷脂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样品,并同时喂饲高脂饲料.于给样30 d后,取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结果 大豆卵磷脂三个剂量组的TG、TG水平均较高脂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大豆卵磷脂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作者:池莉平;谭剑斌;陈瑞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登革病毒是一种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蚊媒病毒,其引起的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SS/DHF)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登革病毒缺乏精确的复制校正系统,在传播过程中核苷酸的变化会导致病毒毒力的变化,目前其致病与免疫机制尚未明了,缺乏有效的疫苗.本文就登革病毒基因变异与其毒力关系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曹丹;周俊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试验从基因水平上研究大豆皂甙(soyasaponin,SS)抗突变性.方法 设计A、B、C、D四种不同处理方式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 Ames试验结果显示,SS试验组回变菌落数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显著抑制(P<0.01),其抑制率在一定范围内随SS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 SS在基因水平的体外测试中,显示出明确的抗突变作用.SS既存在可灭活所用突变剂的细胞外对抗作用,同时又存在促使DNA损伤修复的细胞内对抗作用.
作者:张咏莉;甘卉芳;李百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新生对常见寄生虫病预防的知识、态度、信念、行为(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情况,探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搞好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有关KABP调查标准,对贵阳医学院2005级新生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前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占80.54%;开设寄生虫病健康教育课的占41.83%;学生的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13项中有8项在50%以下;态度、信念、健康教育开设形成率14项有6项在50%以下;行为形成率13项有2项在50%以下.结论 我国许多中小学对寄生虫病防治的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加强学校、家庭、社区、媒体等各层次的健康教育,改进医学院校学生的寄生虫学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陈艳;牟荣;国果;裘学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人工消化174只福寿螺,显微镜下检查消化液中有无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结果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广州市越秀区、兴宁、化州、蕉岭、茂名等六地的福寿螺感染率分别为25.0%、23.1%、24.2%、18.5%、14.3%、13.3%,广东省东莞采集的福寿螺未发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结论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广州市越秀区、兴宁、化州、蕉岭、茂名等六地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
作者:郝丽;吴焜;程璐;王琼;陈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针对男男性接触人群(MSM)艾滋病感染情况和促进艾滋病在MSM中传播和蔓延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针对MSM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包括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和作用,切实落实有效的干预措施等,从而有效地遏制艾滋病在MSM中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丁贤彬;冯连贵;卢戎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和跨种属传播机制,从来源于人和果子狸的SARS冠状病毒Spike蛋白基因中,克隆病毒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RBD基因,先经T-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双酶切后进一步亚克隆至质粒pGEX-6p-3,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并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表达情况.结果 扩增了RBD的编码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pGEX-6p-3-hsRBD和pGEX-6p-3-csRBD,RBD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良好的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7 000.结论 本工作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了两物种来源的SARS冠状病毒的RBD,两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因此我们可通过配基受体结合实验,为进一步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及跨种属传播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高俊;肖洪广;林勇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003-2005年医院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细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大多数分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nix仪,少数利用手工鉴定和K-B法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WHONET 5.0软件.结果 医院感染患者痰液中常见的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痰液中分离的G-杆菌合计,耐药率低于40%的为美洛培南、亚安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45.2%~62.5%和36.7%~52.3%.葡萄球菌对多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一直为1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3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性居高不下,分别为69.8%~72.0%、77.3%~87.1%.非发酵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不断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和亚安培南耐药率已分别高达30.5%和49.4%.结论 医院感染患者痰液中肠杆菌科产ESBLs比例、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率和非发酵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耐药率及多重耐药菌的扩散.
作者:芮勇宇;耿穗娜;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抗菌肽是生物体抵御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入侵而产生的一类多肽,从细菌到高等哺乳动物都普遍存在.和传统的抗生素相比,抗菌肽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及抑癌活性等广谱杀菌作用,对动物安全、无毒、无副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抗菌肽在生产和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状况,并探讨抗菌肽的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作者:林承德;彭鸿娟;王衍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以云南省57种医学革螨作为分类单元,以形态特征为主列出60项分类性状特征来探讨云南省医学革螨不同属和种的亲缘关系.方法 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中的系统聚类分析,对57种医学革螨进行数值分类.结果 赫刺螨属和棘刺螨属单独从厉螨科中分离出来,其余种类的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结论 数值分类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医学革螨各分类阶元的分类地位与亲缘关系,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罗礼溥;郭宪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此次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方法 按2005年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工作指引(试行)》进行.结果 全校学生902人,发病74例,罹患率为8.20%.整个疫情流行过程为17日,7~9岁年龄组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别.一、二年级学生和在校午休学生罹患率较高,具明显的班级和宿舍聚集性;病毒分离培养为B型流感病毒.结论 此次为一起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为未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疫情报告迟缓、室内通风换气不够和学校未开展流感疫苗接种等.
作者:钟新光;刘艳璋;张泽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2000-2005年间广州地区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株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结果 6年来共测定631株临床分离的淋球菌,检出PPNG 132株(20.9%),阳性率从2000年的17.1%上升到2005年的23.7%(Χ2=0.955,P>0.05);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222株(35.2%),阳性率从2000年的20%上升到2005年的46.1%(Χ2=11.94,P<0.05).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率从2000年的76%上升到2005年的98.3%(Χ2=12.94,P<0.05),染色体介导的四环素的耐药率介于70.7%~85.7%(Χ2=3.246,P>0.05).在2000-2005年期间,青霉素的MIC50和MIC90由1 mg/L和2mg/L上升到4 mg/L和>32 mg/L,四环素的MIC50和MIC90由1 mg/L和2 mg/L上升到2 mg/L和4 mg/L,且都超过了耐药标准.结论 广州地区近6年来质粒介导的淋球菌耐药株PPNG和TRNG增长速度较快,呈逐年上升趋势:染色体介导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比率很高.
作者:吴兴中;郑和平;黄进梅;曾维英;潘惠清;李美玲;薛耀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6年10月2日,47岁的斯坦福大学教授Andrew Z.Fire和46岁的马萨诸塞州大学教授Craig C.Mello由于发现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以及他们在基因沉默现象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成为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本文概要介绍这一重大发现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朱兴全;陈宁;周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3年来麻疹的流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麻疹.方法 对东莞市人民医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65例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4个月的婴幼儿至48岁的成年人均有麻疹发病,以6个月至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占56.2%.城镇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农村和外来工的儿童.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多在38~39 ℃之间.成人麻疹多为不典型,并发症多,以腹泻较常见.麻疹抗体IgM检测阳性率为86.4%.结论 婴幼儿仍为目前麻疹的高发人群,在春夏季节,密切接触者发病率高.加强农村和外来工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尤为重要和迫切.
作者:吴福全;刘军;邝明子;王文琦;殷思纯;李发武;陈桂轩;夏宪照;程元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不同人群肠道病毒71型血清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收集1999-2003年深圳地区正常人血清584份,按年龄0~岁、1~岁、2~岁、5~岁、15~岁和>30岁分成6个组,用ELISA方法对其肠道病毒71型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1999-2003年深圳地区正常人血清中肠道病毒71型抗体阳性率高的年龄组为5~岁组,阳性率超过50%;15~岁和>30岁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47.7%和39.8%;2~岁血清阳性率约为30%,其中0~岁和1~岁两个低年龄组的血清阳性率低,不超过20%.结论 5岁以下低年龄儿童是肠道病毒71型的易感人群.
作者:周世力;李琳琳;何雅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反应模式,并对该方法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方法 制备抗体交联微球及生物素标记抗体,用双抗夹心法检测临床血清标本.结果 同时检测CEA、AFP和NSE时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78~200 ng/ml、0.025~25 U/ml、0.146~75 ng/ml,低检测限分别为39.1 pg/ml、0.016 U/ml、0.073 ng/ml,分析内精密度<10%,分析间精密度<15%.检测CEA、AFP、NSE的灵敏度分别为97.2%、100%、93.5%,特异度分别为96.4%、97.7%、97.0%,准确度分别为96.9%、98.4%、95.3%.检测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A)呈显著的等级相关关系,而且仅需1 μl标本,3 h就可以完成检测.结论 液相芯片技术具有可联合检测多项指标、高通量、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和节省样品和时间等优点,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作者:彭娟;陈纬;吴英松;李妙艳;李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