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急性淋巴胞血病化疗后感染性休克护理体会

林珠豆

关键词:
摘要: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护理对策.将我院2017年8月15日入我院治疗的黄X杰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个案分析,对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各项指标进行调查与记录,分析患者在化疗后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护理措施.患者进行化疗与药物综合治疗、并采取相关治疗,护理措施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妇科护理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妇科护理中影响护理效果的因素和相关对策.方法 通过分析妇科护理现状,得出影响护理效果的因素,找到与之对应的护理管理对策.结果 妇科护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护理中医护人员、患者自身、环境这三个因素影响护理效果.本文根据影响因素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提出了策略.结论 对妇科护理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其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对症下药,提出相应解决策略,能有效提升妇科护理水平,增强患者满意度.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提高安全性.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给予曲池穴捻转补泻法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试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施以曲池穴捻转补泻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依据住院顺序分为49例观察组施以对曲池穴采取针刺并向左捻转的补法治疗,48例对照组施以对曲池穴采取针刺,并向右捻转的泻法治疗,对比治疗后DBP(舒张压)、SBP(收缩压)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DBP、SBP、HB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且都有着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对两组差异采用统计学分析后不存在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曲池穴捻转补与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珊;许丽;陈航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分析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肝胆术后胆漏患者为研究案例,根据术后治疗差异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效果分析.结果 :对A组和B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实践可知,B组的有效人数45例,A组有效人数36例,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和90%,B组的效果明显.对不良反应率对比比,B组发生几率低于A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突出(p<0.05).结论 :对肝胆术后胆漏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其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贵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与路径组(n=32).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路径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接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状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12.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状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杨才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护理安全应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彦眉;张洁;庄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应用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等干预措施.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为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观察6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68例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配合;优质组接受优质手术护理配合.就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配合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 :优质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优质组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的优质手术护理配合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可确保手术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马小绒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 D)是药物分子设计的基础.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这门新兴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并在药物合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减少了新药创制的盲目性和偶然性.该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原理、方法 、应用及发展现状,并对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司晨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根尖截除和保留治疗用于牙根尖周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牙根尖截除和保留治疗方法 用于牙根尖周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40例(患牙46颗)上、下前牙根尖周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根尖保留组(20例)和根尖截除组(20例).对根尖保留组采用根尖手术进行治疗,保留牙根尖;根尖截除组患者则采用根尖手术进行治疗并截除牙根尖2至3毫米.术后3至6个月进行跟踪随访,对患者牙松动度、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瘘管出现及新生骨高度进行检查并做综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牙松动度及瘘管出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牙槽骨骨密度及新生骨高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能在手术中可以彻底患牙的病变组织剔除干净,保留牙根尖的根尖保留治疗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勇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椎间孔镜的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 研究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为该项微创手术的实施奠定基础.方法 研究对象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平均年龄为52.3岁,小为31岁,大为85岁.其中L2-3节段突出1例,L3-4节段突出4例,L4-5节段突出20例,L5-S1节段突出13例.22例左侧卧位,16例右侧卧位.手术之前进行访视,使患者积极配合.运用持续吸引法避免冲洗水大量外流;运用无菌贴膜与无菌手术巾,通过组合式铺巾法进行铺巾,不仅能够满足无菌要求,而且有益于C型臂的正、侧位透视以及投射位的转换.结果 由于患者配合良好,护理措施恰当,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开展心理护理,选用侧卧位有助于麻醉管理与患者呼吸,同时采取持续吸引法与组合式铺巾法进行配合,能够保障手术成功.

    作者:党艳红;常菊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上颌第一磨牙颚根双根管的诊断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上颌第一磨牙颚根双根管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 :使用显微超声根管对90颗上颌第一磨牙进行再治疗病例,标准是依照CBCT的检查结果 ,判断是否存在双根管时通过CBCT影响特征以及牙冠与髓底的形态特点,使用斜方形开髓入口,在探查时使用小号K锉,采用手术显微镜定位双根管,镍钛机预备根管使用的方法为根管锉馆向下法,根管系统的冲洗使用1.5%次氯酸钠和17%EDTA,根管填充使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将近颊根根管分型、根管预备过程中并发症的情况记录下来,探查双根管,发现其中有72个,发现率为80.69%,其中61个被疏通,疏通率为68.51%.牙颚双根管常见的类型有2-1型、2-2型,出现率为65.56%.在治疗过程中如器械折断、管壁侧穿等并发症并没有出现,超填8个根管,欠填6个根管.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双根管具备较高的发生率,细小弯曲的根管有许多,疏通根管方式为小号K锉与EDTA配合,使用显微超声技术结合CBCT探查,进行有目的的寻找并实现可视化,进一步提升上颌第一磨牙双根管的发现率以及根管治疗临床效果.

    作者:杨顺芬;周仕军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50名,将彩超检查和红外热成像检查的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另选取腰痛、颈椎病、脂肪肝患者各30例观察其病变部位治疗前后的皮肤温度变化.结果:与彩超结果相比,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判断病变性质、程度及累及的区域方面要优于彩超检查.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结果显示,腰痛、脂肪肝以及颈椎病患者治疗后的皮肤温度同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应将红外热成像检查作为常规健康体检项目之一,有利于提高疾病检出率,以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还可监测治疗效果,进而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周李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后患者疼痛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发生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其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将15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2组,每组各76例,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干预,在分析揭示导致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发生术后疼痛结果 的原因基础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 :接受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患者展开系统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获取到较好效果.

    作者:夏中华;征桂荣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肝胆外科术后胆漏分析及治疗对策探析

    本文对肝胆外科术后胆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治疗对策.方法:通过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胆外科术后胆漏患者6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术后观察两种不同防治方法的具体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胆漏控制率、感染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肝胆外科手时,进行营养支持、禁食以及抗感染治疗等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发生术后胆漏概率.

    作者:姚校仁;宋昱庆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带状疱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常规西药(盐酸伐昔洛韦、布洛芬及维生素B1或B12)治疗(对照组)和艾灸治疗(实验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后遗神经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4.4%),后遗神经痛不良反应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娟;孙云霞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医药对耐药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作为普遍存在的病原体之一,全球每年大约有50%的人口感染.1983年,它由Warren和Marshall首次在胃活检组织中被发现.H.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感染后对人的胃粘膜及上消化道致病,包括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等.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却在逐年下降,耐药形势愈发严峻,在世界范围内区域性的耐药增长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有研究表明,目前H.pylori耐药率,日本、意大利为30%,土耳其为40%,而中国目前H.pylori耐药率为50%.就抗HP药物而言,甲硝唑耐药率为47.22%,克林霉素为19.74%,左氧氟沙星为18.94%,阿莫西林为14.67%,四环素为11%.70%,呋喃唑酮11.5%,利福平6.75%.四环素、甲硝唑、阿莫西林耐药率在亚洲较高,而北美亚洲人群中克林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更高[1].

    作者:魏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03例神经内科患者,分析跌倒率与跌倒相关因素,研究防护对策.结果 :203例患者中,跌倒患者为38例,跌倒率为18.72%;跌倒年龄中,46岁至75岁间属于高发生率年龄段,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脑出血、重症肌无力、脑梗死与癫痫等疾病属于跌倒高发的疾病患者.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跌倒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年龄、疾病情况有密切联系,需要做好对应的预防管理来减少风险的发生.

    作者:童淑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溶血标本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诸多原因均可使红细胞成分遭到破坏,造成临床血液标本溶血,使一些结果 超出误差允许范围而出现较大变化,并且随着溶血的程度而加大.血糖测定作为人体重要的生物化学指标之一,成为很多疾病的临床路径必查项目之一.而其检测结果 又有很多影响因素.使检验结果 失去真实性和准确性,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经常遇到的情况,溶血会对多种检验结果 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检测结果 增高或降低,严重影响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作者:郜斌;马丽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膀胱平滑肌肉瘤2例诊治报告

    目的 探讨膀胱平滑肌肉瘤的诊疗方法 .方法报告2例膀胱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并进行讨论.结果 术后随访6~26个月,2例均死于全身脏器功能衰竭,多处转移.结论 膀胱平滑肌肉瘤是种高度恶性肿瘤,具有浸润生长的特点,预后不良.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早期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方式.

    作者:温俊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喉罩全麻通气应用在妇产科临床麻醉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对妇产科临床麻醉应用采取喉罩全麻同期模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110名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5例患者手术时接受喉罩全麻通气,55例患者接受气管插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水平.结果 :通气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喉罩全麻通气应用于妇产科临床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海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