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强;刘志刚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2年霍乱疫情流行特点及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的霍乱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采肛拭和(或)大便取样,进行霍乱弧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全市发生霍乱疫情23起,确诊病例173例,死亡5例,带菌者101人.霍乱感染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0.884/10万、0.558/10万、0.016/10万、2.89%.病例相对集中在渝西地区,6~8月为发病高峰,以农民发病为主.食物因素引起的病例数显著高于其它传播因素(U=6.62,P<0.01).优势流行菌型为埃尔托霍乱弧菌稻叶1d菌型,同时首次出现霍乱弧菌O139群.结论重庆市霍乱传播方式以食源性传播为主,流行株发生改变,应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和减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罗兴建;肖邦忠;张静秋;吴国辉;易娟;龙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MTB-L型的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培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4年12月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372例进行MTB-L型培养.结果MTB-L型总培养阳性率为16.7%.菌阳肺结核组MTB-L型培养阳性率为21.8%,菌阴组为9.6%;活动性肺结核组MTB-L型培养阳性率为18.6%,非活动性组为2.5%,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服药时间>6个月组MTB-L型培养阳性率为33.8%,服药时间<1个月组MTB-L型培养阳性率为10.9%,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初治肺结核组MTB-L型培养阳性率为13.9%,复治组MTB-L型培养阳性率为35.4%,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MTB-L型感染占一定比例,服药时间>6个月和复治的患者MTB-L型感染率较高,若在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同时进行MTB-L型培养,不仅可使肺结核患者细菌学的诊断率提高一定比例,而且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以及判断预后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燊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体CD133+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肝损伤的治疗意义,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新技术.方法猕猴每日皮下注射40%CCL4 0.5 ml/kg复制肝损伤模型后连续饲喂高脂饲料,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损伤后,免疫磁珠法分离自体骨髓CD133+细胞,按3×105细胞/kg将细胞植入肝门静脉,植入后60 d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连续注射CCL4 4 d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B)均显著升高,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无变化(P>0.05),肝组织结构紊乱,部分肝细胞水肿、变性和坏死,汇管区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第二次肝门静脉细胞移植后30 d,血清AST、ALT活性和GLOB、BI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P、ALB、LDL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组织结构清楚,而对照组有部分纤维增生和肝细胞有脂肪变性.结论自体CD133+细胞肝门静脉移植能有效促进肝损伤修复和阻止猕猴肝损伤的发展,改善猕猴肝组织结构和功能.
作者:侯宝华;潘兴华;庞荣清;和占龙;张步振;简志祥;孙建;区金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单鼻孔经蝶微侵袭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从2003年7月~2005年8月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23例垂体瘤.结果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19例,近全切4例,术后21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10例视力好转,4例病人出现暂时性尿崩,2例病人出现脑脊液漏,均于1~2周后恢复.23例病人随访3~16个月,未见复发,无传统唇下入路常见的唇部麻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能达到微创的目的,能更好显示鞍上和鞍旁的肿瘤,神经内镜能清晰显示手术显微镜不能看清的部位,而手术显微镜能提供三维视野,在经鼻入路过程及切除鞍区肿瘤的主体等方面具有其优势,二者结合能更安全更完全切除肿瘤.
作者:杨炳湖;罗洪海;荆国杰;黄月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江门市性病流行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3~2004年江门市的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3~2004年江门市性病发病呈快速增长趋势,由1993年的1 403例(发病率63.52/10万)上升到2004年的9 101例(发病率225.91/10万),年均增长18.53%,增长幅度大的是梅毒,年均增长55.06%,其次依次是生殖器疱疹(GH)、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锐湿疣(CA)、淋病,年均增长分别是50.73%、36.14%、15.99%、2.93%;女性性病报告病例数从1993年的500例增长到2004年5 010例,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男性的14.7%;20~29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其次依次为30~39、40~49、≥50岁组,而<15岁组低;非婚性接触是性病传播的一个主要感染源.结论江门市性病流行形势日益严峻,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黄东辉;卢和琨;程文海;黄丽卿;谭仲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佛山市水痘疫苗免疫效力(即疫苗保护效果),进而探讨水痘爆发的原因.方法选择2004年以来4起有代表性的水痘爆发,进行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370例,并计算配比和不配比的水痘疫苗效力.结果病例组的水痘疫苗接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配比后得出的水痘疫苗效力为84.4%.结论水痘疫苗效力<90%,仍偏低.水痘疫苗效力不够高和免疫接种率偏低是水痘爆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梁飞琼;何炳欣;杨国;郭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湛江地区家栖鼠形动物和蚤类的生态及种群的构成比.方法捕鼠采用笼夹法,晚放晨收,将捕获鼠类,分类鉴定,称重,解剖观察胎仔数及妊娠斑.室内地面游离蚤采用16开粘蚤纸,室内四个角和中央各放1张,每月布150张,晚放晨收,用生物显微镜低倍鉴别蚤种.结果在捕获鼠中,黄胸鼠占28.41%,褐家鼠占9.17%,小家鼠6.23%,臭鼩鼱占55.64%,地面游离蚤指数0.24.结论在城镇鼠类以褐家鼠为主,农村以黄胸鼠及臭鼩鼱为主,地面游离蚤以1~4月份高,以致痒蚤为主.
作者:张曼碧;张曼青;刘小华;黄济英;张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制岛津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碱性清洗液代替产品,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试剂成本.方法根据岛津CL80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清洗原理,并结合次氯酸钠所具有的良好的冲洗和去污能力,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消泡剂等配制成碱性清洗液.结果经比对试验、精密度实验、稳定性测试及日常病人标本应用测试证实,该自配碱性清洗液可达到原装碱性清洗液的清洁效果.结论自配碱性清洗液配制方法简单,成分稳定,可较好地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同时又大大降低了成本.
作者:陈光辉;陈慧;梁映亮;唐从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8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为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160例)为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病情重、并发症发生多,预后差.
作者:王树源;崔翠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Sj26GSTDNA疫苗辅以佐剂FQ2共同作用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采用FQ2 12 μg/只分别与Sj26 GST DNA疫苗混合经股四头肌接种BALB/c小鼠,共接种3次,同时设Sj26 GSTDNA疫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接种后4周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6周剖杀小鼠,计数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FQ2+疫苗组的减虫率与减卵率分别为34.24%与41.12%,而疫苗组的减虫率与减卵率各为28.76%与29.03%,结果显示FQ2+疫苗组的减虫率与减卵率均高于疫苗组,减卵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FQ2对Sj26GST DNA疫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DNA 26Kda疫苗对小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广洲;陈延娥;甘燕;姜昌富;石佑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游离的血红蛋白(不同程度溶血)对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活力的影响.方法用自制血红蛋白(Hb)液,制成不同浓度Hb含量的血清标本,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其Hb浓度,用自动生化仪配对检测原血清以及含不同浓度Hb血清的CK活力(U/L).结果含不同浓度Hb血清比原血清CK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CK活力升高的程度与血清中Hb的浓度成正相关.结论在检测血清CK活力时,不宜采用溶血的血清标本,以免造成CK活力的假性增高.
作者:陈勇;吴建曾;黎玉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寻找新的支持HCV亚基因复制子复制的支持细胞,为研究HCV复制机制、HCV与宿主间的关系,及建立HCV缺陷病毒培养体系提供材料储备.方法质粒pNNeo3-5B含HCV-N亚基因复制子cDNA,该复制子RNA能在Huh7细胞中有效复制.缺失其中的BsaB Ⅰ-Hpa Ⅰ片段(含NS5B的GDD基序),生成缺陷型复制子质粒pNNeo3-5B(△).将以上两个质粒线性化后体外转录出复制子RNA:rNNeo3-5B和rNNeo3-5B(△).将rNNeo3-5B电转染Huh7、SMMC7721、HepG2、BEL7402、Lo2、CBRH7919、BHIK21、Vero E6、293和293T等细胞,以G418筛选3周,观察克隆形成情况,并检测克隆中HCV特异性RNA和蛋白.结果在CBRH7919和BHK21获得G418抗性克隆,转染rNNeo3-5B(△)的细胞和未转染复制子的细胞则全部死亡.RT-PCR检测证实各克隆都含有HCV 5'NTR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有大量表达的HCV NS3和NS5A蛋白,未转染复制子的细胞全为阴性.结论本研究证实CBRH7919和BHK21能支持HCV复制子的自主复制,可作为建立HCV病毒培养体系的备选材料.
作者:邬刚;吴英松;董文其;陈白虹;李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BsAg(-)/HBeAg(+)/HBcAb(+)/preS1Ag(+)少见血清学模式形成的原因,了解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血清学标志物及其HBV DNA变化情况.方法采用ELIS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巢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进行检测,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持续15个月.结果在研究的时间内,国产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均为HBsAg(-)/HBeAg(+)/HBcAb(+)/preS1Ag(+);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g均为阳性,并随时间延续HBsAg水平逐渐下降;巢式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为阳性,病毒载量上下波动.结论该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学少见模式HBsAg为假阴性,动态观察HBsAg与HBV DNA水平,了解HBV复制情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朱平安;祝玲玲;申群喜;谭德明;朱红秋;谭萍;陈素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IFN-γ、蜂胶佐剂以及两种佐剂混合鼻内免疫辅助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增强机体黏膜免疫应答的水平,探讨两种佐剂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方法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各15只):20μgSTAg,20μgSTAg+40μg蜂胶,20μg STAg+1 000U IFN-γ或20μgSTAg+40μg蜂胶+1 000U IFN-γ,均溶于总体积为20μl的PBS中,滴鼻免疫(10 μl/鼻孔),免疫2次,间隔14 d.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攻击后第43天处死全部存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肠黏膜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PP结T淋巴细胞数;检测小鼠粪便、鼻咽冲洗液、肺冲洗液、阴道冲洗液中弓形虫特异性sIgA含量.结果各佐剂组小鼠IEL、PP结T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STAg组,黏膜sIgA含量显著高于STAg组;蜂胶+IFN-γ联合组小鼠黏膜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单独佐剂组,其中显著高于蜂胶组(P<0.05).结论IFN-γ作为弓形虫黏膜疫苗佐剂的效应优于蜂胶,IFN-γ+蜂胶作为复合黏膜佐剂鼻内免疫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作者:刘成芳;殷国荣;刘娟娟;管志玉;石蓉;张宇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新型、高产量的慢病毒衍生载体的生产体系.方法构建主框架质粒pVECRNA、包装质粒pGAGPOL及包膜质粒pVSVG.通过脂质体将这三个质粒共转染至BHK21细胞,再用含有T7RNA聚合酶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vTF-3感染细胞,培养4 d后,收集培养上清,0.22 μm滤膜过滤.结果将培养上清进行RT-PCR反应,结果能扩增出96 bp长度的目的条带,将培养上清感染BHK21细胞,检测到BHK21细胞中GFP的表达,测定病毒载体滴度为(1.45±0.30)×107tu/ml.结论已初步生产出慢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生产系统建立,系统产量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马强;李明;吴英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一种比现有方法敏感、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新方法检测人类mdr1基因.方法以含有目的基因mdr1cDNA的质粒pHaMDR1/A为阳性模板,用Primer express 2.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引物和Taq Man-MGB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当待扩增DNA浓度在3.601×103cps/ml~3.601×109cps/ml范围时,模板浓度与循环阈值(Ct)之间的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8.结论应用Taq Man-MGB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类mdr1基因,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和精确度高等优点,可作为进一步研究人类mdr1基因的方法.
作者:邹亚伟;胡斌;何蕴韶;陈福雄;封志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尘螨变应原是室内主要的致敏因素,可引起哮喘、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球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对居室中尘螨含量的检测可用尘螨计数、尘螨变应原(house dust mite allergen,HDMA)测定和尘螨代谢物鸟嘌呤测定等,其中对尘螨变应原定量测定的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R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检测环境中尘螨过敏原含量,监测人群暴露水平,从而可有效地预防尘螨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还可检测采取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同时为尘螨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作者:练玉银;杨杏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在CHO细胞中表达小鼠TLR2(mTLR2).方法将目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并将其转染到CHO细胞,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采用PCR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整合.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对转染细胞的mTLR2表达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mTLR2重组质粒.将其转染到CHO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阳性细胞克隆经PCR检测表明TLR2基因得到稳定整合.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分子量约95 000处可见清晰的阳性反应条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转染细胞表达mTLR2.结论获得了表达mTLR2的细胞株,为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文忠;罗招凡;刘艳君;杨翠兰;朱平;江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55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和20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做临床对比研究.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发生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构成比(36.47%)较非糖尿病者发生的构成比(10.5%)高(P<0.005);发生大面积梗死的构成比(32.94%)比对照组的发生构成比(15.5%)明显升高(P<0.005);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构成比(60.39%)及死亡构成比(22.35%)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39%、9%)(P<0.025和0.005),主要死因均为泵衰竭和心跳骤停;入院第一周内的死亡构成比(13.73%)较非糖尿病者(4%)明显升高(P<0.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无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重、预后差、第一周内及住院期的死亡率高.
作者:夏碧文;马中富;何建桂;马虹;何玉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鼠肝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A)对宿主Th2/Th1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Hepa1-6细胞移植肝癌模型,对肿瘤微波消融或手术切除,取正常、荷瘤、手术后及MA后四组小鼠,每组6只,用ELISA法检测各组周围血血浆Th1(IL-12、IFN-γ)和Th2(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pg/ml).结果荷瘤组比正常组,细胞因子IL-10增加,IL-4、IL-12和IFN-γ下降(均P>0.05).MA组较荷瘤组,IL-12、IFN-γ显著上升(均P<0.01),IL-4明显降低(P<0.05),IL-10有所下降(P>0.05).手术组比荷瘤组,IL-12、IFN-γ上升,IL-4、IL-10下降(均P>0.05).MA组比手术组,IL-12明显上升(P<0.05),IFN-γ升高,IL-4和IL-10下降(均P>0.05).结论MA原位灭活小鼠肝癌可促进宿主免疫应答的Th2/Th1偏移,并且MA较手术切除具有较强的免疫刺激效应.
作者:刘大全;冯炼强;吕明德;谭进富;王竹;周忠信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