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溢权;唐明增;李向阳;朱宇同;王新华
目的了解茂名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动态,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优化策略.方法收集2002年和2004年茂名地区地市级和各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报省的上1年工作年鉴报表,对资料分类、剔除缺项、数据不合理项,并采用EXCEL2003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茂名地区疾控机构改革后的人才资源状况较原防疫站相比呈现良性发展趋势,但亦存在一定问题: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年龄及职称结构不合理和专业队伍发展滞后.结论充分与政府及各部门沟通,积极争取增加编制;优先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学习型专业队伍建设;设立人才引进机制,强化引才借智理念;充分利用现有人才,促进资源共享和人才共用;减少管理层次,加强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是各级疾控机构人才资源建设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作者:孙立梅;张晖;王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江门市恶性疟病患者的发生及治愈情况,为今后控制和防治恶性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江门市2001~2003年间5例恶性疟病例的发病及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门市发现的5例恶性疟均是输人性病例.结论江门市应加强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尤其是来自或从恶性疟流行地区回来的发热病人的疟疾监测.对恶性疟病人宜进行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周悦亮;李凤玲;区博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育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精子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不育男性精子参数.结果不育组衣原体检出率(27.4%)高于正常生育组(8.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育组精子密度、活动率和形态学参数低于正常生育组(P<0.05);不育组衣原体阳性精子活动率和形态学参数低于衣原体阴性组(P<0.05).结论不育男性生殖道CT感染检出率较高,生殖道CT感染者精液常规和形态学检测参数明显降低,CT感染可能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唐立新;黄江涛;邓顺美;马春杰;王奇玲;姜彦嘉;陈爱平;蒋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颅脑损伤患者57例分为两组,其中30例(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早期进行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训练.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和Fugl-Meyer评定法对两组患者在康复前和出院时进行测定.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明显改善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对肢体功能和ADL能力有明显提高.
作者:覃丽红;刘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0~2001年完成随访的103例内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Ⅰ型为9例(8.7%),Ⅱ型为70例(68.0%),Ⅲ型为24例(14.6%).术后随访8~15个月.结果Ⅰ型治愈率88.9%,Ⅱ型治愈率81.7%,Ⅲ型治愈率为70.8%.结论鼻内镜手术疗效与临床分型、术前的治疗、手术技巧、术后的随访等综合因素有关.
作者:黄卫;陈振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某校发生的一起部分学生胃肠道不适原因.方法对141例报告病例进行排查,确诊80例病人,潜伏期为6.5~47 h不等,平均为15.5 h.临床表现为发热、继以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等特征.结果检验样本不同程度检出肠炎沙门氏菌.结论调查结果表明这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污染肉松包等糕点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作者:张玉莲;毛新武;何洁仪;马林;蔡衍珊;刘维斯;黎庆强;邓小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毒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中毒伤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年7月1日~2002年6月30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中毒病例及每季度前15 d就诊的外科伤害病例,由接诊医生填写统一调查表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到中毒伤害病例966份,其中中毒388例,伤害578例.15~55岁年龄组占总数的82.30%.中毒伤害发生的地点以公共场所多,占67.08%.职业分布前三位为学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办公管理人员.伤害原因以机械性损伤和交通运输事故居前,伤害情况以浅表性损伤多.中毒者以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占前三位.经急诊处理后需留观或住院的占26.71%.结论急诊中毒伤害病例有其特点和规律,对制定中毒伤害干预政策有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程斌;王瑞兰;李宛霞;龚园其;许建宁;曹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纳米敷料对麻风足部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康复医院留院并有足部溃疡的麻风病临床治愈者51例.按2:1比率随机分配法分为2组.试验组34例,用纳米敷料(溃疡贴)外敷治疗;对照组16例,用庆大霉素凡士林油纱包扎.结果试验组34例,共有溃疡46个,记录为46个例,其中痊愈21个例,显效9个例,有效10个例,无效6个例,总有效率为86.96%;而对照组17例中溃疡数共有22个例,其中痊愈4个例,显效5个例,有效4个例,无效9个例;总有效率为59.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72,P<0.01);两组痊愈病例的溃疡愈合时间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t=2.283,P<0.05).结论安信纳米溃疡贴在促进麻风足部溃疡愈合方面有良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麻风足部溃疡较理想的敷料之一.
作者:黎明;郑道城;周世安;伍耀辉;李庭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1例胆胰疾病应用内镜乳头切开(EST)、内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及放置胆道内支架(ERBD)等治疗性ERCP的疗效.结果131例胆胰病人中,应用ERCP治疗成功116例,总成功率87.33%,并发症为9.16%.结论治疗性ERCP能有效安全治疗相关的胆胰疾病.
作者:罗云藩;邓予;黄华容;李胜新;冯秋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IST支原体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剂盒,对582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支原体阳性且半定量计数≥104 CFU的有252例(43.3%),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195例(33.5%),人型支原体(Mh)阳性20例(3.4%),Uu合并Mh阳性37例(6.4%),30~40岁年龄段发病率达40%之多,女性患者Uu感染率为52.9%(205/387),男性患者Uu感染率为24.1%(47/19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326例支原体对交沙霉素敏感,敏感率为92.0%;四环素敏感性差,其敏感率为22.2%.结论支原体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临床的治疗应尽可能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
作者:曾赤佳;仇杭佳;彭健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虫媒病对世界的威胁,已关系到人类的生病率和死亡率高低.有统计报告世界上每30 s就有一个人死于节肢动物叮咬引起的并发症,仅仅是疟疾每年的死亡人数就达300万.避免节肢动物叮咬好的方法是做好个人防护,使用驱避剂是个人防护的有效措施之一,近些年来对驱避剂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驱避剂的研究及新进展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梅;陈晓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东山区小学生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为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东山区五间具代表性学校共3 059名学生,抽血检验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结果HBsAg阳性13名,阳性率0.42%,HBsAg阴性3 046名儿童中,HBsAb阳性2 027名,阳性率68.02%.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抗体阳性率情况,随机抽取304名儿童,经x2检验,男女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对比x2=1.1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岁组与10~11岁组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对比x2=17.59,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9岁组(则四年级组)开展乙肝加强免疫接种是必要的.
作者:刘淑勤;黄跃红;肖遥;邱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O139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聚餐人员及其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以肛拭和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病人和带菌者,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13起疫情暴露者3 107人,感染率为12.49%,罹患率为2.90%,带菌率为9.59%;暴发疫情12起;各起疫情均与聚餐有关,均有食用虾或甲鱼史,4起疫情从虾或甲鱼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2起疫情从餐具或剩余食品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病人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腹泻,水样便,中重度病例占47.73%.结论甲鱼或虾携带O139霍乱弧菌,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O139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
作者:肖邦忠;罗兴建;吴国辉;龙江;张静秋;肖达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地中海贫血的患病率及其基因分型.方法用二步法筛查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采用PCR及PCR/RDB技术.结果在12 220名受检者中检出携带者或轻症病人714例,检出率为5.84%,其中广东籍人472例,占广东籍人的10.19%.进一步基因诊断,其中α1地中海贫血杂合子386例,β珠蛋白基因突变杂合子326例,2例异常血红蛋白基因诊断不明.对16对双方均为β地贫基因携带者夫妇的胎儿实施产前诊断,检出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胎儿4例.结论深圳人以广东等南方省区为主,人群中地中海贫血检出率高,开展大规模的人群筛查和遗产咨询,对指导优生优育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明;聂李平;陶小梅;李玉珠;陈秀珍;郑桂琴;罗肇敏;汪明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e系统、HBV DNA之间的关系,评价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51例HBsAg阳性,61例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的前S1抗原,并和HBV DNA与HBV标志物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HBsAg、HBeAg和Anti-HBc阳性者151例中,HBVDNA与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96.7%和87.4%,较好地反映病毒存在或复制情况;在HBsAg、Anti-HBe和Anti-HBc阳性者70例中,HBV DNA与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64.2%和58.6%,HBsAg和Anti-HBc阳性者30例,HBV DNA和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56.6%和30%,说明部分HBeAg阴性而Anti-HBe阳性或阴性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密切相关,前S1抗原检测可反映其体内HBV病毒的复制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万宁;万德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豚鼠哮喘模型.方法白色雄性豚鼠24只,随机分作2组(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2只.本研究应用卵清白蛋白(0VA)致敏豚鼠,再用低浓度OVA雾化少量多次连续吸入激发哮喘模型.观测哮喘模型的常规指标.结果模型组的指征基本与临床症状相符;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明显升高;豚鼠肺组织病理结果:模型组动物的多个支气管旁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片状浸润,所有模型无死亡.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豚鼠哮喘模型是成功的、稳定的.
作者:梁成结;陈江华;刘金保;罗灿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云浮市2003年狂犬病流行情况,为今后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狂犬病个案.通过地区、时间、人群分布、暴露后免疫情况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年共发生狂犬病22例,全部均已死亡.其中有14例(63.63%)没有注射过狂犬疫苗,有注射疫苗史的有8人,全程注射的仅1人.有暴露史的20例狂犬病中有16例(占72.72%)在暴露后5~30d内发病.结论常规免疫未能阻止狂犬病的发病.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犬伤后一定要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和狂犬疫苗,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区海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奶类制品存在的主要卫生质量问题.方法对2003~2004年度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各个生产环节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2003年度奶类制品合格率为86.32%,2004年度为85.19%,2003年度合格率较2004年度稍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产环节中的每个步骤均有可能影响成品的卫生质量,生产企业应参照HACCP生产管理原则严格控制各个关键环节.
作者:彭志丽;马林;何洁仪;贾煦;谭铭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重组蛇毒纤溶因子特异性相关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和纯化,初步考查其特异性变化.方法SOEing PCR方法构建突变体,突变体在P.pastoris酵母中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过柱纯化,纯化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并用MALDI-TOF初步分析其作用于氧化胰岛素B链的特异性.结果SDS-PAGE和Westeren blot证实得到纯化的突变体.MALDI-TOF质谱分析揭示,rFⅡ及突变体对氧化胰岛素B链的早期裂解都发生在第12~13位点,但次级的裂解模式有所不同.结论删除的序列可能与rFⅡ的特异性相关.
作者:马涛;邱鹏新;颜光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就操作技巧进行探讨.结果完成LC 21例,中转开腹手术切除(OC)3例,全部患者治愈,无并发症.结论LC对既往有上腹部手术者是安全和可行的,术者需有较高要求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及经验.
作者:陈旭辉;罗健;关养时;安文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