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富;董少红;罗影平;韩军丽;陈彩敏
目的探讨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在门诊就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北京降压0号治疗组用北京降压0号,1片/d;对照组用长效降压药拉西地平4mg/d.两组服药时间均为晨服.每周随访1次,追踪观察6个月,了解其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糖、血脂、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用北京降压0号治疗1周、4周和8周后达到正常血压值(<140/90 mmHg)者分别为52例(69.33%)、64例(85.33%)和70例(94.66%).用拉西地平片治疗1周、4周和8周后达到正常血压值者分别为56例(74.67%)、62例(82.67%)和69例(92.67%).两组降压幅度与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用北京降压0号治疗出现不良反应5例(6.7%),主要为轻度头晕、鼻塞、乏力,继续治疗可自行缓解.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8.0%),为头痛、面红、心悸和轻度浮肿.结论应用北京降压0号可显著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安全性好,可作为临床推荐使用的高血压一线药物.
作者:杜剑峰;梁红生;黄容旺;叶小波;杜江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总结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治疗经验,为提高闭合性骨折术后愈合率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5d内伤口红肿、全身发热等情况,并行肘静脉血细菌普通培养.结果仅8.75%的患者出现了发热症状和6.79%有伤口红肿,且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伤口愈合情况较理想.结论在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更应通过规范的消毒方案,严格无菌手术操作等措施,减少或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以减少抗菌素的使用.
作者:涂平生;吴筱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鼠疫EV株和其他试验菌株分别在28℃和37℃培养和EV株感染小白鼠脏器进行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能检出鼠疫菌EV株2.5×104个菌/mi,与其他菌≥5×106个菌才出现交叉凝集,而且部份液体混浊.EV株37℃培养感染小白鼠72h脏器悬液稀释度1:2560时能检查出F1抗原.检出率60%~80%.结论鼠疫反向血凝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好的,鼠疫菌F1在37℃培养才能产生检出、28℃培养不能产生检出.
作者:杨华源;刘小华;张曼碧;潘珠;黄济英;杨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老年性肺结核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间收治新登记涂阳老年肺结核病人54例,青壮年肺结核51例病人,健康老人41例及健康青壮年75例的血浆IL-12,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所有肺结核病人血浆内IL-12水平均较正常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肺结核组IL-12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老年组(P<0.05).老年性肺结核和青壮年肺结核组IL-12的水平均降低,而老年性组比青壮年组降低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青壮年组IL-12水平均高于所有老年组及青壮年结核病人组及正常老年组.结论监测老年肺结核病人体内IL-12水平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乐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联合测定在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患者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浓度.以正常人群为对照,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经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下降明显(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测定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并对肺栓塞疗效判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洪广;黄泽红;林诚;林勇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方法2000~2004年按东莞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组织接种,服苗对象为4岁以下的适龄儿童(包括新生儿).结果从2000~2004年,4次(8轮,下同)强化免疫活动的每轮报告接种率分别为第一轮98.7%(第二轮98.3%)、99.0%(99.2%)、98.5%(98.7%)、99.2%(99.3%),应种流动儿童以0~岁组和1~岁组儿童多,约占70%,0剂次免疫儿童从0~至3~岁组各年龄组均存在,但主要集中在0~岁组,占77.6%~85.6%之间,抽查农村和集贸市场流动儿童的接种率,发现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抽查流动儿童不同年龄之间的接种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比较抽查接种率和报告接种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4次强化免疫活动均达到了预期目的,效果是显著的,但仍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作者:叶向阳;钟新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硫代磷酸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eAg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Hep G22215细胞的HBsAg、HBeAg的表达.设计合成HBV 5个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S-asODN)靶序列,观察不同靶序列及联合使用对HBV基因复制和表达的影响.结果本细胞株表达HBsAg、HBeAg的S/C.D均>5,不同靶位点的S-as ODN对HBsAg、HBeAg表达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及序列特异性,联合用药后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效果有显著的提高.结论S-as ODN对Hep G22215的HBsAg、HBeAg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序列特异性、剂量相关性、联合协同性.
作者:王玉林;汤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早期降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与对照组(6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使用胞二磷胆硷、血栓通、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东菱迪芙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做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治疗14d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明显优于对照组(67.21%),两组对比(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降纤治疗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暂住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和治疗经验.方法采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控制项目的管治方法,对暂住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人实施DOTS管理和免费治疗.结果2001年8月~2004年6月登记的暂住人口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805例,治愈率为98.5%,阴转率为99.1%,达到常住人口的治疗效果.结论对暂住人口肺结核病人实施DOTS管理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张锡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苯那普利对高血压肾病患者24h尿总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用替米沙坦或苯那普利治疗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治疗前、后两组间降压效果、24h尿总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比较.结果替米沙坦降压效果与苯那普利相似,但替米沙坦降低尿蛋白排泄量效果优于苯那普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肾功能轻、中度损害的高血压肾病患者服用替米沙坦,不仅可有效降低血压,还可以更好地降低尿蛋白排泄量.
作者:赵晓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SR)A66G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和荧光偏振法(FPIA)检测66例Alzheimer病及143例正常人MSR A66G基因多态性和血浆总Hcy水平.结果Alzheimer病组MSR A66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9.39、59.09和1.52,对照组分别为37.76、59.44和2.80,MSR A66G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 05).Alzheimer病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浆Hcy分别为(14.72±6.2)μmol/L和(10.9±2.4)μmol/L,两者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Alzheimer病患者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MSRA66G多态性与Alzheimer病无明显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lzheimer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陈盛强;王延平;柳息洪;黄韶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惠州市辖区内所捕捉的98只褐家鼠、57只黄胸鼠、11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1.02%、10.53%、45.45%,其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0.1mg/kg、112.57mg/kg、664.35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明显地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而黄胸鼠和褐家鼠有产生抗药性个体.结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同时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作者:邹添明;张春明;黄福涛;刘海东;易建荣;梁练;魏和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比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特点.方法选择248例进行过肝组织病理活检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现行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别作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好,为90.7%.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中度的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6.6%,有部分慢性肝炎中度的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8%,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患者,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为5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78.6%.结论临床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炎的诊断有指导意义,但仍不能完全客观反映肝脏的实际状况,必要时应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
作者:甄沛林;谢仕斌;麦强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采用WST-1试剂评价姜黄素(curcumin,CU)和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I3C)两种植物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外抑制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增殖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分别加入CU和I3C,CU的终浓度分别为1.7×10-3、8.5×10-3、42.5×10-3 g/ml,I3C的终浓度分别为3.0×10-3、15.0×10-3、45.0×10-3 g/ml.继续培养48h后每组各取6孔加入一定量的WST-1试剂,然后测定OD570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度RGR1,每组再各取6孔,加入5g/L结晶紫罗兰染色3min后,加入10g/L十二烷基磺酸钠,测定OD588值.结果WST-1法能以OD值变化反映天然活性成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程度,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仲裁法结果相关性较好.结论WST-1法是一种可以应用于细胞毒性试验和药物抗肿瘤作用筛选和评价的方法.
作者:周颖;朱伟;张全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制CA125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试剂盒.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CA125 TRFIA试剂盒,对试剂盒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该试剂盒的工作范围为10~600U/ml,分析灵敏度为1.07U/ml,批内、批间的精密度分别为4.5%~8.1%,6.9%~11.5%.与CEA、AFP、CA50、CA15-3、CA19-9无交叉反应.稳定性试验表明试剂可以在4℃稳定1年,37℃稳定7 d.425份正常血清标本测试该试剂盒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0~37U/ml.123份血清标本用本试剂盒与国外其他方法的同类试剂盒同时检测,其相关系数为0.939.结论试剂盒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试剂盒.
作者:杭建峰;吴英松;徐伟文;周志聪;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孕妇联合笑气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导乐分娩加笑气吸入镇痛组(研究组)100例与正常分娩组100例(对照组),比较其对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效果研究组有效率96%,对照组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分娩方式研究组难产率为13%,对照组为34%,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产程研究组(9.16±3.86)h,对照组(13.45±4.55)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分娩中提倡导乐陪伴服务模式,配合安全、有效、简便的笑气分娩镇痛技术,将是一种全方位的分娩模式,对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安全,降低难产率均有很好的推动.
作者:高爱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猫、犬弓形虫的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从广州市番禺、白云、荔湾、越秀、天河、芳村、东山7个区的201只猫、狗所采集的唾液进行弓形虫IgG抗体的检测.结果检查猫唾液样本114份,阳性27份,阳性率约为23.7%.狗唾液样本87份,阳性18份,阳性率为20.7%.在广州市的7个区中,猫犬弓形虫的感染率以白云区和番禺区较高.结论广州市宠物猫、狗的弓形虫感染率较高,感染水平与国内其它城市的调查结果相近.
作者:陈代雄;谭嘉庆;胡颖;沈浩贤;李小敏;霍健;刘剑宁;张意钗;蔡悦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简单、快速地鉴定几种临床症状相似的甲病毒及黄病毒感染,并将它们加以简单的区分.方法从病毒培养细胞上清提取病毒总RNA,并用甲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把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结果通过凝胶电泳,观察到甲病毒科的辛德毕斯病毒扩增片段大小为1 420bp,孔肯雅病毒为1630bp,罗斯河病毒病为1 650 bp,而属于黄病毒的西尼罗病毒和登革病毒无条带出现.结论RT-PCR法可简单、快速地初步鉴定及区分这几株临床症状相似的病毒感染.
作者:王军军;洪文艳;程刚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开平市艾滋病的流行现状,预测流行趋势.方法对历年收集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从1998~2004年共收集HIV感染者99例,感染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者主要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传播,占查明例数的90.24%,均为静脉注射毒品,经性途径传播的感染者逐年增加.在娱乐场所服务员、孕产妇中均检出感染者;发现新生儿HIV抗体阳性,提示母婴传播的可能性已存在.结论开平市目前正处在AIDS低流行期,HIV进入一般人群的危险性增大,吸毒人群和性乱人群是今后防止HIV流行的重点,建议采取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作者:梁坚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α-干扰素1b联合肝炎灵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α--干扰素1b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给予肝炎灵注射液4ml肌注,每日一次、三月后为隔日一次、然后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标记物的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及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TBIL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ALT、AST改善明显(P<0.05).HBV-DNA及HBeAg阴转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少数患者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骨酸痛等流感样症候群.结论α-干扰素1b联合肝炎灵注射液能明显抑制HBV复制,从而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何伟彬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