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洁;蓝云飞;温绍仪;周怡;管祥林;黄惠斌;肖淑君;崔艳萍;刘艳红
医务志愿服务是医学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医疗机构着力发展的重要板块之一.结合欧美、港台等地的发展经验,大陆多家医院积极探索本土化运作模式.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借鉴台湾长庚体系医务志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社会环境与社区背景,已形成较为规范完善的医务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与丰富全面的服务模式.
作者:张蕾;张立东;张璠;何纪毅;周月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放疗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放疗护理及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焦虑评分,测量血压值(BP)和脉搏值(P),比较两组放疗前后数据.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vs对照组的SAS评分(52.09±8.97 vs 60.11±9.45)、BP[(106.39±10.57)/(67.68±9.01) vs(113.05±12.68)/(70.99±10.02)]、P(76.55±11.01 vs 83.41±11.38)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焦虑情绪,为顺利完成治疗及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作者:蔡霜;杨庆玲;张玲玲;谭鸿霞;张丽君;赵慧;梁银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246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3级乳腺肿块的病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乳腺癌原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统计,为BI-RADS 3级乳腺肿块是否需要手术活检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特选取行乳腺B超或高频X线检查BI-RADS 3级有可触及乳腺肿块或局限性增厚腺体,同时进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的女性患者246例(共246个肿块),对所有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ER、PR、CerbB-2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结果及其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部分重要指标的关系.结果 由病理结果可知,246例乳腺肿块中纤维腺瘤125例,囊肿30例,乳腺癌17例,乳管内乳头状瘤23例,腺病31例,导管扩张症20例.恶性率为6.91%.影像学表现肿块大径≤20 mm者,其免疫组织化学指标PR阳性率高,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影像表现中肿块内有点状钙化,其免疫组织化学指标C-erbB-2、ER阳性率高,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BI-RADS 3级乳腺病变存在恶性率为6.91%,所以影像表现肿块内点状钙化者或肿块大径≥20 mm的肿块,需积极手术活检或治疗.
作者:余文洁;蓝云飞;温绍仪;周怡;管祥林;黄惠斌;肖淑君;崔艳萍;刘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分析本院临床成分输血的合理性,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与安全.方法 抽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各临床科室的输血病历,评价临床用血是否合理,输血记录是否完善,分析不合理用血的比例、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3年共成分输血21 496人次,抽查897例病历,不合理用血75例,合理率为91.64%.红细胞合理输注率为95.04%,主要不合理输注原因为术中失血<20%自身血容量而输注红细胞;血浆合理输注率为78.92%,主要不合理原因为术中搭配红细胞输注和术后用于促进伤口愈合;血小板和冷沉淀未出现不合理输注情况.其中,外科合理输注率偏低,为88.77%,而内科合理输注率较高,为98.83%.输血记录不完善也主要集中于外科.近年来,由于加强了输血管理,临床科室也不断改进用血水平和完善输血记录,每季度的合理用血率和输血记录完善率有所提升.结论 审慎而明智地执行血液输注指征,能够降低不合理用血情况,并确保更多真正需要的患者能够输注到血液,使输血工作安全、有效、可持续发展.
作者:林静霞;苏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大剂量戊酸雌二醇(补佳乐)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 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知情同意、自主选择术后接受常规剂量戊酸雌二醇配伍地屈孕酮(对照组,n=50)或大剂量戊酸雌二醇配伍地屈孕酮(观察组,n=52)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第二日开始口服补佳乐,每次1 mg,每日3次,12天后追加达芙通每次10 mg,每日1次,继续服药10天后停药9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除服用的补佳乐剂量加大为每次3 mg外,其他均与对照组相同.药物治疗3个月后抽静脉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血脂.术后6个月患者行宫腔镜复查,监测宫腔粘连分离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8.5% vs 7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血脂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血栓性疾病、皮肤瘀斑、皮下出血点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大剂量戊酸雌二醇,配伍地屈孕酮,可显著提高宫腔分离手术的临床效果,且未见对肝功能、凝血功能、脂代谢的显著影响,无安全性隐忧.
作者:叶淑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对照组单独实施腰硬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术产妇的镇痛程度、满意度,以及胎儿娩出后的阿氏评分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镇痛程度、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胎儿娩出后阿氏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关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对产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林小美;叶青;苏志源;梁春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以及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B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比较A组和B组的疗效,同时比较A组和B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血清IL-4、IFN-γ以及IgE水平.结果 B组的痊愈率为31.67%,总有效率为71.67%;A组的痊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53.33%.B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x2=5.783,4.302,P<0.05),A组和B组治疗前的IL-4、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的IL-4、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IFN-γ水平则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B组治疗后的IL-4为(27.51±6.25) pg/mL,IgE为(68.59±15.35)IU/mL,均显著低于A组治疗后,而IFN-γ为(25.18±3.63) ng/mL,显著高于A组治疗后.结论 穴位埋线疗法可显著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4、IgE水平,提高IFN-γ的水平,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剑白;刘俊波;游永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改善门急诊收费窗口患者满意度的成效.方法 从2013年10月起,医院财务科、客服中心和门诊部三方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实施门急诊收费窗口服务改善计划,比较项目实施前后由医院委托的第三方调查机构所得满意度调查结果中患者对门急诊收费窗口总体满意度、二级指标满意度和抱怨率.结果 总体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挂号收费人员服务态度、排队秩序和等候时间满意度均提高,抱怨率下降,达到项目管理既定的预期目标.结论 项目管理用于提升门急诊收费窗口满意度,可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结果可靠.
作者:黄坚;庄峻;缪东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15年西药房药品盘点情况,分析造成盘点误差的原因,为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统计西药房2015年每月药品盘点相关数据,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门诊药房年盘点金额误差率为0.001 4%,住院药房年盘点金额误差率为0.082 1%,门诊药房误差率相对较小.门诊药房帐物相符率为91.96%,住院药房帐物相符率为85.07%,门诊药房帐物相符率相对较高.结论 两个药房盘点金额误差率控制较好,均在±0.1%以内,帐物相符率有待提高,尤其是住院药房.医院仍需采取措施加强药品盘点工作,促进帐物相符率,规范药品管理.
作者:赵启邹;王青;林意菊;尹思敏;杨磊;聂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以武汉某三级医院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对该院新闻宣传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整体性分析,提出在医疗市场竞争剧烈的环境和信息化、新媒体的强大冲击下,该院宣传工作应采取“抓住外部机遇,发展自身优势”以及“利用外部机会,克服自身不足”等积极的发展策略.
作者:金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观察组和普通健康宣教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对照组.疗程12周,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第2、4、8、12周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各评定5次,另在治疗后第2、4、8、12周时用药物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结果 在治疗12周末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5.0%、95.0% vs 30.0%、8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同时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减分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随着时间推移,两组TESS评分均逐渐降低,治疗4、8、12周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能提高疗效,增强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
作者:王海丽;廖梅蓉;周舟;钟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改良“三联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7月诊治的35例(38膝)女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病例,根据术式不同分成A、B两组,A、B组各19膝.A组选择传统三联术治疗,B组选择改良三联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Q角、外侧髌股角、TT-TG值,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A组术后Q角、髌股适合度、髌股指数与B组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B组膝关节术后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三联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关节创伤小,恢复佳,早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侯慧铭;范少勇;陶志强;吴庭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本研究以着重解决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为核心,建立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考核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Delphi法,构建县级公立医院大病不出县考核指标体系.结果 筛选出医德优、技术优、服务优、机制优、收费平价,也即“四优一平”5个一级考核指标,并确定14个二级指标及权重,发现技术先进始终是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结论 “四优一平”指标体系可为建立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茂生;匡莉;李耀泽;陈淑华;亓玉台;林巧文;尹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借鉴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将轮岗制度引入医院管理岗位中,充分认识轮岗制度的优势和弊端,并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寻求具有医院特色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轮岗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推动医院管理事业更上一层楼.
作者:薛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以中东呼吸综合征事件为例验证医学工程部的应急工作,在运行对应的应急预案过程中,遵循PDCA模式,不断改进应急预案,突出强调医工队伍的协作,健全完备应急预案和有执行力的应急队伍.
作者:廖晓斌;钟志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简要地综述了主流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总结了公立医院行政管理队伍的主要特点,指出职业生涯规划在公立医院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与应用价值,并分析了目前在医院行政管理过程中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医院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和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作者:胡献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术后疼痛和水肿的因素.方法 CO2激光除去显性疣体后,即刻使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统计方法分析影响术后疼痛强度及水肿时间的因素.结果 尖锐湿疣的治愈率为92.5%.混合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发现:术后疼痛强度随治疗次数增加而增强,学历在本科以下、睡眠质量好者疼痛强度低;女性患者水肿时间较男性长.结论 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影响术后疼痛强度的因素包括学历、睡眠和治疗次数,影响水肿的因素仅有性别.
作者:黄永华;任英云;莫少兰;周丹;王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障能力,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旨在提高医疗设备经济效益.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医疗设备维修保障过程为背景,利用ExtendSim仿真软件和数学方法进行建模与应用分析.结果 医疗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MTBF)为38 h时,医疗设备管理成本低,经济效益大.结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医疗设备MTBF为10 h,远小于38 h,故通过重视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强化单设备经济效益分析和加强医疗设备信息化使用管理来增加东院医疗设备MTBF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
作者:石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按照平衡计分卡原理,通过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测算综合指数得分,按照指数分值,确定科室公平性标杆绩效预算,改变单一按照收支结余提成绩效工资多收多得的模式,提高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性,促进科室从过分关注经济指标,向关注社会效益、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价转变.
作者:秦永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单病种病历病案首页填写存在问题.方法 依据医院实际单病种结算数据为基础,与病案室编码员后期ICD-10编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874份医保单病种结算病历中存在编码错误242份,占13%.结论 应加强临床医师对疾病分类细则的学习和掌握,提高编码员的责任心,共同提高主要诊断编码的准确性,减少单病种结算途径错误.
作者:杜飒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