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志翔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对78例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主要临床表现智力下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人格改变等症状进行观察,并提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同时采用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改善睡眠障碍、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痊愈29例,显著进步37例,进步8例,效果满意.结论 采取全面及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保障患者安全,促使精神症状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姜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奥硝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三年间抽取的9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使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奥硝唑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对照组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奥硝唑联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光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方法 择选我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即探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探究组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低于探究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与对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甘油三酯、心率、总胆固醇指标相比无较大差异,因此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探究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指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探究组患者的心率水平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总胆固醇指标在治疗后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探究组中未有患者出现其它不良反应症状,对照组中共有2例患者临床出现不适,但经后期治疗后均康复.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稳定患者病情,对患者日常生活具有良好帮助.
作者:高远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阑尾炎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55.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5.0较高(对照组为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霞;张娟利;马玺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信息化是当前时代发展引出的新趋势,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人们不仅在工作办公中实现了智能化,将信息科学与医疗建设结合起来也成为了大势所趋.信息高速公路是新的技术名词,它利用的是新的因特网通讯方式,而中医保健与其的融合即为信息化中医的大特点.现如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关注健康生活,汲取中医药知识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传承下来的经典医学国粹,对治疗疾病的根本和养生保健具有独特之处.本文就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入手,对中医与体质保健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充分突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支持.
作者:洪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77例颈部项韧带钙化X线表现,探讨其与颈椎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经颈椎X线正侧位平片检查诊断项韧带钙化患者277例.结果:项韧带钙化的部位从C1~C7平面均可发生,钙化灶与颈椎长轴平行,呈长条状或斑点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晰或模糊,其形态多样,项韧带钙化长度长者24mm,宽者6mm,小者表现为斑点状钙化影.可伴有颈椎曲度改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椎间隙变窄等一种或多种X线表现.结论:项韧带损伤、钙化与颈椎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引起颈椎病的一个因素或是颈椎病的早期改变.颈椎病可以导致项韧带损伤钙化,项韧带的损伤钙化也可以使颈椎失稳,进一步发展为颈椎病.项韧带钙化可作为早期颈椎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全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中患者应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别,且a实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张明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50例以及单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50例,分别为合并组与单纯组,将合并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运用综合治疗方法,分析各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各项生理指标差异.结果:患者在呼吸暂停指数、血氧饱和度等指数上,单纯组与合并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态血压指数上,两组在白天、夜晚与全天平均指数上,单纯组与合并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血压改善幅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生理各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常规治疗往往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需要采用综合干预来控制疾病发展.
作者:王志江;马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讨论早期教育与护理干预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在我院出生健康足月的新生儿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实验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实验组家长接受早期教育和护理培训,对照组家长未接受早期教育和护理培训,对两组婴儿家长的早期教育和护理知识的知晓率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婴儿1岁时生长发育水平以及四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婴儿家长早期教育自己护理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婴儿1岁时的身高,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1岁前四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教育和护理培训可以提高家长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提高婴儿的健康水平.
作者:闫丽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产生湿包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和减少湿包发生,以控制医院感染,为临床一线提供合格而稳定的灭菌医疗器械和材料..
作者:石凤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荨麻疹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份至2016年3月份期间收治的98例荨麻疹患者,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在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理为79.2%,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荨麻疹疾病,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为荨麻疹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郑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护理质量管理对院感控制率与护患纠纷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6例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照组2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2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有效控制了感染发生率,减少了护患纠纷,值得采用.
作者:范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在我国市场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之下,医疗经营体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医院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需要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而在当下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医院需要充分利用好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用以对工作人员起到良好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使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工作状态投入到医院宣传管理工作当中,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基于此,本文将通过简单对激励机制的具体内涵进行简单介绍,重点谈谈激励机制在医院宣传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在医院宣传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作者:赵勇;宋晓玲;庄笑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白血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10月份至2016年10月份64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患者32例,常规组的患者进行常态化的健康教育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细致化的健康教育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四个方面.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健康知识、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四个方面的分数都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运用细致化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运用和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50例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胆漏、肠瘘、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n=45)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n=45),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5.56%及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80%和护理满意度77.78%,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22.14±3.63)d较比对照组患者(29.54±3.35)d明显偏短,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徐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现如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升,人们到医院治病就医,不仅对医生的技术水平以及医疗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于医院的护理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院护理管理者,一定要高度重视护士的工作表现,不仅要在工作中给与护士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而且还要给予护士更多的人文关怀,为护士排解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疲劳,使得护士能够端正态度,认真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边小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提升妇产科护理质量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妇产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产妇分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对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长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娩球对分娩疼痛的影响及应用情况.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产妇16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接受分娩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体位分娩,观察组产妇则在临产时结合助产士在宫缩间歇期进行分娩球骑坐,并结合多种姿势进行疼痛缓解和减轻,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的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缓解效果(≤级患者48例、Ⅱ级25例、Ⅲ级1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级患者30例、Ⅱ级38例、Ⅲ级16例),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结合分娩球能够有效缓解分娩疼痛,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产科分娩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文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热点,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资料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6年就诊我院妇科治疗急腹症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疾病的临床特点,对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临床诊断中多的为出血性疾病,40例(占47.6%),其中异位妊娠29例(占34.5%),黄体破裂9例(占10.7%),子宫穿孔2例(占2.4%);其次为感染性疾病,35例占41.7%,其中急性盆腔炎26例(占30.95),盆腔囊肿6例(占7.14%),输卵管积脓或血性输卵管炎3例(占3.57%);肿瘤并发症10例(占11.90%),其他类4例(占76%).84例中手术治疗68例(占80.96%),保守治疗16例(占19.04%),病死率为0.护理总有效率为97.6%(82/84).结论 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急救能降低妇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死率,适宜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保证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何月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