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患者中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的影响

黄小琪;林英辉

关键词:阿司匹林,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血小板
摘要: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ASP)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Platelet)功能的影响,了解它们与CHD的关系.方法 将90例CH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口服ASP 50 mg/d,Ⅱ组ASP 150 mg/d,早餐后顿服;8周后检验两组患者的血浆CRP浓度、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除Ⅰ组CRP浓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ASP 150 mg/d能直接降低血浆CRP浓度、GMP-140水平和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能有效地防止冠状血管的进一步损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末梢全血不同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及血小板检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末梢全血采集后不同放置时间对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检测的影响.方法 对40例患者采集末梢全血注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抗凝,轻轻充分混匀后立即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然后分别放置10 min和30 min后再次测定;对以上三个时间测定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白细胞百分率(NEUT%)、中间细胞面分率(MXD%)、淋巴细胞百分率(LYMPH%)、血小板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值(P-LCR)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 min的结果与30 min的结果比较:白细胞数降低,血小板数升高,NEUT%升高,LYMPH%降低,MPV降低、P-LCR降低,两组结果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血小扳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MXD%与PDW差异无显著性(P>0.05);30 min结果与10 min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0 min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10 min后直方图恢复正常.结论 末梢全血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标本或多或少有组织液混入及血小板周围环境的改变,促使血小板短时间内产生一个假性聚集现象,从而影响WBC和PLT结果的准确性,在EDTA-K2的逐渐作用下血小板解聚,结果恢复正常;末梢全血采集后放置10 min后再测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苏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动脉置泵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肝转移

    目的 探讨肝动脉置泵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切除原发病灶后肝动脉置泵术后泵内化疗,并随访B超观察转移灶的生长情况.结果 置泵化疗患者20例转移灶明显缩小或停止生长,3例无效.结论 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行肝动脉置泵化疗可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吴国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常用EDTA-K2抗凝剂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

    目的 报告因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以引起同行注意.方法 选择不同检验方法进行血小板的检测.结果 血细胞计数中抗凝剂EDTA-K2引起血小板检验结果假性减少,导致对检验结果的错误理解、极易误诊,而且使病人承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及痛苦.结论 目前临床用EDTA-K2作为血细胞计数的抗凝剂,但引起血小板不正常的粘附、聚集,导致抗凝静脉血血小板结果假性减少.所以应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作者:曹蓓;张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药物联合应用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止痛的研究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玻璃酸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止痛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双盲随机分组,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病人50例,58膝,分为玻璃酸钠(2 ml)+2%利多卡因(2.5 ml)+地塞米松(2.5 mg)(A组,n=15),玻璃酸钠(2 m1)+生理盐水(5 ml)(B组,n=15),2%利多卡因(2.5 ml)+生理盐水(4.5ml)(C组,n=15),地塞米松(2.5 mg)+生理盐水(4.5 ml)(D组,n=13),每例患者于术后关节腔注射,分别在给药后8 h、24 h、72 h、一周时,在病人双足站立膝关节伸展状态下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用q检验.结果 术后8h,A组和C组的止痛效果好于B组和D组(P<0.05)但术后72 h和一周时B组和A组的止痛效果明显好于C组和D组(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联合应用玻璃酸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在早期止痛和持续镇痛方面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庄明;商晓军;朱亚平;韦兆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为临床选择更好的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方法 自1997~2006年收治胫骨平台骨折76例,按照Schatzker分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7例,男性31例,女性6例.均经切开复位,严格按照内固定原则分别采用螺丝钉、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进行骨折治疗.结果 37例均得到随访,短19个月,长7年,平均23个月.骨折均愈合,疗效评定参照Merchant标准,术后6个月优良率为83.8%,术后1年优良率为89.2%.结论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应当考虑手术治疗,术中必须早期处理受损的软组织;内固定物的选择应当灵活掌握.

    作者:杨朝晖;查正;张潇;黄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将不同类型及性格的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类和分组观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冠心病组有12例发生焦虑,健康组有4例发生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0%和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00(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张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纳洛酮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15例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与对照组(n=15);对照组采取有效携氧机械通气,突击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和肝素乐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意识转醒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机麻痹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王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卡托普利与吲哒帕胺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卡托普利与吲哒帕胺的降压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Ⅰ、Ⅱ、Ⅲ级病人共40例,采用单纯卡托普利治疗2周后,对舒张压仍>100 mmHg的患者加用吲哒帕胺治疗,疗程4周.观察用药后血压情况.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5例,占62.5%;有效11例,占27.5%;无效4例,占10.0%;总有效率90.0%.结论 卡托普利与吲哒帕胺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降压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张延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洗胃在救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作用的商榷

    目的 探讨洗胃在急性乙醇中毒救治中的必要性.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12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分为洗胃组和非洗胃组,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比较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非洗胃组与洗胃组在预后上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发生率非洗胃组4.8%,洗胃组18.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统计表明,对于急性乙醇中毒洗胃治疗较非洗胃无优越性,且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不推荐洗胃.

    作者:钱进;宁果豪;罗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骨髓细胞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骨髓检查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操作者需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而这些常是检验工作者的薄弱环节,这可从有关单位[1]进行的骨髓涂片室间质控调查中得到充分反映.本文就骨髓检查及临床意义的有关问题提几点看法.

    作者:江立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人强化治疗中应用图文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图文临床路径在2型糖尿病人强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100例,分为2组,路径组(50例)应用图文临床路径进行医疗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模式进行,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糖尿病知识测评得分.结果 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糖尿病知识测评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人强化治疗中应用图文临床路径可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平均住院费用,提高病人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呼庆红;吕凌波;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自动五分类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影响因素分析

    HEMAVET全自动五分类动物血液分析仪采用电阻抗原理对血小板进行细胞计数和细胞体积测量,血小板凝集、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抗凝剂、放置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对标本血小板的计数.

    作者:陈文娜;李曦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30例溶栓治疗分析

    自从1959年链球菌培养液提取物链激酶首次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溶栓广泛用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急性期治疗.临床实践证明,溶栓治疗心肌梗死能有效缩小梗死面积,改善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使死亡率明显下降.我院自1997年开展溶栓以来至2005年7月,共溶栓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继永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预防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对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与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血管形态、内膜的厚度、有无斑块及斑块的性质;血管管腔是否狭窄及狭窄的程度.结果 急性脑梗死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75.0%,以不规则、不均质回声斑块多见;非脑血管病组斑块的检出率为13.8%,斑块多为规则的、等回声或强回声斑块;急性脑梗死病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6.67%,非脑血管病组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颈动脉狭窄可能导致脑梗死的危险性升高,超声显示不均质回声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作者:周雪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

    目的 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方法.方法 对20例22眼急性前葡萄膜炎应用0.5%或1%强的松龙滴眼,从每h1次或每2 h1次或每日4次,根据前房炎症减轻程度逐渐递减至每日3次→每日2次→每日1次,对有前房内纤维素性渗出者口服强的松80~100 mg/d,早上一次顿服,每天减量20 mg,2~3 d絮状渗出吸收后立即停药.结果 所有病例炎症均得到控制,无发生并发症.结论 以足够浓度和足够频度的糖皮质激素滴眼能很好地控制炎症且避免并发症,应根据适应证选择口服糖皮质激素.

    作者:张子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神经纤维瘤病复发恶化1例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 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1],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发病率约为4/10万.现报道一例神经纤维瘤病妊娠期伴发,再次妊娠复发恶化的病例.

    作者:周世琼;岳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进行总结分析,按Lauge-Hansen分类:旋后内收型:3例,旋后外旋型:14例,旋前外旋型:5例,旋前外展型:4例,垂直压缩型2例;疗效根据病史、体征、X线征象做4级评价.结果 本组28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2周.优23例,良2例,可3例,无差病例,优良率为89.3%.结论 通过切开复位可靠内固定可使踝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佳临床效果.

    作者:李文俊;林华秀;王小锋;陈开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氧磷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PON是一类芳香酯酶,它能催化磷酸酯键的水解,降解有机磷酸、芳香羧基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由于目前用于检测该酶活性的常用的底物是对氧磷(parason),故该酶命名为对PON.近年的研究表明,PON除能解除有机磷化合物的毒性外,还参与抗脂质过氧化,在一些氧化应激性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氧磷酶基因家族及其活性以及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姜泽强;刘朝霞;谭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进展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有时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

    作者:杨丽;刘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附11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15例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终结果评分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95例(82.6%),良11例(9.5%),中8例(7%),差1例(0.9%).结论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弹性固定,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盖伟;侯林俊;于远洋;晋长皓;杨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