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王艳丽
本文简要介绍了乳腺X线机技术,并对乳腺X线机与普通常规X线机的区别做了介绍.重点对乳腺X线机性能测试的方法及项目作了探讨.
作者:赵庆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呼吸机作为一种急救和治疗设备,对抢救患者的生命和患者病情的恢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在各个医院普遍使用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该设备由微处理器控制,可通过程序设定呼吸比、呼吸频率、呼吸次数,自动完成管道气体压力检测等功能.
作者:黄晓庆;陈维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多层CT的技术指标与单层螺旋CT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多层CT的临床应用软件开拓了CT诊断的新领域.本文介绍了多层CT的技术指标和临床应用软件,展示了目前CT发展的水平.
作者:张平寅;钱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本文介绍了在32位操作系统Windows下注射泵控制程序的实现方法.该软件采用可视化的编程语言工具VisualC++6.0实现注射泵速率的实时计算和控制,充分发挥了多线程技术和Win32API串口通信函数的优势.
作者:陈宇珂;窦建洪;王若松;张兴安;张延武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本文就射频线圈、脉冲序列、频谱分析和磁共振对比剂等四方面内容,对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坤成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本文的设计将 CCD摄像头装入抗压防爆筒内,与防爆气动云台、微电脑控制器、多功能探测器、监视器等组成监控系统,完成对易燃易爆场所的监控.
作者:袁建瑞;王有存;肖鹏云;刘西宝;刘汉岭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本文对水处理的原理、工作过程及使用作了简单介绍.根据作者的研究和体会,具体阐述了水处理各项主要指标的质量控制,并相应提出了一套水质检测实施方法.
作者:陈斌;王艳丽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彩显作为微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大都采用单管脉冲式开关电源供电.其电路简捷,维修简单.现将1例开关电源中逆变整流输出部分故障检修介绍如下,见图1. 故障显示器加电源后,工作指示灯闪亮一下,荧屏无光栅.
作者:徐歌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血液防凝混匀机,采用机械传动原理,使试管不断变换位置,试管内离体血和防凝剂充分接触混合,可有效地防止血液凝固,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胡斌;王玉玲;袁建瑞;董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故障现象 1 合上开关未见主电源继电器通电上闸,控制台内听见轻微的嗡嗡声.检修过程鉴于未能开机,故先打开控制台检查,发现 EMC- 80板上保险丝 F1(10A125V)熔断,观察玻璃管熔断情况,不象过负荷烧断,似是短路烧断.为了快速判断故障所在,拔除J100电缆的接线插头,重新接上保险丝,控制台内得电正常,说明故障不在控制台,查看资料得知,此电缆一端连至高压发生器侧的球管选择板 (TUBE SELECTOR-10), 测得整流桥堆D2(LBA- 04Z)烧坏.通电试验,EMC-80板上保险丝 F1再次烧断,新换桥堆也被烧坏,拆开光栅观察,X线管大、小焦点灯丝不亮 .
作者:伍子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本文介绍了各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影响仪器测量结果的因素;常见故障及成因,同时提供与之相关的维护和预防措施.
作者:林薇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肝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本文通过对肝纤维化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在 CT图像上表现的分析,利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算法对纤维化病人与正常人的 CT图像进行纹理分析,探索区分两者的有效参数,为肝纤维化的 CT图像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童隆正;王新光;贺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院于1996年购买二台连云港产mG- 1.2型双扇门灭菌柜.在操作中时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发生,影响正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专业维修人员因工作忙一时不能前来维修的情况下,供应室消毒人员自己动手,寻找故障原因,进行小型维修,现将我们总结出的几条维修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罗李之;陈靖;杨正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使用自制模具和X线胶片洗片机,在掌握多幅图像达到相同的感光度的原理基础上,为照片的制作提供一种便捷的方法.
作者:燕桂新;贾潮江;孙亮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传统 X线机的数字化改造方案,以适应当前的医院信息系统 (HIS)和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的需要,使传统模拟X线机接入PACS成为可能.
作者:何洪林;金德勤;李凯扬;相艳;刘徐迅;杨宣东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西门子CR型CT机中的复位停止功能是为使扫描能安全运行,CT机在电源输入,线路设计上安装了多处的紧急避险断电按钮开关.在墙上明显位置安装3个断电按钮,机架及操作台上也设计5个急停按钮,CT机利用两个交流接触器 K1复位,K2停止工作.当K1得电K2失电时机器复位能正常扫描,相反则不能扫描.本文所谈复位是供电方面问题而不是电脑上的复位 .
作者:翁国畴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本文介绍了以日本 IQ血浆交换机的现有设置为基础,经改进后可同时用于各种 CRRT的技术.内容包括该技术的原理及组成,使用方法,临床使用效果及改进意见.
作者:李小庭;崔洪胜;杨俊;安湘;王玉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1 X线管阴极引线的判断用万用表1欧姆档测量 X线管的三根引线,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阻值:两组灯丝相串时电阻大,大焦点灯丝阻值次之,小焦点灯丝阻小,有大阻值的两点是大小焦点引线,剩下的一点即为公共引线点.判定了公共引线后,根据大小焦点灯丝阻值的不同,便立刻可以区别出大小焦点的引线.
作者:何泽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故障现象透视时手动调节工作正常,选择自动调节 (IBS)功能时,图像闪烁,kV抖动,且管电压大 80kV. 故障分析透视图像稳定系统 (IBS)出现故障 .
作者:葛成军;刘丽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Dicom格式图像的刻录,改变传统胶片存储CT图像的方法,实现CT图像存储的无胶片化.方法利用 SieNet Magic View300软件的功能,实现CT图像Dicom、Jpeg或 Tiff格式存储.结果此方法成功地实现了CT图像以Dicom、Jpeg或 Tiff格式的刻录,图像质量合格,并能将图像返回CT主机进行再处理.结论此方法投入少,效果好,图像质量符合Dicom标准,并节省了大笔的相关费用.
作者:王时庆;吴新淮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