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陈秋华

关键词:重症, 有机磷, 农药, 中毒, 急诊急救, 护理,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急救护理.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急救这一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急诊抢救及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均明显占据一定优势,组间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有机磷的农药中毒急诊治疗的病患,开展急诊急救这一护理路径,对急诊急救临床治疗可起到良好地配合效果,可缩短急诊抢救的时间,护理满意度极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重点监控药物点评探讨

    目的:通过对重点监控药物点评探讨,遏制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增长.方法2018年1月根据信息系统筛选出使用金额排名靠前或出现超常使用的三个重点药物,通过对使用此三种药物的医师医嘱进行全覆盖点评,将点评结果进行反馈、公示、干预,并持续跟踪点评干预3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持续点评跟踪3个月后重点监控药物的临床适应性、辩证相符性比例不断提高,使用金额排名降低,疗程缩短,用法用量、溶媒选择、药物联合使用趋于合理.结论我院根据此方法摸索出一种有效的重点监控药物点评干预方法来遏制不合理用药的增长,逐渐达到安全、有效、适当、经济的用药标准.

    作者:黑娥杏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急救护理.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急救这一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急诊抢救及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均明显占据一定优势,组间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有机磷的农药中毒急诊治疗的病患,开展急诊急救这一护理路径,对急诊急救临床治疗可起到良好地配合效果,可缩短急诊抢救的时间,护理满意度极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秋华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男性不育症患者予以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中选取40例,依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2组,各20例.对参照组予以十一酸睾丸酮胶囊治疗,对实验组予以来曲唑治疗,分析40例患者的血激素水平和精液质量.结果:实验组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以及精子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E2水平较低、睾丸容积较大、T水平较高,组间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男性不育症患者予以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可提高精子质量,进而改善病情.

    作者:韦顺斌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老年疝气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效果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老年疝气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效果研究进展.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资料库中检索与老年疝气患者临床护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研究内容予以深入分析并从老年疝气患者传统护理方式存在的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两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老年疝气患者传统护理方式针对心理、饮食、用药、方面内容展开护理可缓解负性心理、降低疼痛感、科学饮食、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老年疝气是我国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且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并未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给其带来严重影响,传统护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难以满足老年疝气患者临床护理需求,所以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护理措施加以改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秦璇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抢救中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实验,观察组接受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抢救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时(4.67±0.67)min、分诊用时(0.79±0.16)min、住院时间(5.37±0.55)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总时(5.81±1.14)min、分诊用时(1.93±0.35)min、住院时间(7.41±0.94)d,(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39.26±5.91)得分少于对照组患者的NIHSS得分(57.43±4.72),(P<0.05)结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抢救中,能够提高抢救的效率,辅助后续治疗能够帮助减轻患者的神经缺损,减轻患者的术后神经障碍程度.

    作者:吉双珠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术后护理干预对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对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上一年度诊治的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所差异,实施术后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肠鸣音恢复时间,还有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和21.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促使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与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与临床疗效.方法:针对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进行治疗,对该药物的治疗机理进行探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在实施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之后,参照临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判定标准,在疗程结束之后,治愈24例,治愈率为46.1%;显效17例,显效率为32.7%;有效8例,有效率为15.4%;无效3例,无效率为5.8%.总共发生5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结论: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但容易引发不良反应,需要在治疗时加强应对和处理,以此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安丽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探究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实施常用抗菌药物管理,对比实施前(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后组间用药和理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实施常用抗菌药物管理后,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合理率、临床合理用药率均呈现升高趋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且管理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降低趋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用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实施后,提升了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和给药剂量的合理性,提升了临床合理用药率,减少了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钟衍雄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5例.对照组基于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流程下加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通过抢救效果的分析,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统计学为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获取的急救效果更好,能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降低复发率,也能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曹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抽选16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应用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收缩压变异性与舒张压变异性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变应性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变异性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降压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血压变异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云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腹股沟疝手术TEP术式与TAPP术式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腹股沟疝手术TEP(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式与TAPP(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TEP组(100例)和TAPP组(100例).结果:两组腹股沟疝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使用率低于TAPP组(P<0.05),TEP组腹股沟疝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TAPP组(P<0.05).结论:TEP术式与TAPP术式各有优势,但是TEP术式相比起TAPP术式具有平均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止痛药使用率低等优势.

    作者:王磊;安军刚;曹峻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6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分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恢复情况、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曾嵘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老年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对老年患者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之中的相关护理配合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患者均在检查时接受了相应的护理配合,对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在本次200例患者的检查之中,并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均顺利完成了镜检.结论: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治疗之中加强护理配合,患者的预后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的保障患者检查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作者:庞雁峰;马静雯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中西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因静脉留置针长时间留置致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疗效与护理体会

    目的:评价中西医治疗方案治疗因静脉留置针长时间留置致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因静脉留置针长时间留置致血栓性静脉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法,实验组行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因静脉留置针长时间留置致血栓性静脉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法,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恢复血管的正常指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佳芯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放射诊断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临床康复治疗中应用放射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颈椎病患者纳入观察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6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教育和指导,研究组同时联用放射诊断,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5.22%,对照组为83.6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病临床康复中应用放射诊断,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促进患者良好康复.

    作者:代钢城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人工智能涵盖了包括机器人学、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识别与处理、图像识别与处理、机器学习等众多学科和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本文将对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按虚拟分支和物理分支两个方面做简要概述,主要介绍其在医学影像学、临床辅助诊疗、药物研发、手术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誊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运动锻炼行为阶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运动锻炼行为的阶段分布,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式,对承德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的198例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98例患者中,57例(28.8%)处于无意识阶段;11例(5.6%)处于有意识阶段;119例(60.1%)处于准备阶段;2例(1.0%)处于行动阶段;9例(4.5%)患者处于维持阶段?患者的年龄(χ2=12.01,P=0.017)?进行运动锻炼的自信心(Z=6.80,P=0.033)?对运动锻炼的重要性认识(Z=12.88,P=0.002)及对运动益处和障碍感知(F=7.69,P=0.001)在不同行为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透析过程中运动的整体现状不理想,大部分患者处于行为阶段的早期,尚无规律运动锻炼,临床上可针对患者所处不同的运动阶段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指导.

    作者:于泽虹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不同剂量混合细菌接种盆腔炎的造模方法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目前越来越重视盆腔炎疾病的临床研究发展,但因动物疾病模型制备的不足与局限,临床研究从而受到限制,因此动物模型的制备对未来盆腔炎性疾病的进一步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本实验采取不同剂量混合细菌悬液造模方式,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侯金萌;高慧;张晴;代春玲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疾病目前的有效诊断与治疗现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1.4-2015.5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收集其比例资料,按疾病情况分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RH)组与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非RH)组,对数据进行整体分析.结果 RH组患者在并发症等方面高于非RH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主要以多并发症、病因复杂为特点,准确地诊断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朱香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护理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研究对象,收治时间是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按护理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2)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2)则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评估方式,就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心绞痛持续时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其疼痛感,缩短其心绞痛持续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游梦瑶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