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人文关怀模式的基础护理临床应用研究

刘晓辉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 人文关怀, 教学模式, 护理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中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人文关怀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弥补了护理学基础实践中重技术轻关怀的不足,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关怀品质,提高专业课学习效果.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诊的100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康复组2组,每组都有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50例患者给予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调查满意度.结果:通过不同方式护理,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实施康复护理,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薇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火针治疗在痤疮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就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和观察.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3月-5月期间所接收的痤疮患者(51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并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抽取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为24例和27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火针治疗.之后,对两组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痤疮患者实施火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肝功能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诊断中采用肝功能及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确诊的脂肪肝患者44例为实验组,另择同期予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4名作为参照组,全部受检者均行肝功能检验及血脂血清学检验,对比2组受检者肝功能与血脂血清学指标.结果:2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未见显著差异(P>0.05),2组天冬氨酸转氨酶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丙氨酸转氨酶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肝功能与血脂血清学检验能够为脂肪肝临床诊断提供检验数据,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俊;杨晓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用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时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把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名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实验对象,将所有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冷刀锥切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探究哪种治疗的治疗效果更好.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多了14.29%;在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看,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了16.18毫升;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实验组多了12.28分钟,所以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出血量更低而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所以宫颈环形电切术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在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时可以将这种方法应用.

    作者:许林敏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术后护理干预对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对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上一年度诊治的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所差异,实施术后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肠鸣音恢复时间,还有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和21.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促使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性及风险沟通意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当前疫苗安全性的认知,并探知工作人员与被接种人群风险沟通意识.方法:选择50名我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对全部工作人员均实施面对面访谈,访谈时间为40至60min,访谈结果不记名,访谈内容为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风险沟通等等.结果:50名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均认为接种疫苗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5名人员认为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的有效性为差异,12名工作人员认为进口疫苗安全性水平略高于国产疫苗,22名人员认为脊髓灰质减毒疫苗有效性较好,19名工作人员认为脊髓灰质灭活疫苗效果更佳,48名工作人员均认为,上述2者均能够起到脊髓灰质炎预防效果.50名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均在日产工工作中参与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34名工作人员表示沟通效果较好,5名工作人员处理过癫痫、疫苗相关性脊髓灰质炎及死亡案例.结论:疫苗风险沟通在免疫规划工作之中重要性较高,因此,应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在疫苗安全性及风险沟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沟通技巧及交流水平.

    作者:马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手功能康复器在偏瘫后患者手功能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手功能康复器对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功能康复器训练,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ugl-Meyer评定得分较治疗前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与手功能康复器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均有一定效果,但手功能康复器训练对提高患者手功能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曲虹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疑似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根据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ECLIA组与ELISA组,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两组HBsAb、HBeAg、HBcAb检出率差异并不明显,P>0.05;ECLIA组的HBeAb、HBsAg检出率为分别为21.67%、60.00%,均高于ELISA组,P<0.05.结论:ECLI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检出率更高,相较于ELISA检验优势更大,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宋晓君;刘可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集束化护理在骨折压疮高危病人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骨折压疮高危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取我院骨折压疮高危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集束化护理)与常规组(日常护理)各78例,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评分、住院时间、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Barthel评分高,住院时间短,压疮发生率低,满意率高,P<0.05.结论:在骨折压疮高危病人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自身压疮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使得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丹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猪胆中毒致急性肝衰竭治疗体会1例

    目的:分析猪胆中毒致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1例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猪胆中毒致急性肝衰竭男性患者,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B超等检查,为患者提供降酶、护肝等对症治疗、电解质失衡纠正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以及血浆置换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表现均获得缓解,未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血生化、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规复查结果均恢复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顺利出院.结论:猪胆中毒致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必须及早为患者采取护肝等对症治疗措施以降低其死亡几率,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李社刚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9月-2018年9月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自我监测、饮食、用药、运动、复查等五方面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7.28±1.17)mmoI/L、餐后2h血糖(9.59±1.47)mmoI/L,明显低于对照组(8.05±1.26)mmoI/L、(11.42±1.36)mmoI/L(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遵医嘱率,从而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敏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探讨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了无保护助产护理对减少产妇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实施会阴保护助产方式,另一组实施无保护助产护理.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无保护会阴助产护理的观察组产妇会阴伤口情况及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实施无保护会阴助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李斌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价;分析2015年与2016各项质控指标的完成情况.结果:2015年与2016护理质量各项质控指标均合格率均在95%以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西环素胶囊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西环素胶囊治疗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痤疮患者76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达帕林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达帕林胶囊联合多西环素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痤疮治疗中阿达帕林胶囊联合多西环素胶囊,其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青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肝硬化结节的CT诊断及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结节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5月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共52例,分别采用超声和CT增强扫描技术进行诊断,比较超声和CT增强扫描诊断的检出率,分析肝硬化结节的CT影像特征.结果:CT增强扫描诊断的检出率为96.2%,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80.8%,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呈等或低密度结节,增强扫描后轻度强化、不均匀强化或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强化,延迟期呈等密度.结论: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异型增生结节的检出率高,结合影像特征可为早期发现小肝癌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武志岗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研究采取人文关怀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例数合计总数200例,选取时间范围在2011.06.03日到2018.05.20日,将其依据区组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为主护理)、观察组(再联合使用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各100例,对比2组的病死率指标、满意程度指标.结果:观察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护理后,其病死率指标(6.00%),满意程度指标(96.00%),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实施人文关怀优质护理的方案护理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当中,患者的病死率、满意程度均改善.

    作者:韩再琴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克拉霉素结合体外短波治疗支原体性前列腺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克拉霉素结合体外短波治疗支原体性前列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支原体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服用克拉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体外短波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疼痛、排尿异常状况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支原体转阴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排尿异常情况的出现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方面明显改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结合体外短波治疗支原体性前列腺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罗小燕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改善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改善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门诊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运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管理,分析不同护理后分诊准确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改善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患者满意度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护理管理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吴惠珠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布地奈德莫特罗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属于临床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当前上述两种疾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呈上升趋势,一方面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增加临床医疗供需,导致医疗供需不足问题的出现.本文对布地奈德莫特罗(BF)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作者:骆远宁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的调查方法,统计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感染部位以及出现感染因素.结果根据调查1000例显示,其中有70例发生了医院感染,并且呼吸道感染率多.经χ心功能Ⅲ和Ⅳ级、侵入性操作、预防抗菌药物和低蛋白血症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率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并且很多都是来源于预后不良.若是想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就需要积极治疗自身疾病和并发症,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住院时间,避免病毒的入侵性.

    作者:曾令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