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宋晓君;刘可

关键词:ECLIA, 乙肝病毒血清学, ELISA
摘要: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疑似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根据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ECLIA组与ELISA组,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两组HBsAb、HBeAg、HBcAb检出率差异并不明显,P>0.05;ECLIA组的HBeAb、HBsAg检出率为分别为21.67%、60.00%,均高于ELISA组,P<0.05.结论:ECLI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检出率更高,相较于ELISA检验优势更大,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2016年4月--2018年1月内接诊的74例脊柱骨折患者分成2组,先到医院就诊的37例设为对照组,余下后就诊的37例设为观察组,围术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更高,建议推广.

    作者:郭春梅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个体化护理对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1月纳入的7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电脑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科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华雯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

    目的:就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患者(4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给予其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患者在采用了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后,其腰椎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未发生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对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雪梅;朱玲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

    目的:探究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中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方案.方法:通过分析研究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手术室高值医用耗材管理的情况,进而拟定新的管理方案后进行实施,研究分析实施新管理方案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的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效果,并与更改管理方案前的管理效果相比较.结果:实施新制定的管理方案后,退回的淘汰品数、遗失产品数、遗漏收费次数与实施新方案前相比均有显著的降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新方案后患者因耗材管理而导致不满产生纠纷的纠纷率与患者对耗材相关事项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更科学、更细致的管理方案对手术室中的高值医用耗材进行管理,可为医院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减少患者因对医用耗材管理不当而产生的纠纷,并提高患者对医院医药耗材的使用的满意度.

    作者:陈静宜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及术后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45%>81.13%)、治疗依从性(96.23%>84.91%)以及生活质量评分[(89.62±4.38)分>(78.22±5.04)分]相对更高(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5.66%)、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40.37±3.15)分<(50.82±3.59)分]、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39.62±2.81)分<(50.25±3.64)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实施细致、周到的术后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石晓红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促凝剂使用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促凝剂使用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影响.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血液检查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其中为20例患者进行电解质检查,其余80例进行肾功能检查.将电解质检查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选择普通真空试管,观察组选择含有促凝剂的真空试管,对比两组电解质(K、Ca、Na、Mg、Cl、Pi)含量;将肾功能检查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普通真空试管,观察组选择含有促凝剂的真空试管,对比两组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二氧化碳(CO2)、尿酸(UA)、微球蛋白(β2M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含量.结果:对于电解质检查患者而言,两组电解质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肾功能检查患者而言,两组ALB、TP、CREA、BUN、CO2、UA、β2MG、CysC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血液检查患者而言,促凝剂使用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丁红梅;周立波;刘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麻醉恢复室的护理风险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的护理风险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术后针对以上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引起护理风险的因素,并针对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命安全.结果:100例患者手术后,到麻醉恢复室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其转送至相应科室,患者满意度较高.且在护理中,发现引起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有管理因素、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三个.结论:患者手术后,将其转送到麻醉恢复室,因年龄差异,病情变化,易使患者出现并发症,故针对护理中的风险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潘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有效护理探析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对肝癌介入术后有效地进行后期护理,通过介入治疗、精神、心理等因素探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保证手术疗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和效果,注重调节饮食、完善辅助检查及按时服用术前用药等,定期检查术侧肢体和穿刺局部的情况,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果: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是提高患者恢复率的重要保障,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配合医生操作,降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论: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后期护理,需要采取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恢复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5)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就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前,2组患者中III~V级者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中的III~V级者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有积极影响,值得借鉴.

    作者:唐深婷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内分泌科老年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内分泌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内分泌科收治的23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分泌科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信心,值得在内分泌科推广使用.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推拿手法联合针刀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同时总结枕大神经痛病人接受推拿手法联合针刀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枕大神经痛病人资料72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针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推拿手法,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枕大神经痛病人,为其提供推拿手法联合针刀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麻东阳;齐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应用不同镍钛机动器械对牙髓炎根管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分析应用不同镍钛机动器械对牙髓炎根管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牙科在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患牙60颗)作为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不锈钢K锉机械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ProTaper Universal机用镍钛旋转根管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通过随访1年对牙齿咀嚼、叩击痛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对牙齿咀嚼、叩击痛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roTaper Universal机用镍钛旋转根管锉开展牙髓炎根管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远期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璟;贾微娅;马立亚;孟娇;焦向景;王丹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构建人文关怀模式的基础护理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中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人文关怀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弥补了护理学基础实践中重技术轻关怀的不足,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关怀品质,提高专业课学习效果.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体内血清尿酸水平和变化的意义.方法:在本次实验中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为实验组,70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接受空腹血清尿酸检查和肌酐检查,对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进行对比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和肌酐值水平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比对照组患者高69.2μmol/L,而两组的肌酐值水平相近,由此可以看出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的病情发展与体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是有很大关联性的.结论:通过对两组人员的尿酸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体内血清尿酸水平远远低于正常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患者体内的尿酸水平与冻结步态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尿酸是人体中的抗氧化剂,对人的神经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患者体内尿酸的含量低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吴森翔;金哲如;叶华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三联疗法根除Hp对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Hp呈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且在第4周时,开展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93.48%)、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改善总有效率(86.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58.7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Hp相关性胃炎,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何津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利培酮组(治疗组)和奥氮平组(对照组)各32例,疗程12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治疗后的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及第12周末评分.结果:研究治疗后两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2周末治疗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缓解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比奥氮平效果明显.

    作者:梁映杰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212例ICU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同期收集212例ICU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率、差错率、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在服务态度、应急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与处理潜藏的风险,以降低护患纠纷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李珍珍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方法: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患儿中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少,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身体恢复,值得借鉴.

    作者:赵荣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糖尿病患者膀胱造瘘皮肤护理

    本文以糖尿病患者膀胱造瘘术后的皮肤护理为主题,采取我国某医院的实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这30例患者的研究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具体方法:选择我国某医院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进行糖尿病膀胱造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的膀胱造瘘具体情况来合理的选择护理方案,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并且对于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回访,将患者手术后造口皮肤情况进行记录.研究结果:3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相关合理的手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出院后回访等措施后,仅有1例患者发生造口组织黏膜分离,1例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出现感染炎症,以及1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情况,糖尿病患者膀胱造瘘术后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研究结论:糖尿病膀胱造瘘术后患者通过具体病情制定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术后出现造口皮肤并发症,对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王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