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王佳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研究一种自制记忆合金加压钩在腰椎间融合术(TLIF)中固定的稳定性.方法:使用CAD软件建立成人腰椎、椎弓根钉棒、椎间融合器和记忆合金加压钩的有限元模型,以及固定物固定后的L45节段TLIF模型,对模型施加10Nm应力,观察模型的稳定性.结果:成功建立了L2-L5节段腰椎真实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两种固定物均可有效降低L4-5节段TLIF术模型在前曲、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上的运动度.结论:在有限元模拟L4-5节段TLIF手术的模型下,自制的新型腰椎后路固定系统--记忆合金加压钩,可降低固定节段腰椎的活动度.
作者:王兮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利培酮组(治疗组)和奥氮平组(对照组)各32例,疗程12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治疗后的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及第12周末评分.结果:研究治疗后两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2周末治疗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缓解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比奥氮平效果明显.
作者:梁映杰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究1.5T磁共振成像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5.12-2018.5.12至我院就诊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MRI检查,对其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给予MRI诊断后,检查准确率达到82.00%(41/50),37例为外侧副韧带损伤,包括单纯距腓前韧带锻炼19例,8例单纯跟腓韧带断裂,12例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同时发生断裂;另外4例患者中,2例内侧三角韧带损伤,1例单纯胫腓前韧带断裂,1例胫腓前韧带断裂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结论对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给予1.5TMRI检查,可获得较高的检查准确率,帮助患者早日明确病情,辅助疾病的治疗.
作者:吴飞 刊期: 2018年第50期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语言发育落后于同一时期正常儿童水平,在儿童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它不仅影响儿童的交流,也可对其心理造成影响.目前,国内外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康复治疗方法较多,以言语训练为主,结合其他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方式.本文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黄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总结老年疝气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效果研究进展.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资料库中检索与老年疝气患者临床护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研究内容予以深入分析并从老年疝气患者传统护理方式存在的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两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老年疝气患者传统护理方式针对心理、饮食、用药、方面内容展开护理可缓解负性心理、降低疼痛感、科学饮食、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老年疝气是我国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且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并未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给其带来严重影响,传统护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难以满足老年疝气患者临床护理需求,所以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护理措施加以改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秦璇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探究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临床诊治处理过程中采取针灸联合三屈位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三屈位牵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有效数分别49例、55例,有效率分别81.67%、91.6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灸结合三屈位牵引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时亚奇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亚低温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工作中的开展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按照盲选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亚低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血流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GOS预后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GOS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明婷 刊期: 2018年第50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食管癌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佳时机,而以放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案[1].顺铂(DDP)是晚期食管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但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及肾脏损伤等副作用大,同时患者易出现肿瘤细胞耐药性,同时由于晚期食管癌患者体质差,对化疗耐受性低,因此整个化疗周期的完成率较低.中医认为食管癌发病过程中虚实夹杂,患者经放化疗后通常气血损伤,并致脾胃肝肾亏虚,且化疗多为火毒之性,易损伤血络筋脉,治疗宜以补气养血、健运脾气、滋补肝肾为则,综合调节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在常规放化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生血汤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卫威;张润萍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索心血管内科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的落实和效果.方法对1248例患有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生的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加强护患沟通,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进行护士专业技术培训.结果由2013年的护理投诉及纠纷25例次降到2014年的13例次,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93.18%提高到96.66%,规范了护士的护理行为,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结论通过讨论、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降低护理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薛瑞瑞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本次研究讨论,将关注药物结合手术的治疗措施,对于病症的治疗意义,及对激素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15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观察进行药物和手术的结合治疗.结果: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性激素正常的有四十九人,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三十九人高,观察组患者的无术后不良反应的有54人,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48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能病人减少不良反应.还能帮助平稳性激素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熊小玲;马婧淼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综合疼痛干预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1min后NFCS疼痛分度为轻度疼痛的比例分别为58.23%、25.32%.5min后NFCS疼痛分度为轻度疼痛的比例分别为97.47%、55.70%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孟霞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急性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纳入的时间段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根据患者入院号单双数来进行分组处理(单号观察组,双号对照组),每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临床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结合使用多层螺旋CT来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定位准确率和定性准确率,及时对患者病情有了准确的了解,有利于预后治疗工作的开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敏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及常规组(日常护理干预)各34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估时间、用药时间、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护理效果显著,满意率高,P<0.05.结论: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具有有效性,缓解其自身疼痛感,改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其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使得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金红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对于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各具备45例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实施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参照组实施双腔支气管导管,对比两组的应用成效.结果:通过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峰值压力、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及术后咽喉疼发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明显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双肺隔离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也同样都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可以得到更好的成效,不对气道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者:牛志强;王雷;郑孟良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分析跟腱断裂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临床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治疗的患者27例,采用Krackow法进行手术缝合,并在患者围手术期各个时期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进行功能评估:优患者共22例,占81.5%,良患者共4例,占14.8%,差患者共1例,占3.7%,在术后跟腱再次发生断裂,在二次手术治疗后效果优.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方式有利于自发性跟腱断裂患者跟腱功能恢复.
作者:张亚仙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2月~2017年12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入组,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Ⅰ期患者44例入组,纳入病例组,单纯的2型糖尿病患者44例入组,纳入对照组,对比肾功能指标.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BUN、UA、Cr、Ucr、尿素氮/肌酐比值、UmAlb、UA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OC曲线从高到低分别为UACR、UmAlb、尿素氮/肌酐比值、UA、Ucr、Cr、BUN.结论: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其中UACR、UmAlb、尿素氮/肌酐比值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高雪辰;林联勇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采用CT以及MRI影像学的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选取36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检查诊断技术,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18例,给予CT检查诊断,研究组有18例,予以MRI检查诊断,比较两组胰腺炎征象结果以及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胰腺管道系统征象显示患者例数,均要多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在胰腺形态改变影像特征上的检出率(94.44%),与参照组(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4.44%),参照组诊断准确率为(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采用MRI检查技术,应用价值更加的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蒋义胜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CT增强扫描造影剂碘佛醇外渗的临床措施.方法:依据回顾性统计形式验证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CT增强扫描造影剂碘佛醇外渗患者共20例涉及的数据资料,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了解护理的终效果.结果:此次统计的20例CT增强扫描造影剂碘佛醇外渗患者,轻度外渗患者15例,经治疗和护理患者4天之内能够痊愈;较重造影剂外渗患者5例,经治疗和护理患者7天可痊愈.结论:采取合理方式处理CT增强扫描造影剂碘佛醇外渗患者,有利于提升CT检查检出率.
作者:李丽娟;刘仕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中运用护理干预后患者反馈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本院80例麻醉恢复室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2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恢复室中运用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反应更少,同时护理满意度更高,适用性更广.
作者:吴小丽;张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对早期食管癌(EEC)采用放射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55例疑似EE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先后进行超声内镜、放射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本组55例患者手术病理证实,早期食管癌49例,4例上皮食管囊肿,2例炎性假肿瘤;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7%、75.0%、50%,放射诊断分别为95.9%、100.0%、10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超声内镜误诊率为20.0%,高于放射诊断的5.5%(P<0.05).结论:放射诊断EEC有着较高准确率,且误诊率低,可为早期针对性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临床价值重大.
作者:吴国民 刊期: 2018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