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分析

徐金红

关键词:急诊, 全程优化护理干预, 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 有效性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及常规组(日常护理干预)各34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估时间、用药时间、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护理效果显著,满意率高,P<0.05.结论: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具有有效性,缓解其自身疼痛感,改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其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使得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多发生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止血.临床症状表现为内、外出血、四肢乏力、口干舌燥等.多由于消化道本身存在炎症,或机体其他病变导致消化道所致.饮食上需要减少摄入量,禁食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通过胃肠镜检查或血管造影能够诊断明确病因包括出血部位.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诱发肝性脑病.因此需要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及时做好护理与抢救工作,本文就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农丽轿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8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运动功能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27.4±4.8)d显著少于对照组(47.2±4.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27.5%显著多于对照组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功能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上,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速度,减少住院时间,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5例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消失,研究组29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同时能够改善消化系统症状.

    作者:陈曦;李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的12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的时间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评价标准:血压指标、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指标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其不仅会加大的改善患者的各项血压指标,且患者对此种护理模式满意度较高,值得进行普及.

    作者:倪佳丽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预警护理模式在儿童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模式在儿童支气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预警组(150例)和常规组(150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预警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警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护理效果.结果预警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预警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预警护理模式在儿童支气管炎中护理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高甜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观察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重症肺炎患儿64例,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2例.其中参照组患儿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总结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李广银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剖宫产产后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产后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66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3.25%、34.9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后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喻林清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收8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消化系统评分、HAMD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消化系统评分、HAMD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评分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7.5%显著少于对照组2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与消极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整体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麻醉恢复室的护理风险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的护理风险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术后针对以上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引起护理风险的因素,并针对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命安全.结果:100例患者手术后,到麻醉恢复室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其转送至相应科室,患者满意度较高.且在护理中,发现引起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有管理因素、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三个.结论:患者手术后,将其转送到麻醉恢复室,因年龄差异,病情变化,易使患者出现并发症,故针对护理中的风险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潘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行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行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规范治疗)与常规组(常规治疗)各3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血气变化情况显著,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规范治疗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使得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卡志玛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共102例标本,常规组:正常放置标本;观察组:实施人为的临床模拟溶血.结果:两组患者的AST、CK、CHO、DBIL、TBIL、ALB与ALT指标进行对比,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UA、BUN、SCr、TG与HDL指标相比较,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生化检验产生严重情况,不利于医师对患者开展正确、合理的治疗.所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操作水平,医疗器械质量好,生化检验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武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卵巢囊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于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我院治疗卵巢囊肿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2)与采用综合性护理的观察组(n=3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DVT的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此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卵巢囊肿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更受患者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戴新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提高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目的:探究提高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逆向穿刺组(n=42例)和顺向穿刺组(n=39例)的形式将81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逆向穿刺组经过穿刺后的一次穿刺成功率7.14%明显高于顺向穿刺组经过穿刺后的一次穿刺成功率23.08%(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神经内科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期间,为了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促使患者血管选择范围的增加,可以通过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工作.

    作者:谢永芬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髌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髌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72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2.78%少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髌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并发症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烨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糖尿病患者膀胱造瘘皮肤护理

    本文以糖尿病患者膀胱造瘘术后的皮肤护理为主题,采取我国某医院的实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这30例患者的研究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具体方法:选择我国某医院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进行糖尿病膀胱造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的膀胱造瘘具体情况来合理的选择护理方案,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并且对于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回访,将患者手术后造口皮肤情况进行记录.研究结果:3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相关合理的手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出院后回访等措施后,仅有1例患者发生造口组织黏膜分离,1例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出现感染炎症,以及1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情况,糖尿病患者膀胱造瘘术后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研究结论:糖尿病膀胱造瘘术后患者通过具体病情制定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术后出现造口皮肤并发症,对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

    目的:就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患者(4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给予其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患者在采用了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后,其腰椎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未发生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对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雪梅;朱玲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儿科急诊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语言技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语言技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患沟通语言技巧,分析不同护理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护患纠纷发生率、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与和0%,对照组为15%和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急诊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语言技巧可以有效的减少护患纠纷与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树立良好护理工作形象.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浅谈急性牙髓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与分析急性牙髓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其进行护理的对策.方法:选取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牙髓炎的患者82例,随后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这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与总结患者的心理特点,随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这8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恐惧感以及陌生感等负面情绪较女性患者突出,来自农村的33例患者的自卑以及胆怯等负面情绪较城镇患者突出,文化程度高患者的紧张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较为突出,而文化程度低患者的失望以及烦躁等负面情绪较为突出.结论:对于患有急性牙髓炎的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因为疼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惠;蒲云燕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王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我院重点监控药物点评探讨

    目的:通过对重点监控药物点评探讨,遏制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增长.方法2018年1月根据信息系统筛选出使用金额排名靠前或出现超常使用的三个重点药物,通过对使用此三种药物的医师医嘱进行全覆盖点评,将点评结果进行反馈、公示、干预,并持续跟踪点评干预3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持续点评跟踪3个月后重点监控药物的临床适应性、辩证相符性比例不断提高,使用金额排名降低,疗程缩短,用法用量、溶媒选择、药物联合使用趋于合理.结论我院根据此方法摸索出一种有效的重点监控药物点评干预方法来遏制不合理用药的增长,逐渐达到安全、有效、适当、经济的用药标准.

    作者:黑娥杏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