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冬蕾;王鑫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的调查方法,统计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感染部位以及出现感染因素.结果根据调查1000例显示,其中有70例发生了医院感染,并且呼吸道感染率多.经χ心功能Ⅲ和Ⅳ级、侵入性操作、预防抗菌药物和低蛋白血症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率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并且很多都是来源于预后不良.若是想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就需要积极治疗自身疾病和并发症,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住院时间,避免病毒的入侵性.
作者:曾令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研究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利培酮组(治疗组)和奥氮平组(对照组)各32例,疗程12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治疗后的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及第12周末评分.结果:研究治疗后两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2周末治疗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缓解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比奥氮平效果明显.
作者:梁映杰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结肠多发性锯齿状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30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结肠多发性锯齿状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内窥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并实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平均的腹泻时间是(8.3±0.9)年;实施内窥镜检查显示,具有结直肠黏膜多处糜烂和浅表溃疡情况.有12例患者降、乙状结肠具有息肉,平均直径是(1.5±1.2)cm,另18例患者全结肠可见诸多枚息肉.镜检显示,结直肠溃疡糜烂部位满足溃疡性结肠炎病变,息肉处腺体具有锯齿状扩张增生状态,一些细胞核增生为异型增生.免疫组化显示,息肉部腺体CEA(+),Ki-67阳性细胞处在锯齿状隐窝基底部位,也有局部p53(+).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锯齿状息肉腺瘤病存在肿瘤性病变特征,如果出现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结肠多发性锯齿状息肉的问题,则提升癌变的几率.
作者:高鹏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84例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上给予其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科中毒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洗胃工作的配合度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玲 刊期: 2018年第50期
通过古代和现代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从西医和中医两大方面探讨其病因病机,从而指导临床.并且探讨血小板增高与RA的关系,PLT可以作为评价RA的病情活动与疗效指标.
作者:杨胜永;王焕娟;胡喜莲;杨蕾;王建强;屈彬;郭亚薇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为60例,对照组給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58例)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例)8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在消化性潰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佳;李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对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高胆红素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结果通过对30例新生儿的血小板减少以及酸中毒等不良反应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于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根据新生儿的体制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作者:陈晓芸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疾病特征,给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疼痛及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均分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较高.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髋关节的活动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倩 刊期: 2018年第50期
总结1例消化道出血合并腰椎骨折并发心衰患者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依托多学科团队合作,做好严密的病情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紧急救护同时重视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合理的做好液体管理,防治心衰,做好腰椎骨折后的体位管理及功能锻炼.患者住院12天,出血停止,心功能改善,腰椎骨折疼痛较前缓解,予出院.
作者:苏永凤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共102例标本,常规组:正常放置标本;观察组:实施人为的临床模拟溶血.结果:两组患者的AST、CK、CHO、DBIL、TBIL、ALB与ALT指标进行对比,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UA、BUN、SCr、TG与HDL指标相比较,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生化检验产生严重情况,不利于医师对患者开展正确、合理的治疗.所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操作水平,医疗器械质量好,生化检验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武芳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骨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视觉模糊评分(VAS),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骨外科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身心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陶先红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分型并就不同手术方式的相关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和对比.方法:在我院接受肝胆管结石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病情均经胆道造影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根据患者病情为提供针对症治疗,主要包括肝脏切除术、胆道探查取石术以及胆囊肠管吻合术、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等,对比手术相关指标.结果:采用HT联合BDE以及HJS、HT联合BDE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明显较接受其他术式的患者长,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JS、HT联合BDE手术治疗时间明显长于HT联合BDE手术治疗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术式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疾病Ⅰ型患者可采用肝脏切除术联合胆道探查取石术或者肝脏切除术,Ⅱa型、Ⅱb型患者或者Ea型患者可采用肝脏切除术联合胆道探查取石术,Eb型以及Ec型患者可采用肝脏切除术、胆肠吻合术联合胆道探查取石术.
作者:王永平;侯勇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行腹腔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接收的67例确诊为胆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腹腔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低/短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栗粟;孙雅轩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35例观察组和35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情况和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得到减轻,避免了出现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罗云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式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牵引时间及骨折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牵引时间及骨折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加快骨折恢复速度,减轻患者痛苦,提升了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聪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时具有免疫功能异常变态反应,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且总体上的病程时间较长,在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方面均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影响.哮喘疾病很难予以真正的根治,但可使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对症状进行缓解,而临床上对哮喘疾病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其治疗作用、应用机制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便是对哮喘疾病药物治疗的临床进展予以阐述.
作者:石兰 刊期: 2018年第50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食管癌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佳时机,而以放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案[1].顺铂(DDP)是晚期食管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但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及肾脏损伤等副作用大,同时患者易出现肿瘤细胞耐药性,同时由于晚期食管癌患者体质差,对化疗耐受性低,因此整个化疗周期的完成率较低.中医认为食管癌发病过程中虚实夹杂,患者经放化疗后通常气血损伤,并致脾胃肝肾亏虚,且化疗多为火毒之性,易损伤血络筋脉,治疗宜以补气养血、健运脾气、滋补肝肾为则,综合调节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在常规放化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生血汤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卫威;张润萍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6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分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恢复情况、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曾嵘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在进行急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研究,并对此过程制定有效护理安全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76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通过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8)和通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n=38),将两组患者抢救结果进行统计比进行比较.结果:(1)通过抢救,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为94.74%,死亡率为5.26%,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的概率为78.95%,死亡率为21.15%,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8.42%,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患沟通情况进行增强、提升抢救速度、分别对病情进行仔细评估、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等,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沙中堂 刊期: 2018年第50期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模式在儿童支气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预警组(150例)和常规组(150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预警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警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护理效果.结果预警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预警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预警护理模式在儿童支气管炎中护理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高甜 刊期: 2018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