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

申春花;孙丽娟

关键词:手术室, 专科护士, 培训
摘要: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的现状,主要内容包括专科护士的概念、手术室护士的培训及国内外手术室护士的发展趋势、我国手术室护士培养模式、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重要性.认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将成为手术室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乳糜脂肪治疗手背软组织老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乳糜脂肪治疗手背软组织老化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9月对9例女性求美者进行手背部皮下乳糜脂肪移植术,其中6例填充一次,3例填充两次,间隔周期为3个月,每次每侧填充乳糜脂肪20-40mI.术前、术后定期拍摄标准化照片,对求美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9例求美者手背饱满度、皮肤质地得到较明显改善,皮肤细纹改善稍逊.术后无感染、脂肪移位、硬结等并发症出现,求美者对术后效果感到满意.

    作者:綦孝堃;陈振雨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构建人文关怀模式的基础护理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中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人文关怀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弥补了护理学基础实践中重技术轻关怀的不足,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关怀品质,提高专业课学习效果.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对患者再次妊娠及分娩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对患者再次妊娠及分娩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采取微波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再次妊娠、第一产程等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再次妊娠率80.0%较对照组60.0%显著较高,而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短,且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宫颈原因剖宫产率、自然流产率、宫颈裂伤率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少,且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显著,即可提升再次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美多巴+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疗效评估

    目的:针对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疗效评估展开研究.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间接受治疗的帕金森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患者,按照同样的比例随机分到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帕金森患者的药物,研究组使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进行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9.44%)远远小于研究组患者(97.22%),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86%)远远大于研究组(5.71%),两组患者间的差异使其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患者有良好的疗效,使患者总有效率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俊;涂兵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方法: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患儿中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少,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身体恢复,值得借鉴.

    作者:赵荣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收8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消化系统评分、HAMD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消化系统评分、HAMD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评分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7.5%显著少于对照组2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与消极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整体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常见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对其工作制度进行完善,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护士对风险意识的强化培训,加强护理风险监控等措施.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使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管理前.结论: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后,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普外科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的预见性和干预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徐雅诗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外科护理中如何有效认识风险和规避风险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对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如何认识潜在风险,并有效规避潜在风险.方法:选取2013年5月1日-2014年10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外科患者,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住院护理期间的潜在风险进行调查分析,研讨解决方法.结果: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中,潜在风险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够充分;2、医护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且防范风险的意识薄弱;3、各科室间人员的配置欠合理.针对以上问题,规避风险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加强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有效沟通;2、加强医护人员的护理专业知识、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3、调整科室之间人员配置,加强合理性.结论:在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引发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提升我院外科护理水平,应当在人力资源、安全教育、医护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加强完善.

    作者:孙毅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及MRI影像学特征与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采用CT以及MRI影像学的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选取36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检查诊断技术,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18例,给予CT检查诊断,研究组有18例,予以MRI检查诊断,比较两组胰腺炎征象结果以及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胰腺管道系统征象显示患者例数,均要多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在胰腺形态改变影像特征上的检出率(94.44%),与参照组(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4.44%),参照组诊断准确率为(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采用MRI检查技术,应用价值更加的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蒋义胜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方法: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15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安全护理.结果:护理组安全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有效的安全护理方法,对于产科护理工作提升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值得在产科护理中推广.

    作者:沈梅仙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不良反应的护理探讨

    目的:对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高胆红素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结果通过对30例新生儿的血小板减少以及酸中毒等不良反应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于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根据新生儿的体制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作者:陈晓芸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招募中的作用

    目的:判断心理护理对于无偿献血者所起的作用,肯定其积极意义,并对其实际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站无偿献血者共316人在献血之后进行心理护理,随后统计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共298人)以及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共320人)在我站的无偿献血者,计算这两次时间段内的重复献血者.结果:①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重复献血人数达到108人,而没有进行心理护理的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的重复献血人次只由68人.②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献血者对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6%,98%,而没有进行心理护理的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献血者的满意度仅为65%,明显低于进行过心理护理的献血者的满意度.结论: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招募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可减轻献血者心理负担,有利于其身心放松,提高了献血者重复献血的几率,有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作者:孙慧如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患者的护理配合

    目的:对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患者的护理配合进行探索.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就诊的31例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分析护理配合.结果:本次探究中,31例患者术后未出现感染及血管损伤、深静脉血栓,未出现神经再损伤,随访时间6个月至24个月,共计4例患者出现了异位骨化,结果显示,优、良、可、差患者例数分别是20例、9例、2例、0例,优良率93.54%.结论:对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患者实施护理配合,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欣甜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及术后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45%>81.13%)、治疗依从性(96.23%>84.91%)以及生活质量评分[(89.62±4.38)分>(78.22±5.04)分]相对更高(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5.66%)、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40.37±3.15)分<(50.82±3.59)分]、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39.62±2.81)分<(50.25±3.64)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实施细致、周到的术后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石晓红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口腔种植中3D打印种植导板的运用

    随着口腔种植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口腔种植技术日趋成熟.3D打印技术所制作的种植手术导板弥补了传统导板的不足,以其精准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阐述3D打印导板的概念,通过分析种植体植入精确度评价及原因,总结了数字化3D打印口腔种植手术导板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要点.

    作者:张卫霞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探究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实施常用抗菌药物管理,对比实施前(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后组间用药和理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实施常用抗菌药物管理后,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合理率、临床合理用药率均呈现升高趋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且管理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降低趋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用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实施后,提升了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和给药剂量的合理性,提升了临床合理用药率,减少了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钟衍雄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一年中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健康新生儿98例,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各4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集束化护理,因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方法具有差异,对比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出现情况少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应用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护理效果好,新生儿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明显较少,值得临床医学中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赵艳丽;鲍影华;杨丽娟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中医护理操作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和对策

    目的 分析讨论西北边陲三甲医院大力推广应用中医护理技术以来,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方法 收集整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执行的中医操作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成效、应用状态,根据开展频数进行排名.结果 中医护理技术开展项目和数量不断增加,给公立医院改革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大力推广应用中医技术的过程中有机遇也有问题.结论 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符合我国人民对健康养生防病保健需求的,存在的问题能得以及时发现和逐渐解决,并提出改进对策.

    作者:曹桂英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基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基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15日到2018年1月11日期间收治的144例开展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2)与观察组(n=7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添加手术室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情况、临床效果、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具有显著干预效果,可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塔;武美丽;金烨鑫 刊期: 2018年第50期

  •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诊治时间是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30)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30)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3.33%)(P<0.05);②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7.65±1.48)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9.67±1.76)d(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有利于改善预后,早期出院.

    作者:涂燕 刊期: 2018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