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意义探讨

燕婷玥;潘秋燕

关键词:血脂, 血糖, 肝功能检测, 非酒精性脂肪肝
摘要:目的:探究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测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份至2018年5月份的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其纳入到观察组.选取同时段的64例健康患者,将其纳入到对照组.结果:血糖、血脂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肝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检测中应用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测方法 ,患者的血糖及血脂及肝功能指标明显提高,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对眩晕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给眩晕患者治疗效果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眩晕患者,以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并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2.5%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眩晕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可以为其治疗效果带来积极影响.

    作者:向娇娇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简述常见中药材易混及真伪品种的经验鉴别

    现阶段,从中医防治疾病以及预防保健的物质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来,药材直接关系着整个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提升中药材的整体性能,还要保证药品的质量.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是从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药材易混或者是真伪品的类型进行检验,目的 是可以很好的分辨出药材真伪,从而确保中药材临床用药安全的可靠性.

    作者:周兴南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护理延伸服务干预用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护理延伸服务干预在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从中随机抽出病例数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延伸服务干预,对比2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值小于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干预在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中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金慧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碘131(I131)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研究甲亢患者使用碘131(I131)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64例符合标准的甲亢患者参与实验研究,同时按用药不同分组,Ⅰ组(n=32)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Ⅱ组(n=32)接受I131治疗,分析评估两组的用药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II组患者在临床药效的提升方面更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在复发率上较Ⅰ组患者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使用I131治疗有显著的药效,且相对抗甲状腺药物更利于减少疾病复发,值得推荐.

    作者:李晨惠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5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均为25例,观察组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干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观察组NFA评分和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化护理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改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刘廷婷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及耐药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及耐药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保定市儿童医院非植入导尿管患者尿标本分离非重复感染大肠埃希菌120株,采用PCR的方法检测毒力因子基因,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儿童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毒力因子的耐药情况.结果:120株大肠埃希菌中,毒力基因依次为fimH90.33%(109/120)、traT75.83%(91/120)、Einv60.00%(72/120)、aerJ55.83%(67/120)、papGⅢ35.83%(43/120)、cnf125.83%(31/120)、pAI24.17%(29/120)、cnf220.83%(25/120)、papC14.17%(17/120)、papG7.50%(9/120);耐药检测中,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高达100%,而耐药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氟喹诺酮类、青霉素、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头孢类,耐药性严重.结论: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基因的种类较多,基因组合模式也较多,临床耐药性严重,临床可通过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及耐药研究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李艳梅;胡海燕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慢性病的防治和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分析慢性病的防治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实施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共120例,随机等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慢性病的预防治疗知晓率、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显著比参照组高,2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病患者有效的防治以及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技能得到充分掌握,并对患者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神经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士工作的压力,及针对压力所采取的措施.方法:通过神经外科护士的工作特点,从神经外科护士精神压力,职业风险,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使神经外科护士掌握压力的来源,正确面对工作压力,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激情,结论:[1]能正确了解神经外科护士的压力,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对提高护士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徐琴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1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1例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抢救的护理经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全益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针对性护理在预防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急诊科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诊科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组则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依从性为8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在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程金华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究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入院后让其自行抽签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前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石丽红;李丽杰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品管圈护理模式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品管圈护理模式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对6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调查,随机分成33例对照组和33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品管圈分析讨论制定的方法.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模式使患者的疼痛减轻,提高了护理质量,更好的维护了护患关系.

    作者:贾娜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优质护理对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本文作者主要就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护理质量的影响实施分析和研究.方法:随机性选择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分析,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施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质量,因此此种方式值得在临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作者:余萍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方法:从我院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进行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85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即42例与43例,对照组主要是要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和FEV1/FVC值较护理前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FEV1和FEV1/F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 ICU 呼吸机通气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减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珍秀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结核病患者,运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的病人运用的为普通药物,实验组病人在运用普通药物的基础上,还会运用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后(7-15)天,调查人员对这些患者进行追踪访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产生的人数较少.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对结核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它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得到人们的高度青睐.

    作者:黄川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0例,按照1:1比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情绪、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情绪、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持良好心情、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

    作者:郑丽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推拿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目的:深入分析研究推拿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实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推拿配合物理疗法的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结果:经推拿配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后,60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治愈有18例(30%),显效30例(50%),有所好转8例(13.3%),无效4例(6.67%),总有效率达到了93.3%.结论:推拿配合物理疗法对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着非常显著的使用效果,应大力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英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应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应用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予以神经内科方法治疗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康复治疗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比对治疗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AM评分,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优,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研究组更短,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用康复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得以改善,还可以使住院天数缩短,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曹鹏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模式和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所接收的56名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使用系统性的康复护理模式,并对他们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56名患者中,有42名恢复达到优秀状态,13名达到优良状态,1名恢复效果一般;结论:对脊髓损伤后截瘫的患者来说,康复护理十分关键,使用系统性的康复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

    作者:辛佳慧;王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跌倒风险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12.5%(6/48),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2.08%(1/48),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几率,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主保护意识,建议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颖春 刊期: 2018年第4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