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年龄健康体检者腹部超声诊断比较

童菲

关键词:腹部超声, 健康体检,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本文作者主要就不同年龄健康体检患者实施超声诊断比较的相关内容实施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在我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1042例,所有患者在体检的过程中均使用超声腹部实施检查,并将患者按照年龄分成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并对3组患者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52.0%的患者检出各种疾病,且患者伴随有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等疾病,且几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患者中实施超声诊断能够及时诊断出患者的各种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因此超声诊断值得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慢阻肺合并冠心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情况.方法:收集该医院接受临床诊断及治疗的58例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存档病例,按其临床给予的不同药物治疗进行不同小组的归类,分为29例对照组和29例研究组,对照组的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的患者均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服用美托洛尔药物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病症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四个月后,两组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分别为: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的统计结果为72.41%(21/29),而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的研究组总有效率的统计结果为96.55%(28/29).经统计观察可得,研究组的疗效则明显优异于对照组,统计性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 临床对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中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故而临床医生要十分重视这两种病症的鉴别诊断,并在治疗中不断探求其发病因素,以寻找到佳的治疗方案.本文中应用了美托洛尔进行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其应用疗效好、安全性高、药性持久、疗效可靠,能更有效改善临床相应的各种病症,促进心肌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在治疗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疾病时推广美托洛尔的应用.

    作者:阿利亚·恰瓦尔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术中低体温对于麻醉恢复期产生的影响,对术中低体温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本院进行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时间进行分组纳入,患者均进行常规手术方式治疗.第一组50例患者术中肛温保持34.5-35.7℃之间,第二组50例患者术中肛温保持35.6-36.8℃,室内温度保持在27-29℃,患者均接受相应的保暖措施,应用电子加仪为患者进行输血和输液,冲洗液温度增加至37℃,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指标展开分析,观察患者引流量和清醒时间.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体温、血压、心率明显比第一组更加平稳,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引流量明显少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清醒时间明显短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对于患者的麻醉恢复期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需要术中对于患者体温的调节,加强室内温度保持,并且需要对冲洗液加温,以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作者:董凯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极早期心电图不典型变化研究

    目的 探究极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不典型变化情况,为尽早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在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共计选择3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入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不同胸痛时间以及冠脉病变血管与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比较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与患者性别、年龄、左室射血分数、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因素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非病变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时间在2-4h之间的急性心肌梗死检出率高,与小于2h、超过4h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波高尖的心电图阳性率高.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极早期胸痛发作2-4h出现心电图变化,且存在冠脉病变血管患者易出现心电图改变,通过识别心电图变化特点,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贾微;贾东;潘莉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降钙素原清除率对指导重症肺炎的疗效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清除率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涿州市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8例,根据患者第28天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别是60例与17例.结果:存活组第1d、第5d、第7d及第9d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同时,存活组患者经治疗后其降钙素原水平得以有效控制,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降钙素原检测能够对患者病情、预后及治疗效果予以准确评估,从而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郑贵军;董胜男;崔建;孙建新;朱文良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90例2017年2月-2018年3月就诊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窗手术,观察组进行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比较两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手术出血和操作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和操作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减轻疼痛和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和加速腰椎功能恢复.

    作者:张长慧;辛雪栋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我国创伤急救模式现状及思考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条件也在不断提升.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基本特点是发生率高,高能量损伤,多发伤.虽然创伤急救模式在不断完善,但是从创伤急救整体水平来看,还是有待于提高,与国外医学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析我国创伤急救模式的现状,展开详细的思考,促进我国创伤急救队伍的建设的完善,改革创伤急救模式更是当务之急.本文围绕我国创伤急救模式的现状及思考展开了探究,明确了现代创伤的基本特征及对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然后分析了我国创伤急救模式的发展现状,后展望了创伤急救模式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朱蓓妮;张雨婷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消毒供应室护士长的管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士长的管理策略.方法:本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消毒供应室护士长实施常规管理,而2017年1月-12月期间护士长实施职责管理策略.比较实施前后护士长职责意识评分.结果:2017年实施后护士长职责意识评分为(93.5±4.1)分与实施前(76.8±3.7)分相比显著提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长实施职责管理策略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提升其职责意识评分,从而显著提升其管理质量,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快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探讨在全腔镜之下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围手术期间的运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2018年3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食管癌的患者,均在全腔镜下进行食管癌的根治术,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均为患者75例.对照组的患者75例在围手术期间进行常规性方案的护理,研究组的患者75例在围手术期间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对研究组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比两组的患者在护理之后生活的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经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的患者在生活的质量各个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显著要更好(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显著更为满意(P<0.05).结论 在全腔镜之下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围手术期间的运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较好,对于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有较大的帮助,促进了患者的尽早恢复,在临床之上值得推荐广泛使用.

    作者:何佳颖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联合降压调脂对社区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采用联合降压调脂对社区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5例,采用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与血脂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变化,且实验组的变化程度高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采用联合降压调脂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同时可以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绍伦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快速静脉滴注4℃生理盐水降温治疗热射病效果评价

    目的:治疗热射病应用快速静脉滴注4℃生理盐水降温的方式进行临床应用,以此评价快速静脉滴注4℃生理盐水降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热射病患者,患者80例,选择时间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快速静脉滴注4℃生理盐水降温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系统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的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5.55±1.11 d)、死亡率(2.50%)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40.00%)与对照组(42.50%)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指标差异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静脉滴注4℃生理盐水降温治疗热射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体温和达到改善临床预后结局的应用治疗效果.

    作者:吴春雷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手术室护理安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医院安全管理,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故重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然而,在当前的手术室护理中,仍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相关人员必须予以重视.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曹丹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蒙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蒙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1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蒙医辨证治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0%、对照组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蒙医症候积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治标治本,疗效较好.

    作者:乌吉木;包根晓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的康复影响

    目的:分析在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方式选择中,家庭康复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由某市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脑瘫患儿80例,按照所接受的不同护理模式分组,行家庭康复式训练的40例患儿归入研究组,行家庭常规护理的40例患儿归入对照组,同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有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有效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治疗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运用.

    作者:亢瑞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干预护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 临床纳入2016.10~2018.05本院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赵梅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及耐药性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检测及耐药性临床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保定市儿童医院非植入导尿管患者尿标本分离非重复感染大肠埃希菌120株,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以及毒力因子基因PCR的方法,分析儿童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的耐药情况.结果:120株大肠埃希菌中,毒力基因依次为fimH90.33%(109/120)、traT80.83%(97/120)、aerJ65.00%(78/120)、papGⅢ39.17%(47/120)、pAI30.83%(37/120)、fyuA24.17%(29/120)、papC18.33%(22/120)、papG11.67%(14/120)、hlyA3.33%(4/120);耐药率依次为氟喹诺酮类、青霉素、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头孢类,敏感性高的是碳青霉烯类.结论:小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毒力因子分布较广,大多数大肠埃希菌表现为多药耐药,临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以降低耐药性,防止大肠埃希菌耐药菌的传播.

    作者:刘佳;胡海燕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医疗服务中.在面对这一项高新技术时,如何使优势得到有效地发挥,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疗服务工作有效地结合,促使医院信息管理活动顺利地开展,这是医院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具体应用的方式,以及提升其应用有效性的方式,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构建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作者:刘佳楠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外科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外科治疗在肝硬化合并胆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外科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科治疗在肝硬化合并胆结石中的临床效果良好,降低了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马浩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急危重护理专科小组一体化管理在肿瘤专科医院的应用

    目的 在肿瘤专科医院应用急危重护理专科小组一体化管理建设模式.方法 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实施一体化管理方案,制定培训计划,建立交流平台,形成特色护理专科建设.结果 提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的能力,为急重症患者病情突发时争取到足够的救治时间.结论 实施一体化管理方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友省;苏琪琴;崔鸣欧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20例行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先综合评估内镜护理风险,然后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干预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君霞;米家凤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日间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心理护理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运用状态焦虑问卷(S-AI)对我院200例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200名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状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反应明显,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术前评估,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心理应激,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赛 刊期: 2018年第4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