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效果分析

张玉

关键词:综合护理,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院内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74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知情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对象,各37例.对比组执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满意度为94.59%,对比组的满意度为75.68%,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期间,综合护理方法 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肺炎临床影像学特点及X线平片影像的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临床影像学特点及X线平片影像的表现,明确临床诊断.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日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体征、X线平片影像及体征临床影像学特点.结果 新生儿肺炎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且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症状,此次研究以拒乳、呼吸快、口吐白沫、哭声低下、肺部有干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呈多样性且变化快,通常以一种表现为主,多种表现共存,此次研究以肺纹理增多、增密,点、片状密度增高为主要表现;观察组吸入性肺炎患儿42例,感染性肺炎患儿13例,对照组吸入性肺炎患儿11例,感染性肺炎患儿4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新生儿肺炎临床影像学特点及X线平片影像的表现,可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蒋小龙;李姣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至本院治疗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进行研究,采取拈纸团的方案进行分组,并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治疗方案,通过观察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后的血糖改善情况,对比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和常规治疗方案相比后发现,前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小容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静脉留置针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及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及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方式穿刺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并实施人性化的静脉留置针护理,对比两组的检查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并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注射部位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同时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米家凤;马君霞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模式和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所接收的56名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使用系统性的康复护理模式,并对他们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56名患者中,有42名恢复达到优秀状态,13名达到优良状态,1名恢复效果一般;结论:对脊髓损伤后截瘫的患者来说,康复护理十分关键,使用系统性的康复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

    作者:辛佳慧;王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给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康复效果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并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眩晕复发率、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眩晕复发率为5%,低于对照组25%的眩晕复发率,同时其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负性心理,预防病情复发,对患者康复效果有积极影响.

    作者:张青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功能训练联合中频电、蜡疗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功能训练联合中频电、蜡疗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患者,其中43例患者使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以及功能训练方式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频电、蜡疗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法)(MBI)评分、肌张力评分(MAS)均无显著差异,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分别为50.54±18.35分、62.25±15.7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应用功能训练联合中频电、蜡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肌张力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姬长勐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88例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可以改善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减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焦虑情绪,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严丽英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比较组(n=56)和研究组(n=56),比较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高于比较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积极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妇产科的临床护理质量,有着较高的应用意义和价值.

    作者:张琛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临床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临床作用.方法: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8例、2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急诊护理流程,观察急救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救效率高,患者满意度高,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中,应用急诊护理流程,能提高急救效率,获得较好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王蒙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降钙素原清除率对指导重症肺炎的疗效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清除率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涿州市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8例,根据患者第28天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别是60例与17例.结果:存活组第1d、第5d、第7d及第9d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同时,存活组患者经治疗后其降钙素原水平得以有效控制,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降钙素原检测能够对患者病情、预后及治疗效果予以准确评估,从而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郑贵军;董胜男;崔建;孙建新;朱文良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并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手段分为对照组(62例患者)与实验组(62例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爱花;金海今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综合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儿科就诊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0例患儿,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7%高于对照组81.7%,留置针保留时间(4.9±0.5)d长于对照组(3.7±0.8)d,不良事件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18.3%,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硬化初诊患者,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鉴别组血清Hcy、hs-CRP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Hcy和hs-CRP是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的高危指标,采取联合检测能为病情确诊提供依据,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陆洁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四肢骨折石膏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分析四肢骨折石膏固定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根据研究需要选择的研究例数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计50例,对两组患者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针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干预针对性护理,分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研究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不同,实验组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远远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则高于对照组,分析统计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以P值作为评判标准,即P小于0.05的时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P值均小于0.05.研究结论:针对四肢骨折石膏固定术后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梅;黄霞;辛佳慧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消毒供应室护士长的管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士长的管理策略.方法:本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消毒供应室护士长实施常规管理,而2017年1月-12月期间护士长实施职责管理策略.比较实施前后护士长职责意识评分.结果:2017年实施后护士长职责意识评分为(93.5±4.1)分与实施前(76.8±3.7)分相比显著提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长实施职责管理策略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提升其职责意识评分,从而显著提升其管理质量,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不同干预方法减轻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的效果

    目的:对不同干预方法 减轻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预防接种的164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干预方法分为4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种方法,其他三组在常规接种的基础上,采用音乐干预、舒适体位和音乐联合舒适体位方法进行干预,并应用婴幼儿心率变化、哭闹时间等指标对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进行评价.结果:音乐干预、舒适体位和音乐联合舒适体位方法进行干预和对照组婴幼儿在心率变化、哭闹时间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舒适体位和音乐联合舒适体位方法 在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中的应用,有效减轻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的疼痛感,大大减轻其对于婴幼儿的影响,在以上的三种干预方法 中,音乐联合舒适体位的方式对于减轻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的效果佳.

    作者:王延苹;张洪霞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护理质量控制前移理念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本文主要就护理质量前移控制理念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实施分析.方法:通过我院早期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分析,并结合护理质量前移理念对质量进行控制,通过对比前后护理质量的高低以及改善效果来评估护理质量控制前移理念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通过实施护理质量前移控制措施后,基础护理以及风险管理和病房管理等评分明显提高,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前移能够有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解决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值得在临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作者:祝敏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推拿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目的:深入分析研究推拿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实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推拿配合物理疗法的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结果:经推拿配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后,60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治愈有18例(30%),显效30例(50%),有所好转8例(13.3%),无效4例(6.67%),总有效率达到了93.3%.结论:推拿配合物理疗法对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着非常显著的使用效果,应大力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英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8例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44例参照组常规性护理和44例探析组围术期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对比参照组,探析组住院费用少,住院时间短,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P<0.05.结论:对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且患者经济负担小.

    作者:张克英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莫沙必利联合艾斯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5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5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情况高于对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莫沙必利,艾斯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疗效显著,能够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愈率.

    作者:肖方怡 刊期: 2018年第4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