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及发生率影响评价

周洁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感染发生率.方法:将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20个需要感染控制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个区域,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法,实验组行优质护理管理法,对比分析两组区域内感染控制效果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感染控制效果与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的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方式,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感染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匀分为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满意度及治疗后患儿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00%,要高于对照组的:72.00%,并且治疗后患儿疾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畅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计算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00例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组,为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改善概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获得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黄美珍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盆底功能重建术患者78例,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认知水平给予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手术顺利,康复出院,未出现术后出血、感染、皮肤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无网片侵蚀、感染、脱出,无阴道前后壁膨出及阴道穹窿脱垂复发等.结论:注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住院期间的护理,加强围手术期的术前护理,尤其是做好肠道准备、阴道及皮肤准备,加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做好会阴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的护理,能有效预防阴道出血、感染、压疮、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的护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穆银静;王雪娇;张红薇;薛蕾;王硕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护理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职业伤害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急诊停留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的护理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职业伤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的急诊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全面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方圆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日间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心理护理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运用状态焦虑问卷(S-AI)对我院200例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200名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状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反应明显,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术前评估,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心理应激,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赛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5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均为25例,观察组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干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观察组NFA评分和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化护理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改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刘廷婷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4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表评分、满意度及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育娟;祁海亮;刘昌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我国创伤急救模式现状及思考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条件也在不断提升.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基本特点是发生率高,高能量损伤,多发伤.虽然创伤急救模式在不断完善,但是从创伤急救整体水平来看,还是有待于提高,与国外医学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析我国创伤急救模式的现状,展开详细的思考,促进我国创伤急救队伍的建设的完善,改革创伤急救模式更是当务之急.本文围绕我国创伤急救模式的现状及思考展开了探究,明确了现代创伤的基本特征及对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然后分析了我国创伤急救模式的发展现状,后展望了创伤急救模式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朱蓓妮;张雨婷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温胃补脾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温胃补脾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奥美拉唑联合温胃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溃疡胃镜下显示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泌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胃镜下显示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胃泌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泌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温胃补脾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胃泌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豆志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谈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养护方法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储存中常见问题,提出养护方法 .方法:采用计算机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需要储存的中药饮片100批次,作为参照组.同样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需要储存的中药饮片100批次作为实验组,其中,参照组未使用质量管理方法,实验组使用质量管理方法.对两组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筛选佳的养护方法.结果:实验组中药饮片质变率与与错误率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温度控制与湿度控制不佳、分类管理错误等都属于常见问题,使用正确的养护方法 进行管理,可提升中药饮片的储存质量.

    作者:胡慧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效果.方法:于2017年09月--2018年09月,对本院收治的5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健康正常者53例进行对照分析,并作为常规组.均接受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研究组尿微量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根据尿蛋白定性程度,研究组各小组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尿常规诊断糖尿病,难以判断糖尿病患者有无早期肾损伤;联合测定尿微量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明确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程度以及血糖水平,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激素的影响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肥胖PCOS患者92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研究组(46例,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激素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睾酮、黄体生成素、胰岛素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肥胖PCOS患者激素水平,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作者:游金枝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究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测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份至2018年5月份的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其纳入到观察组.选取同时段的64例健康患者,将其纳入到对照组.结果:血糖、血脂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肝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检测中应用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测方法 ,患者的血糖及血脂及肝功能指标明显提高,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燕婷玥;潘秋燕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方法:入选此次研究中的80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两组数据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来齐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跌倒风险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12.5%(6/48),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2.08%(1/48),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几率,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主保护意识,建议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颖春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78例,根据护理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施予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施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孕妇体重增重、BMI增长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可推广.

    作者:黎玉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试管婴儿双胎及自然妊娠双胎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探究自然妊娠双胎和试管婴儿双胎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60例试管婴儿双胎妊娠产妇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一时期60例自然妊娠双胎产妇作为常规组,将产妇的各项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在剖宫产率上,实验组高于常规组(66.67%vs 25.00%),对比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高于常规组(33.33%vs 6.67%)对比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缺陷发生率上,组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自然妊娠双胎和试管婴儿双胎的临床结局基本一致,不会提升并发症、新生儿不良结局或者增加剖宫率.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因此人们对于医疗结构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当前孩子作为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儿科护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个性化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在儿科护理细节中所引起的护理纠纷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希望可以为儿科护理工作水平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儿童斜视术后立体视觉恢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斜视术后立体视觉恢复因素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36例进行斜视术的患儿,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按照患儿不同病情以及斜视的类型.对比分析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患儿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患儿术前黄斑中心凹型立体视视锐度与术后对比明显减少,术前黄斑立体视视锐度、周边立体视视锐度与术后对比也明显减少.经研究表明,斜视首发年龄、斜视病程、控制正位与否、术后立体视觉训练与儿童斜视术的立体视觉恢复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前儿童斜视术后立体视觉恢复因素主要有斜视首发年龄、斜视病程、控制正位与否、术后立体视觉训练等,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师文;冯群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不同干预方法减轻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的效果

    目的:对不同干预方法 减轻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预防接种的164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干预方法分为4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种方法,其他三组在常规接种的基础上,采用音乐干预、舒适体位和音乐联合舒适体位方法进行干预,并应用婴幼儿心率变化、哭闹时间等指标对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进行评价.结果:音乐干预、舒适体位和音乐联合舒适体位方法进行干预和对照组婴幼儿在心率变化、哭闹时间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舒适体位和音乐联合舒适体位方法 在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中的应用,有效减轻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的疼痛感,大大减轻其对于婴幼儿的影响,在以上的三种干预方法 中,音乐联合舒适体位的方式对于减轻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的效果佳.

    作者:王延苹;张洪霞 刊期: 2018年第4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