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护理体会

杨莹

关键词:红蓝光交替照射, 面部寻常性痤疮,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浅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基础上使用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协同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痤疮治愈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与满意度评分[(8.55±0.59)分,(8.71±0.89)分]均优于对照组[(8.05±0.73)分,(7.83±1.31)分],两组相比t=5.108,3.544;p<0.05);结论:对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使用针对性的治疗协同护理能够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手术的46例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以及术后引流总量、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和肩外展范围进行统计.结果 在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方面,优良率达到了95.65%;在术后引流总量方面数据为(551.4±68.3)ml,术后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平均为(5.1±0.4)d,肩外展范围达到了(175.4±8.9)°.结论 通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患肢功能的锻炼康复效果,使引流时间和引流量减少,使肩外展范围增加,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约日古丽·艾合麦提;潘程程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内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ICU2018年1月至7月住院危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5人.两组患者采用同样的营养支持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则为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6,P<0.05).结论 护士根据病人采用个性化的循证护理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减少住院天数.

    作者:黎新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某铁路专用线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识别、分析某铁路专用线工种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以及应急救援关键控制点,为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帆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恐惧性焦虑的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恐惧性焦虑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50例行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SAS)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给予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恐惧与焦虑,稳定其体征,有助于优化手术的实施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宗苗;顾绍歌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农村创新性产业创新能力现状 ——以乐至县回澜镇为例

    目的:了解资阳市乐至县回澜镇居民对创新产业的了解情况及当地创新产业环境和创新能力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当地居民随机抽样走访调查.结果:当地居民对现有创新产业环境及相关政策认知情况(非常好4.9%,较好28.5%,一般41.9%,不好16.6%,不知道7.6%),自身发展创新产业所欠缺能力(管理能力18.4%,知识技术能力35.0%,市场洞察力26.0%,人际交往能力13.8%,其他6.7%).结论:反映当地创新产业环境一般有待提高,主要缺乏相关知识技术能力和市场洞察力,创新理念的思维不够明晰,需引导加强创新理念,提升创新能力.

    作者:胡伟;石庆;李雨萍;林钰灵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9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与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二组干预效果.结果:优质护理干预后,优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满意率为97.8%,显著优于对照组13.3%、84.4%.结论: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在围手术期时辅助于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围手术期满意率,值得推荐.

    作者:宋青林;王兢;杨菊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针刺阿是穴治疗背肌筋膜炎36例

    目的:研究针刺阿是穴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刺深刺阿是穴并间断行针方法对36例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针刺治疗,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活血止痛.结果:36例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12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阿是穴治疗本病,治疗时间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爽;杨东红;仲丛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 对8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采取及时治疗及护理,并对治疗时机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急性期内能得到医生及时诊治、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8例患者视力由入院时的光感,经过后期治疗和护理后提高到0.2~1.0.结论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应在2 h内及时治疗,及时诊断患者病情采取合适护理措施,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宋娜;雷明英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早期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随机将入选患者分成干预组及参照组,参照组(34例,60眼)患者接受的是常规西药治疗,干预组(34例,58眼)患者接受的是常规加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观察两组护理模式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呈现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组的临床有效率97.0%显著优于参照组的79.4%,两组数据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为早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治疗视网膜病变,效果安全可靠,是临床干预治疗.

    作者:王婧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漏尿、尿血、膀胱痉挛、高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倪晓宇;沈丹;王硕;周彬;王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MRI和螺旋CT增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研究探讨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与螺旋CT扫描技术对于肝脏占位型的疾病诊断时发挥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肝脏的占位性疾病的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MRI组和螺旋CT组两组,每组40人.MRI组患者施行MRI(磁共振成像)检查,螺旋CT组的患者施行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检查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以病理学诊断的结果作为标准,MRI组的符合率大于螺旋CT组,但是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螺旋CT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都表现为患者出现轻度的恶心,MRI组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MRI(磁共振成像)和螺旋CT增强这两种检查方法都对肝脏占位性的病变具有比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二者相比,MRI比螺旋CT增强的患者耐受性和安全性更高.

    作者:杨丽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肺癌术后病人呼吸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肺癌术后病人呼吸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行肺癌术治疗的老年病人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观察组(n=30),在肺癌术后采取优质护理;一组为对照组(n=30),在肺癌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呼吸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肺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氧饱和度、肺活量;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癌术后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呼吸道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文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赴医院就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低,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采用拉莫三嗪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曹军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中医护理用于中风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进展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对护理极为重视,对于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其主导治疗占三成,而护理占七成.本文旨在探讨中风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进展,现将全部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唐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门诊药房规范管理的探讨

    本文主要针对门诊药房规范管理的方式进行探讨,从健全药房管理制度、提高药学服务质量、降低门诊药房管理难度、加强药品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保证药房的有序发展和优化管理,从而保证临床的合理用药.

    作者:邱云菊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风险管理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理管理当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肿瘤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风险管理均分为实施前与实施后两组各10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情况均高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之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肿瘤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上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张楠楠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对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入住我院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发生护理纠纷,总结出护理中常见的一些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结果:儿科护理风险因素来源于很多方面,如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等,在制定防范措施之后,护理风险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之后,儿科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刘文静;张杨;许轶;顾秋杰;禹丁溦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就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压疮患者(9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压疮护理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压疮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田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不同体位摆放对肛肠手术的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共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实施肛肠手术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配合截石位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配侧卧位予以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舒适度96.00%和总满意度92.00%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舒适度78.00%和总满意度70.00%,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采用手术室护理结合侧卧位的效果好,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可以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作者:陈思薇;王棣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应用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10例,随机把其分为两组,一种是常规组,另一种是实验组,在对常规组患儿进行护理时主要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对实验组的患儿进行护理时,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其中两组患儿数量均为55例,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36,两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于新生儿肺炎护理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整体效果,还能使得患儿家属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周雪姣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