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麻醉中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对镇静遗忘作用及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

刘志平;李粉英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咪唑安定-芬太尼
摘要:目的 研究如何减少硬膜外麻醉中阻滞不全的问题.方法 选择上腹部手术40例,B组应用氟哌利多伍用哌替啶,A组应用咪唑安定配伍芬大尼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其镇静遗忘效果及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结果 A组的镇静、遗忘效果显著优于B组,其抗内脏牵拉反应效果良好,且对呼吸循环抑制轻.结论 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阻滞辅助用药安全、有效,对紧张、恐惧、焦虑病人尤为适用.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2],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4.2~8.3%.对于正常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脱机拔管后只有16%需要再插管,然而发生UEX的患者中有87%需要再插管[3].发生UEX的患者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而终止其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1].故探讨UEX的原因及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3年5月以来,针对气管插管UEX这一现象,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总结,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苏仁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岭南医药启示录(三)2

    4 鲍姑与红脚艾灸鲍姑,名潜光,晋人.祖籍东海高城(今河北盐山县),后迁上党(今山西长治县).生卒年月不详,大致应与丈夫葛洪相若而略小于葛洪,一说为288~343年.父鲍靓喜方术,曾从阴真人(时代不同,可能有误)学练丹之术,道学水平很高.

    作者:靳士英;林宁;靳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询问法、患者主诉、家属主诉、临床研究、分析、填写评估表等方法收集100例重症监护病房内神志清醒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对患者创造良好监护环境,进行交谈与沟通,排除不良因素刺激,让患者对监护病房产生依赖感.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在监护病房期间其心理、精神、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缓解和应对重病的刺激.

    作者:周秋玲;肖春连;钟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深圳宝安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在硬件上都有一定规模的投资,建立了本单位的局域网络,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技术水平都有待补充、提高,每一医院都已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但在信息系统、网络建设的总投入及分别投入上有一定的差距.结论 宝安区卫生信息化在硬、软件投入、人员、资金的配备和使用方面已初具规模,明显优于我国内地大部分县区级和乡镇街道级水平,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对策:一要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力度;二要完善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三要坚持引用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卫生信息化标准;四要增加卫生人员编制,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五要建立宝安区卫生信息中心,构建区、街道两级卫生信息平台.

    作者:陈金喜;张文新;陈韦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的子宫肌瘤惠者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2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3组,Ⅰ组60例(34-40岁),行次全子宫切除;Ⅱ组60例(34-40岁),行全子宫切除;Ⅲ组80例(40-42岁)行全子宫切除.同时选择健康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测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并记录有无更年期症状出现.对照组同期随访2年.结果 术后按要求完成24个月随访的共140例,术后3~12个月各组E2、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术后24个月Ⅰ组与Ⅱ组E2、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Ⅲ组E2、FSH水平术前与术后3~12个月相比有差异(p<0.05).Ⅲ组术后24个月时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组患者的同期发病率(P<0.01).对照组完成2年随访,与Ⅰ,Ⅱ组血FSH,E2水平及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40岁以前子宫肌瘤患者无论是次全或全切子宫后2年内卵巢功能无改变;而40-42岁者术后2年卵巢功能有改变,且可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

    作者:苏玲;龙世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子宫颈环状电挖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颈环状电挖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 169例CIN患者随机分为LEEP组(观察组)和高频射频组(对照组),分别用LEEP术和高频射频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都有所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LEEP术治疗CIN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志敏;金黎;陈晶儿;杨琳;郝艳华;吴双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强廉政建设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反腐倡廉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治国之纲.腐败作为文明社会的一种丑恶现象,严重扰乱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生产力,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腐败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作为一家医院,如果不能在大程度上抵制腐败、遏止腐败,就会脱离群众,失去发展的基础.多年来,我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医院廉政建设,在防腐拒变上做了大量实际有效的工作.

    作者:冯新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存温度和时间对凝血标本APTT和PT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本在4℃和20℃放置不同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的影响.方法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21份,离心分离血浆,即时上机检测APTT和PT,然后将标本分别放置于4℃和20℃2h、4h、6h、8h重复检测,并与即时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①APTT在4℃2h和4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PT在4℃2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和6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凝血标本应在2h内完成测定.

    作者:林向华;曾华;王惠英;梁穆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核性脑膜炎86例分析

    目的 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2001~2006年收治的8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9例,好转22例,死亡5例.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手段较多,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早期、联合、足量、长期、分阶段抗结核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作者:林琳;高扬;刘国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知情权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对知情权需求的善,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问郑,对100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郑调查和分析.结果 73%的恶性肿瘤患者希望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病情.以便更好地安排生活,配合治疗.结论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性格特征、心理承受力、文化程度和患者家属的意愿,灵活活应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知情权、对心理承受力强的肿瘤患者建议尽早告知病情,且医护人员应加强肿瘤惠者的心理疏导.

    作者:邓惠茹;张女;胡小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代谢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作用

    代谢综合征是多系统损害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是当今内科临床的一大难题.若能发挥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来干预这种包含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代谢方乃我院中医内科研究协定处方,我院中医内科经长期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得出肝失疏泄是代谢综合征发展的重要基础,痰瘀互阻是其主要病理产物等中医学观点.在此基础上,我初步观察了该方对3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丰成;罗晓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身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其心身状况和个性特征,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SCL-90的9个因子分值均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结论 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影响,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积极性,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身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德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28例重型颅脑损伤复合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及预后状况.结果 32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87例(57.01%),中残23例(7.01%),重残10例(3.05%),植物生存状态5例(1.52%),死亡103例(31.4|D%).结论 在处理重型颅脑外伤时,应仔细检查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决定手术时,应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注意多科配合抢救,防治并发症.

    作者:陈伟平;龚洪桂;陈劲飞;邹普汉;陈远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试行单病种计费中如何选定病种及进行相关概算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医疗保险改革不断深入和外国保险公司引进按病种服务价格的环境下,探索以单病种为单位的医疗费用结算或是以单病种为单位的费用预付制度,以适应人民群众希望更简单的医疗服务价格的思路,缓解医患关系,医院开展单病种限价工作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莫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托管制改革后青年医务人员对医院主观认同性的调查分析

    为评估托管制改革后青年医务人员对医院主观认同性,为进一步深化、推进托管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在无锡市9家市属医院中进行了托管制后青年医务人员对医院主观认同性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强;陈海军;苏颖奇;钱永峰;盛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

    近年来,非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在这一类医疗纠纷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医患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的.因此,在医疗服务中,医者能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将使医者在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方式、方法进行探讨,以求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官成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唑来膦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52例,随机分组.氯甲膦酸二钠(固令)组26例:300 mg静注,每日1次,连用5日,继而口服固令胶囊800 mg,1日2次,连用15日.唑来膦酸组26例:4 mg,静滴,一次使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4周后可重复使用.结果 控制骨痛有效率,固令组61.54%,唑来膦酸组80.77%,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能力固令组有效率为42.30%,唑来膦酸组69.2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唑来膦酸组有效率中显效病例占有较高的比例;两组中血钙均明显下降,前后差异显著(p<0.05),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唑来膦酸能有效控制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性癌痛,改善活动能力,降低血钙含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王颖超;张洁霞;谭获;欧阳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NICU患儿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NICU内患儿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腋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对临床上60例腋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操作者的心理素质、技术操作水平及患儿个体差异是影响穿刺失败的原因.结论 为提高穿刺成功率,需要加强护士的心理素质、腋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只有很好地掌握了穿刺要领,才能穿刺成功.

    作者:黄荣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粘多糖病的护理

    粘多糖病(Mucopolysaccharidosos,简称MPS)[1]是一种省见的常染色体隐遗传性疾病,由于α-L艾杜糖醛酸酶缺乏引起糖氨聚酶代谢障碍,导致粘多糖未能正常分解而在体内沉积,累及脑、心、肝、骨骼、皮肤、角膜等器官,导致体格、智力障碍,重症者可因心功能不全或肺部感染而于10岁前夭折[2].

    作者:姚孟冬;王玲;蒋卫桃;钟丽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骨内牵张器扩宽狗下颌骨对双侧髁状突的影响

    目的 用骨内牵张器扩宽狗下颌骨中部,观察下颌正中牵张后,双侧髁状突组织病理改变,探讨手术对其影响.方法 取双侧髁状突,矢状切开,分成三块(内、中、外),中间块分成前、中、后三小块,内、外两块每块分成前、后两小块.常规HE染色,观察髁状突结构改变,将其改变分成四等,记录不同组、不同部位髁状突的组织病理改变分值,统计分析.结果 髁状突后、外侧及前中、内侧改建变化明显.固定1天组,变化涉及纤维层及软骨层,固定1个月和3个月组,改建涉及纤维层、软骨层和骨一软骨交界层.3个月组较1个月组变化轻.结论 下颌正中牵张扩宽导致髁状突受压部位吸收改建.髁状突的变化是正常的适应性改建,处于正常的生理范围内.

    作者:刘小明;张志光;郑有华;廖贵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