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存温度和时间对凝血标本APTT和PT结果的影响

林向华;曾华;王惠英;梁穆兴

关键词:温度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标本在4℃和20℃放置不同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的影响.方法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21份,离心分离血浆,即时上机检测APTT和PT,然后将标本分别放置于4℃和20℃2h、4h、6h、8h重复检测,并与即时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①APTT在4℃2h和4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PT在4℃2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和6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凝血标本应在2h内完成测定.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电子病历质量的现状与改进对策

    病历质量管理是医院医疗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病历质量检评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我院实施电子病历一年来病历运行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叶金松;吴玲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6 836例手术患者术前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6836例手术患者术前血液传染病感染状况的分析,探讨手术患者术前对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ELISA对其术前血清进行乙型肝炎HBsAg、抗-HCV、抗-HIV检测,采用RPR法检测其血清中梅毒.结果 手术患者中乙型肝炎HBsAg阳性者934例(13.66%),抗-HCV阳性者163例(2.38%),抗-HCV合并HBsAg阳性者22例(0.32%),血清梅毒阳性者9例(0.13%),抗-HIV未被检出.结论 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血液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能及时提醒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防护,预防控制职业感染,同时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防止医院感染.

    作者:李培敏;李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06株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淋病奈瑟菌(NG)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NG的耐药性特点,为淋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纸片扩散法检测106株NG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06株NG中检出97株对青霉素耐药(91.5%),由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NG(PPNG)为61株(57.5%),四环素耐药率为70.4%,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NG(TANG)为28株,占26.4%,环丙沙星耐药率为92.3%,末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结论 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作者:郑映玉;林祥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2],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4.2~8.3%.对于正常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脱机拔管后只有16%需要再插管,然而发生UEX的患者中有87%需要再插管[3].发生UEX的患者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而终止其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1].故探讨UEX的原因及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3年5月以来,针对气管插管UEX这一现象,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总结,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苏仁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人胆道疾病心电图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道疾病心电图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老年胆道疾病及同期40例非老年人胆道疾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分别为45.0%和22.5%(p<0.01),老年组不但ST压低发生率较非老年组高(p<0.01),而且ST压低水平分别为(0.126±0.093)、(0.071±0.04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组有3例出现异常Q波.结论 胆道疾病引起老年人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心肌缺血较非老年人严重,治疗胆道疾病可以使大部分异常心电图恢复正常.

    作者:袁星星;李朝阳;李文杰;陈葵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托管制改革后青年医务人员对医院主观认同性的调查分析

    为评估托管制改革后青年医务人员对医院主观认同性,为进一步深化、推进托管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在无锡市9家市属医院中进行了托管制后青年医务人员对医院主观认同性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强;陈海军;苏颖奇;钱永峰;盛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难治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难治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分析278例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及其他相关药物经会阴部注入前列腺内.结果 278例中临床治愈86例,好转147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83.8%.结论 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难治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较显著的疗效.

    作者:郭烽;邬绍文;魏辉;张晓忠;黄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铁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2例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9 min和(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分为颈动脉正常组24例和颈动脉硬化组38例,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SF的水平,彩超检查患者颈动脉的IMT、斑块及管腔的狭窄情况.结果 T2DM患者的Hs-CRP、SF水平和IM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T2DM合并有高血压者Hs-CRP、SF水平和IMT值也明显高于单纯T2DM患者(P<0.05);颈动脉硬化组的Hs-CRP、SF水平比颈动脉正常组的Hs-CRP、SF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Hs-CRP、SF可能参与TZDM患者颈动脉IMT的增厚过程.两者升高可能预示TZDM并发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

    作者:陈容升;郑伟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粘多糖病的护理

    粘多糖病(Mucopolysaccharidosos,简称MPS)[1]是一种省见的常染色体隐遗传性疾病,由于α-L艾杜糖醛酸酶缺乏引起糖氨聚酶代谢障碍,导致粘多糖未能正常分解而在体内沉积,累及脑、心、肝、骨骼、皮肤、角膜等器官,导致体格、智力障碍,重症者可因心功能不全或肺部感染而于10岁前夭折[2].

    作者:姚孟冬;王玲;蒋卫桃;钟丽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骨内牵张器扩宽狗下颌骨对双侧髁状突的影响

    目的 用骨内牵张器扩宽狗下颌骨中部,观察下颌正中牵张后,双侧髁状突组织病理改变,探讨手术对其影响.方法 取双侧髁状突,矢状切开,分成三块(内、中、外),中间块分成前、中、后三小块,内、外两块每块分成前、后两小块.常规HE染色,观察髁状突结构改变,将其改变分成四等,记录不同组、不同部位髁状突的组织病理改变分值,统计分析.结果 髁状突后、外侧及前中、内侧改建变化明显.固定1天组,变化涉及纤维层及软骨层,固定1个月和3个月组,改建涉及纤维层、软骨层和骨一软骨交界层.3个月组较1个月组变化轻.结论 下颌正中牵张扩宽导致髁状突受压部位吸收改建.髁状突的变化是正常的适应性改建,处于正常的生理范围内.

    作者:刘小明;张志光;郑有华;廖贵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中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对镇静遗忘作用及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如何减少硬膜外麻醉中阻滞不全的问题.方法 选择上腹部手术40例,B组应用氟哌利多伍用哌替啶,A组应用咪唑安定配伍芬大尼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其镇静遗忘效果及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结果 A组的镇静、遗忘效果显著优于B组,其抗内脏牵拉反应效果良好,且对呼吸循环抑制轻.结论 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阻滞辅助用药安全、有效,对紧张、恐惧、焦虑病人尤为适用.

    作者:刘志平;李粉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药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选择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膀胱冲洗液.方法 选择我院2000~2005年入院的脑血管意外及脊柱骨折并截瘫需留置尿管两周以上且置尿管前尿细菌培养阴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呋喃西林冲洗组,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组及鱼腥草注射液冲洗组.每组患者均在插导尿管的第3、7、10、14天按无菌操作穿刺尿管收集尿液送细菌培养各1次,至出现细菌生长停止培养,阳性者为尿路感染.并将尿液送镜检,观察有无镜下血尿.结果 鱼腥草注射液冲洗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镜下血尿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呋喃西林冲洗组,有统计学意义;鱼腥草注射液冲洗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镜下血尿阳性率均低于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组,但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进行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效果明显,其副作用小,适用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俊玲;王学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NICU患儿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NICU内患儿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腋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对临床上60例腋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操作者的心理素质、技术操作水平及患儿个体差异是影响穿刺失败的原因.结论 为提高穿刺成功率,需要加强护士的心理素质、腋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只有很好地掌握了穿刺要领,才能穿刺成功.

    作者:黄荣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剂量纳洛酮在救治镇静剂与酒精联合中毒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纳络酮治疗组(n=15)和常规治疗组(n=13),分别给予纳洛酮6.0~8.0mg/d和1.2~2.0 mg/d治疗.结果 大剂量纳络酮治疗组后24小时Glasgow昏迷评分明显增高(P<0.05),而清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大剂量纳络酮治疗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

    作者:陈远;林宇春;邹玉英;左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岭南医药启示录(三)1

    5 岭南脚气名医支法存与仰道人我国由晋迄宋,脚气发病率高,流行趋势明显,所以引起了医家竞相研究,在病因、诊断、治疗上有不少先进的认识.

    作者:靳士英;靳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孕娠状况及中药莪菱胶囊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孕娠的关系及莪菱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观察莪棱胶囊连续给药90天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妊娠率及仔鼠成活率等的干预作用,实验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内异症模型组和丹那唑组.结果 莪菱胶囊和丹那唑对大鼠异位内膜大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显著提高内膜异位症胎鼠的成活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但对内异症的发生率及交配受孕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莪菱胶囊对大鼠子宫内膜异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明显提高胎鼠的成活率,但无助于提高内异症大鼠的受孕率.

    作者:邓时贵;巫志峰;李伟英;欧润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种基因突变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乳腺癌是一种有多种基因发生畸变的复杂性全身性疾病,在乳腺肿瘤中已发现多种基因的变化,而这些基因变化被发现与预后不良有明显关系.

    作者:周树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无痛人流术6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术中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早孕者进行B超检查,对确诊为早孕的600例并要求终止妊娠者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效果.结果 芬太尼镇痛作用强且对心血管影响少,作用时间短;丙泊酚起效快,镇静催眠作用强,停药后苏醒迅速.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为提高妇女的身心健康,无痛人流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红征;黄爱;谢活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陪伴分娩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的护理模式下产科护理的发展方向.方法 选择2006年全年在我科住院分娩、自然临产或催产素方法的无妊娠并发症的初产妇,采用陪伴分娩和无人陪伴下分娩两种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比较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2h的出血量均有显著性差异,新生儿出生后窒息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产后哺乳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正确率有显著性差异.讨论陪伴分娩不仅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剖宫产率,

    作者:李粉英;刘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胃病分析相关性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老年胃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0月~2005年10月老年胃病的临床资料,169例均做电子胃镜,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病变组织送病检.结果 169例均为慢性胃炎,其中浅表性胃炎102例,萎缩性胃炎67例,HP感染率分别为70.6%、83.6%.合并上消化道病变者胃癌发生率高,其次为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HP感染率分别为88.1%、88.6%、79.3%.结论 HP感染与老年胃病密切相关,早期胃镜检查、积极抗HP治疗是防治胃癌

    作者:郑云;辜金莲;丘惠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