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徐青青
目的 分析我院2006年医学统计服务中常用统计方法的类型、使用频率和服务对象基本资料,探讨医学统计服务的一般规律.方法 用Excel输入统计人员填写的记录单,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 计算各种统计方法出现的类型、使用频率和用户基本资料的分析. 结果在72人次的统计学处理中,共涉及统计方法10种,常见统计方法依次为t检验(54.1%)、χ2检验(52.7%)、方差分析(16.6%)、相关分析(9.7%)和回归分析(6.9%)等.72人次统计处理中有9人次是为科研课题,占12.5%;63人次是为撰写论文,占87.5%.高级职称人员占63.9%. 结论临床实验设计的咨询较少,医务人员应当重视实验设计工作;加强医学统计的多因素分析,克服单因素分析的不足,提高医学科研论文的科学价值.
作者:廖珊;刘冬生;魏丽娜;梁一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肺炎支原体(MP)培养药敏试验,对肺炎的鉴别诊断和临床选择适合小儿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方法 对272例小儿肺炎患者的咽喉部分泌物进行培养,同时对10种抗生素做药敏试验,MP阳性66例,阳性率为24.3%,适合小儿并敏感的药物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结论 该试验对MP引起的肺炎进行确诊,临床选择对小儿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和减轻肺外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对降低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死亡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海玲;林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丘脑出血后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 对收治的126例急性丘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71.4%.其中92.2%的脑心综合征发生在发病后的12~72 h内.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非低钾性U波,类心肌梗死或缺血,各类型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异常为47.3%,脑心综合征病死率为36.6%,高于无发生脑心综合征患者25.0%(p<0.05).并且随着丘脑出血病情的好转而好转.结论 丘脑出血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并有脑心综合征的丘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增高.
作者:黄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与抗酸染色、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探讨FQ-PCR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1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患者和40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应用FQ-PCR法、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FQ-PCR、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47.0%(146/311)、28.3%(88/311)、35.4%(110/311),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95.2%,以FQ-PCR检测的阳性率高.结论 FQ-PCR是一种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盛青;唐林国;肖芃;黄婉莹;郑闽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应用于糖尿病(DM)患者麻醉插管时对循环的影响.方法 DM患者4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E)组和咪唑安定(M)组,每组21例.术前30 min均肌注哌替啶50 mg及东莨菪碱0.3 mg.麻醉诱导:E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M组予咪唑安定0.2 mg/kg,1~2 min内注射完.随后再给予芬太尼10 μ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2 min及气管插管后2 min的HR、MAP、CVP值.于诱导前、插管后30 min及手术结束采指尖血测定血糖.结果 两组在麻醉诱导后HR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插管后回升;MAP均比诱导前稍低但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CVP变化不明显.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血糖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在内副作用发生率较高共9例(42.9%).结论 咪唑安定用于糖尿病人的麻醉诱导,对循环影响小且副作用少.
作者:周艳梅;张斯来;冯泉;冯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制定出改进措施.方法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服务流程,增强主动服务及优质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技巧、做好健康教育、预防输液反应等.结果 对门诊病人进行的针对静脉输液护理中满意度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达96%,有效减少了因静脉输液产生的护患纠纷.结论 门诊静脉输液过程涉及环节多,较易发生护患纠纷,从提高主动服务和优质服务意识出发,改进服务流程,注重护理安全,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作者:薛素贞;陈喜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保留部分龋坏牙本质,从而保存牙髓活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窝洞去腐时保留部分龋坏牙本质,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安抚治疗后再作永久充填.结果 保留部分龋坏牙本质而不引致牙髓炎的充填治疗有效率为69.2%.结论 保留部分龋坏牙本质,然后作永久充填方法可行.
作者:卢川;陈绛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外翻改良开窗术治疗先天性巨大肝囊肿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07年3月间11例先天性巨大肝囊肿患者行外翻改良开窗术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11例中术后获随诊7 例,随访时间为1个月~6 年,平均为3.5 年.随访时症状均已消失,B超复查无肝囊肿复发.结论 外翻改良式开窗术是治疗先天性巨大肝囊肿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右肝膈面裸区的巨大肝囊肿病例.
作者:卢国林;刘建伟;矫立仁;陈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并有效地进行监控而建立对内部管理活动的检查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本文主要论述了医院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当前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健全和落实医院内控机制的对策建议.
作者:吴淑玲;梁建铿;陈财柳;杨春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早期诊断和更有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方法 分析1992~2006年53例新生儿肺出血临床资料,以是否予机械通气治疗分为甲组(常规治疗组)及乙组(联合机械通气组).结果 对甲乙组原发病、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原发病无明显差别,临床表现体温不升甲组高于乙组,乙组发现肺出血的方式以气管内吸引为主,乙组死亡率低于甲组.结论 早期诊断及预防、呼吸机的应用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郭芳;黄嘉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病例的发现是目前结核病控制工作中重要的措施, 因症就诊是结核病人发现的主要方式, 50%左右的病人由综合医院转诊而来.提高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可疑症状时到医疗单位或结防机构检查.综合医院转诊是肺结核病人发现的主要来源,明确落实综合性医院的肺结核病人转诊工作,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结核病防治管理程序,可大限度地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登记率.
作者:周锦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联合5- 氟脲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23名瘢痕疙瘩患者,共43个瘢痕疙瘩.平均病史7.3年.以曲安奈德20 mg联合5-氟脲嘧啶4 mg瘢痕内注射,1 次/2 周,3~5次后,可每月注射1 次.平均治疗时间为7.8个月.结果 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抑制瘢痕疙瘩有效率为96%,其中瘢痕疙瘩完全缓解者占44% ,极大缓解者占46%,部分缓解者占6% ,未缓解者占2%.结论 利用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矫立仁;李平忠;钟伟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成人腹股沟疝注射硬化剂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术中情况,讨论术中注意事项及体会,质疑该方法.方法 对18例经硬化剂注射后未愈或复发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手术补治.结果 术中发现全部病例精索结构及疝囊壁纤维化、增厚、粘连,分离困难,手术难度加大,创伤较重.其中5例输精管消失,3例输精管明显变细、变硬,成条索状,2例硬化剂进入腹腔,粘连于壁层腹膜形成硬节.结论 手术应主要针对疝环缺损进行修补,避免硬性分离显露腹股沟管及精索结构,加重手术创伤;硬化剂注射治疗并发症多,疗效差,应予摒弃.
作者:田广健;赵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社区卫生工作是基层医院的根,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群众的健康之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对健康需求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院创新医院文化管理功能,使医院文化的五大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形成了医院品牌.
作者:赵香生;唐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人类基因组含有3×109个碱基对的核苷酸,包括约10~14万个基因,这些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发生突变,则可能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异常,从而引起一类重要的疾病--遗传病.目前,对于这些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基本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能对其大多数进行基因诊断.基因诊断不仅可以明确指出个体是否患病,存在基因缺陷并揭示其基因状态,而且可以对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及某种疾病的易感者作出诊断和预测.在目前的基因诊断中,所采用的方法有:限制性内切酶(RE)、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DNA体外扩增(PCR)法、可变数目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和DNA指纹分析法、单链DNA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DNA测序分析及DNA芯片技术分析法等.现将针对几种遗传病及其基因诊断进行综述.
作者:耿鑫;吴娜;赵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为合理选用口服补钙剂作出客观评估.方法 统计了本院2001~2005年口服补钙剂的销售总金额、主要品种及其销售数量等,并分析了其临床应用状况.结果 2001~2005年口服补钙剂的应用逐年增加,销售总金额2002年比2001年增长13.97%,2003年比2002年增长5.10%,2004年比2003年增长26.11%,2005年比2004年增长28.23%.结论 第一、二代口服补钙剂逐渐被第三代所替代,第三代口服补钙剂可作为各种人群的首选,口服补钙剂在临床上的使用具有宽广的发展空间.
作者:蔡杰;苏美霞;蔡静月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不同术式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发生持续性妊娠率2%(1/38).结论 输卵管妊娠是腹腔镜手术的佳适应证,镜下开窗术是标准的保守性手术,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更具临床价值,而伞端挤压术发生持续妊娠的倾向性大,应尽量避免.
作者:罗小卿;姚宇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在我国每年有大量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利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评估医院感染给患者及其家庭、医院、社会造成的损失和特点是一个难题.依据医院感染损失的特点,决策部门可以合理确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优先,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医院感染损失经济学问题是一个意义重大并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作者:陈利华;郝容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表皮干细胞(Epiderimal Stem Cells,ESC)是由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为皮肤组织中的专能干细胞.皮肤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在维持表皮的自我更新,保持皮肤正常的表皮结构与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2].现就表皮干细胞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广旸;陈松;张君严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