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

覃庆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盆腔手术, 整体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成A组、B组,依次提供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对比两组DVT发生率.结果:B组DVT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A组的14%,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运用于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中能积极预防DVT,保障手术疗效,值得进一步推荐.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5例常规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名,观察组55名,其中对照组采取末梢血血常规检验,观察组采取静脉血血常规检验,分析对比其RBC、PLT、Hb、WBC、MCH等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常规体检人员的WBC、RBC、Hb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更为接近正常的指标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用于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高于末梢血,更具有临床检测意义.

    作者:薛粉娥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丹参酮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强心、利尿及对症处理.丹参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参酮注射液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注射一日一次,14d为1个疗程.结果:丹参酮组的临床症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作者:曹峥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个体化护理在恶性肿瘤行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尿潴留预防中的效果

    目的:探析恶性肿瘤采取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患者行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恶性肿瘤患者68例,均实施全子宫切除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34例,前者提供常规护理,后者提供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尿潴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采用全子宫切除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效果显著,能积极预防术后尿潴留,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徐汉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癫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收诊的40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给药差异的方式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常规治疗加丙戊酸钠治疗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相关代谢指标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代谢指标变化情况也较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基础治疗和前提上应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应用.

    作者:邓振威;何润鸾;陈翠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在颈肩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在颈肩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遵循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方式治疗,治疗组联合针灸与中药热敷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数据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配合针灸与中药热敷治疗,疗效显著,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老年糖尿病治疗的100位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各5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常规的护理方式上,加入护患沟通的护理措施,在治疗15天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结果 进行15天的护理和治疗之后,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中患者对于治疗的总满意度为72%,观察组中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时加入护患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还可以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西部地区某区级医院护士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增强方法调查研究

    针对西部地区某区两家医院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护士收入、工作匹配的工作负荷、控制感、社交、报酬、公平、价值观,与护士获得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护士幸福感的原因,以及探索增强其幸福感的方法,为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胡菊艳;冉碧;杨采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小檗碱抗大肠埃希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小檗碱对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并且可以从中药黄连等中提取,可以作为很好的抗细菌制剂.本文以临床常见的细菌大肠埃希菌为例,阐述小檗碱抗大肠埃希菌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扩大抗大肠埃希菌制剂的来源.

    作者:武艳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小儿疝气患者围术期的疼痛、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小儿疝气患者围术期的疼痛、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160例接受手术的小儿疝气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的小儿疝气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小儿疝气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包括舒适循证护理、舒适心理护理以及舒适生理护理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疼痛感、心理状态等护理干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两组数据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7834,P=0.0287).观察组患儿疼痛的重度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8%VS 42.5%),观察组患儿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7.5%VS 82.5%),且两组疼痛发生率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良好率为88.75%,对照组总良好率为57.50%,两组数据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7.9290,P=0.000).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例数是10,总发生率是12.5%.观察组的总发生例数为22,总发生率是27.5%.结论 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方法,可明显减轻患儿病痛和心理不适,有利于患儿术后健康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瑞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计划妊娠二胎妇女孕前保健护理对策及对产妇HAMD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究计划妊娠二胎妇女孕前保健护理对策及对产妇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计划妊娠二胎妇女,依据抽签法将其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基础孕前保健,观察组予以孕前保健联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妇女优生健康知识了解程度以及HAMD分数.结果:观察组优生检查、健康体检、遗传病检查以及评估风险比例高于对照组,HAMD分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以P<0.05为差异,说明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计划妊娠二胎妇女孕前保健护理可提升其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改善抑郁情况.

    作者:徐敏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提高医院药学实习生带教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医学教育行业,医学本身而言是需要超高技术的,精湛的技术加之高等的教育才能为人们解除疾病.在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就是实习生实习阶段,因为这是他们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关键,在实习单位可以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有不理解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请教,也是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药学专业在医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连载着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更承担着对人类身体健康的使命,所以在医院药学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实习过程中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是提升自己精神生活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医院药学实习中存在的缺点,其次将介绍如何提高医院药学实习生带教质量,后介绍医院药学实习生带教质量的重要性.

    作者:何福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医针灸、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时应用中医针灸、放血拔罐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针灸、放血拔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且疱疹消失时间、结痂时间、神经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各数据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时,应用中医针灸、放血拔罐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荐.

    作者:罗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孕早期妇女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检测分析的临床价值

    目的:检测分析孕早期妇女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为适宜叶酸补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建卡接受检测的孕早期妇女1500例,分别测定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结果:孕6~8周妇女血清、红细胞叶酸水平显著高于孕9~11周妇女(P<0.05);孕9~11周妇女的血清、红细胞叶酸缺乏率显著高于孕6~8周妇女(P<0.05).城市地区孕早期妇女的血清、红细胞叶酸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孕早期妇女(P<0.05);城市地区孕早期妇女血清、红细胞叶酸缺乏率显著低于农村地区孕早期妇女(P<0.05).服用叶酸组孕早期妇女的血清、红细胞叶酸水平显著高于未服用叶酸组孕早期妇女(P<0.05);服用叶酸组孕早期妇女的血清、红细胞叶酸缺乏率显著低于未服用叶酸组孕早期妇女(P<0.05).结论:孕早期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缺乏,通过孕早期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检测有利于临床合理补充叶酸,才可以有效预防孕期叶酸缺乏,减少胎儿出生缺损以及孕妇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孟君;鲁青莲;景亚玲;卢宗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膏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临床推广价值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对消渴痹病的临床疗效,确定膏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加以推广,为膏方治疗消渴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属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消渴痹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治疗,通过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踝肱比、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等疗效性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0.00%(p<0.05);膏方联合西药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消渴痹病有显著疗效,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膏方在消渴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养允;李传玉;赵朝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我院血流感染患者检出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血流感染检出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培养检出菌及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0例患者共检出细菌162株,前五位检出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4株,27.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株,21.6%)、克雷伯菌属(24株,14.8%)、肠球菌属(14株,8.6%)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6.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药物及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高度敏感性,未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未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革兰阳性菌株,但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高,占分离菌的88.6%.结论: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细菌多见,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药物及阿米卡星仍可作为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理想选择药物,但血培养显示存在革兰阳性球菌患者的经验性治疗需谨慎选择不具有抗-MRSA活性的抗菌药物.

    作者:刘培延;陈瑾瑾;李园园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西药常规疗法联合芪参益心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芪参益心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R及QTc间期的状况、QRS波时限、短阵室速数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常规疗法联合芪参益心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赵永福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焦虑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显著较轻,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对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加强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焦虑程度,并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肖青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心肌梗死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心肌梗死患者选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药物联合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3月~2018年02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心肌梗死治疗药物的研究,对照组(40例):单用阿司匹林药物;观察组(40例):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观察对比两组心肌梗死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小板聚集率以及用药效果.结果:同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小板聚集率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用药效果(75.00%)对比,观察组(97.50%)总有效率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选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药物联合治疗,对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小板聚集率以及用药效果的改善可以显著促进,从而为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好转做出充分保证.

    作者:李永莉;周勤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针对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的引发原因提出优化策略

    本文主要为了分析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的产生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缓解门诊注射室的护患纠纷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或者调查问卷的方法,针对2017年8月-2018年4月期间在门诊注射室接受治疗护理的患者100例进行统计,运用数据分析函数软件,科学整理并研究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的引发原因,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归纳整理,以此来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的调查研究不难看出,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终得出结论:引发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较为普遍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医护效果、护理人员的自身态度、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环境及操作流程等,基于此,为了降低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发生率,我们应该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护理工作整体质量,这样才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一步改善医护关系.

    作者:蔡宝晶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心脑血管事件的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脑血管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XXX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世凤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