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部地区某区级医院护士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增强方法调查研究

胡菊艳;冉碧;杨采菊

关键词:幸福感,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摘要:针对西部地区某区两家医院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护士收入、工作匹配的工作负荷、控制感、社交、报酬、公平、价值观,与护士获得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护士幸福感的原因,以及探索增强其幸福感的方法,为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输血治疗的12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治疗,观察组实施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治疗,并于输血后严密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做好急救准备,防止严重后果产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浆输注量、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输血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各项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92%明显低于对照组1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白细胞技术输血血浆灌注量、输血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均与正常输血无明显差异,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且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输血,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李明秀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在颈肩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在颈肩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遵循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方式治疗,治疗组联合针灸与中药热敷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数据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配合针灸与中药热敷治疗,疗效显著,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护理干预应用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丹参酮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强心、利尿及对症处理.丹参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参酮注射液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注射一日一次,14d为1个疗程.结果:丹参酮组的临床症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作者:曹峥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血管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方面的文献进行检索,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从多个方面影响心血管.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作者:李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探讨中医护理方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穴位贴敷和耳针等中医护理方法的临床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3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17例实验组和17例对照组.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单一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药灌肠和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的改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灌肠和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的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单一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也普遍优于常规护理.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和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医疗.中医护理对于溃疡性结肠性患者的病情有显著的改善效果,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也普遍优于常规护理.由此,中医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付敏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战场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演习就是战争,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军队应做好备战,时刻保持警惕.部队相关医护人员也要经常进行演练,进行战场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来提高救助水平,本文特对战场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的实践展开思考.

    作者:刘爱平;邢泽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将穴位贴敷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3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18例实验组和18例对照组.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传统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对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病情和生活质量情况相似(P>0 .05).实施干预之后,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的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西药治疗基础之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的实验组生活质量提升程度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西药基础上的穴位贴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因此,穴位贴敷在慢性胃炎患者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绪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糖尿病母亲后代脑发育的超声表现

    妊娠期糖尿病(GDM)及糖尿病合并妊娠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围产期并发症,尤其是对新生儿的脑发育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会一直延续至成年期.本文通过总结此病的超声表现、NABA评分等,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郑雁红;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不同时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不同时期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间120例产妇,按照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时间不同进行分组,早期接受护理的为观察组,其余的为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前、护理后产妇静息压力、盆底收缩压力、盆底肌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静息压力与盆底收缩压力变化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肌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早期患者具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

    目的 分析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患者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方法 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94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平均年龄为(47.3±4.3).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8.1±3.7).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之后,实施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在病情改善情况方面和并发症控制情况方面优于实施单纯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研究之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在实施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病情明显得到改善,治疗后的并发症也得到较好控制.由此可知,优质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丹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摘取支气管异物的配合与护理

    目的:探讨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摘取患者支气管异物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支气管异物成功取出.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中的不良心理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则高达6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67%,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仅为76.67%(P<0.05).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异物摘取术中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张祯;钮革亚;黄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门诊护士的沟通技巧与纠纷化解

    目的:探讨门诊护士的沟通技巧和纠纷化解技巧.方法:对处理护患纠纷事件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过护士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后,15起护患纠纷均顺利化解.结论:护士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护士在化解纠纷时,应正确接待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了解患方的心理,正确处理纠纷,及时补救护理过失.

    作者:刘慧丽;曹雪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乳腺肿块采用彩超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采用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与恶性肿块均为40例,均运用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诊断的符合率、声像图、血流信号情况等.结果:彩超符合率上,良性符合率为97.5%,恶性符合率为2.5%;在血流信号上,良恶性血流信号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形态、边界、包膜、回声、等声像图特征情况上,良恶性情况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乳腺肿块可以通过彩超诊断来更好的判断病情状况,无创无通,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更高,可以反复检查,临床适用性广.

    作者:万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高压氧治疗小儿脑性疾病护理探讨

    目的:对高压氧治疗小儿脑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我们将近两年内在本院进行脑性疾病治疗的小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选择60名小儿患者参与本次调查,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两组小儿患者利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的小儿患者,我们利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普通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的小儿患者在对照组的所有护理基础之上,利用高压氧治疗进行护理配合.我们将在不同的阶段给小儿患者以不同的护理,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小儿患者疾病恢复情况比对照组高,P<0.05,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脑性疾病的治疗,我们利用高压氧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临床医学上值得被推广.

    作者:王丽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儿科护理中运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运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头皮针输液,观察组运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分析不同输液方法护理后患儿家属满意度、输液并发症情况.结果:在输液并发症率上,观察组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属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运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的提升输液效果,保证输液安全性.

    作者:田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护理与术后疼痛控制护理,每组患者5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骨折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术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实施疼痛控制护理法,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云玲;白云凤;杨晓荣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心脑血管事件的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脑血管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XXX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世凤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舒适度与生活质量,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梅翠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神经衰弱43例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 对综合治疗神经衰弱病人的疗效和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每天三次服用三十毫克谷维素,三十毫克维生素B1,三片刺五加,服用周期为一到三个月,同时每天在入睡之前半个小时之内服用五毫克地西泮片,连续服用五天.结果 有三十例患者被成功治愈,有十例患者有了较大的效果,有三例患者显现出效果,有效概率为百分之一百.结论 对于治疗神经衰弱来说,综合疗法有一定的效果,同时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作者:马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