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敏
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手术,在成人心脏病手术中占的很大比例,大部分患者经济条件差,就诊不及时,导致患者错过了就诊的佳时机.因此瓣膜置换术后护理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如何对护理工作人员是严峻的考验.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2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换成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留置针保留的时间以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保留的时间(6.59±1.23)天高于对照组患者(4.25±0.84)天,观察组患者出现0例静脉炎,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出现6例静脉炎,对照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9.83%.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留置针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延长留置针的时间,并且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
作者:周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POEMS(Crow-Fukase综合征)是累积多系统的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较少见,诊断困难并极易误诊.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POEMS综合征患者治疗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乔海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试分析对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施以个体化护理服务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在我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96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8例,参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方案分别为常规护理以及个体化护理,将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而术后并发症低于参照组,两组各指标间差异以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施以个体化护理更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护患并发症,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极具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夕芬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探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的患者180例,对所有纳入研究患者的标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0例患者中,55例(30.6%)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正常,均未出现被感染现象;125例(69.4%)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异常,且均出现了被感染现象,感染主要有细菌、真菌和滴虫引起.结论:通过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可确定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若清洁度异常,患者极有可能受到了细菌、真菌以及滴虫中某种病原菌的感染.
作者:于广波;孙静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和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ICU的危重病人80例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按随机方法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护理干预组40例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40例患者,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肿痛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护理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降低7.5%VS37.5%(P<0.05);护理干预组满意度显著增高95%VS80%(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干预可以提高ICU患者满意度,同时能显著降低病人患肢肿痛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赵颖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成A组、B组,依次提供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对比两组DVT发生率.结果:B组DVT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A组的14%,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运用于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中能积极预防DVT,保障手术疗效,值得进一步推荐.
作者:覃庆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高血压是严重影响中老年身心健康等终身性疾病,也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主要采用综合疗法,为实现佳化健康管理效果,医疗界极力推荐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通过开展一系列自我保健措施管控血压水平,切实改善自我生活质量.
作者:夏宇轩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互联网+”模式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老年护理教学领域中,并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研究互联网技术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有效应用,从而进一步优化老年护理培养模式,据此,本文对“互联网+”模式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即展开了探讨.
作者:权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症状,患者多无法忍受.本次研究就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对疏血通注射和奥扎格雷对脑血栓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选择近3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脑血栓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我在这些病人中随机抽取150人参与分析.将病人以不同的治疗方式来进行分组,以治疗后的效果对比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我们将给予对照组基本的治疗,给观察组增加曲克芦丁治疗.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也比观察组要高.这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以及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对于脑血栓的治疗更加有效,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效果也更好,可以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作者:杨兴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研究黄芪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3例利用黄芪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黄芪的药理作用及黄芪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黄芪具有多种药理功效,尤其是其在糖尿病、肝硬化和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结论: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黄芪可以起到缓解衰老、抗疲劳、抗感染和调脂作,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川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与尼可刹米联合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Pa02(69.12±6.64)mmHg、PaC02(63.22±5.29)mmHg、FEV1(36.91±3.05)L、FEV1/FVC(41.25 ±5.94)%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应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注射液联合治疗,可使患儿的气血指标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侯瑶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化疗患者,采用抽签法的原则,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参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行t值、卡方检验后,存在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讨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金红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腹腔镜已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中.本文通过分析妇科腹腔镜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覃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接受常规护理,其余25例接受社区综合治疗.对两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EF、MMEF、FEV1、FVC、FEV1/FVC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可有效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刘旭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及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大血管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血氧饱和度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原地区T2DM患者采取大血管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血气分析,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耿海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82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红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诊治的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患者46例进行护理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术后镇痛效果,患者睡眠质量好,缩短恢复时间,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侯咏梅;雷世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6名,将贫血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健康人员设置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给予血液检验,并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液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特异性、灵敏度以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Hb、MCV以及MH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果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符合率在78.57%以上,特异性在67.86%以上,灵敏度在96.43%以上.结论 对于贫血患者而言,早期鉴别诊断中进行血液检验具有可操作、经济安全、特异性强且敏感度高等特征,是贫血鉴别诊断中综合性强的方法,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军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