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妮
血液病化疗患者的支持疗法中,常常强调防治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防治尿酸性肾病、加强营养,其实对于防治低钾血症也应给以足够重视.
作者:蒋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品管圈”活动开展在骨科中出院患者的指导质量改进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常规护理期间收治的22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6月分-2018年6月份收治21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品管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活动前后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评分VS对照组均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改进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患者对居家护理情况了解更细致,遵医嘱情况更好,与患者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凤华;杨杰;郝玉杰;白小军;戴小强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癫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收诊的40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给药差异的方式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常规治疗加丙戊酸钠治疗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相关代谢指标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代谢指标变化情况也较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基础治疗和前提上应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应用.
作者:邓振威;何润鸾;陈翠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了解锦州市医学生体成分的现状,进而分析其年级差异,为预防与体成分有关的疾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锦州市大一到大三的医学生进行体成分的测量,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体成分在年级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样本量为580例,男生194例,女生386名例,学生的年龄在17-23岁之间.身高、肌肉量、身体水分、基础代谢、总能量代谢随年级的增高数值围绕平均值左右波动;体重、BMI、脂肪量、腰臀比和体脂率等相关数据随年级的增高而增高;肌肉量比值的数值则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结论:医学生体成分存在年级差异.
作者:曲泉颖;盖雪娇;郎静;姚世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原发性骨淋巴瘤(PBL)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临床表现及影像缺乏特征性,因而漏诊及误诊的几率较高.近年来,关于PBL的影像学表现也有不少报道,现本文对PBL的影像学检查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太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研究黄芪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3例利用黄芪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黄芪的药理作用及黄芪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黄芪具有多种药理功效,尤其是其在糖尿病、肝硬化和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结论: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黄芪可以起到缓解衰老、抗疲劳、抗感染和调脂作,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川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在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实际的应用效果.采用的方法是,选取在我院近两年就诊的145例呼吸内科患者,对其均实施抗菌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得出的结果是,使用比例较高的抗菌类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哇诺酮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硝咪唑类,且单独使用1种抗菌药物的患者66例,2种抗菌药物联用的71例,使用3种抗菌药物的患者8例.得出的结论是,抗菌药物在临床中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且应用范围广泛,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振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系统性评价溃疡性结肠炎分别应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方法:随机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对比2组用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与82.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3%与23.0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美沙拉嗪的用药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率较低,更具推广价值.
作者:董绍芬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将穴位贴敷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3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18例实验组和18例对照组.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传统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对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病情和生活质量情况相似(P>0 .05).实施干预之后,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的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西药治疗基础之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的实验组生活质量提升程度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西药基础上的穴位贴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因此,穴位贴敷在慢性胃炎患者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绪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利用微信群开展患者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服务.方法:建立微信群,责任护士宣传和收集微信资料,建立护患沟通档案;群主和管理员做好群内人员和宣教资料的上传和更新;以微信聊天的形式,进行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1].结果: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有230多名患者和家属参与微信群咨询;通过微信平台,协助70例患者预约登记入院,解答及指导了120例患者存在的问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从90%上升至97%,床位使用率从89%上升到105%.结论:利用微信群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微信群突破被动、地域、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能有效地为延续护理服务,其推动血液病知识普及的价值让人期待.
作者:李志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多西他赛不同作用浓度(0.05、0.1、0.2、0.4、0.8、1.6、3.2μmol/l)及时间(24、48、72、96h)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的影响.结果: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同药物浓度及时间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性.结论: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有一定的影响,提示多西他赛可能是治疗人肺腺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赵旭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对综合治疗神经衰弱病人的疗效和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每天三次服用三十毫克谷维素,三十毫克维生素B1,三片刺五加,服用周期为一到三个月,同时每天在入睡之前半个小时之内服用五毫克地西泮片,连续服用五天.结果 有三十例患者被成功治愈,有十例患者有了较大的效果,有三例患者显现出效果,有效概率为百分之一百.结论 对于治疗神经衰弱来说,综合疗法有一定的效果,同时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作者:马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于2016年1月份至2018年3月份在本院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共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来院诊断未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共98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指标、血脂指标及血清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指标及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水平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转氨酶指标、血脂指标、血清学指标为脂肪肝检测提供了依据,提升了脂肪肝检测的准确性,避免患者肝脏受到严重的损害.
作者:严泽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肿瘤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以便于为肿瘤科的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可行的帮助,总结相关的对策.方法 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我院肿瘤科所收治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调查患者肿瘤科出现护理风险的危险因素,同时总结有效的对策,进行干预.结果 本研究180例患者当中出现护理风险的患者16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8.89%.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可以得出:护理人员的肿瘤专科知识不足、护理过程当中药物外渗、护理干预措施落实不到位、护理干预工作不完善、患者自身因素等是肿瘤科护理风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的肿瘤专科知识不足、护理过程当中药物外渗、护理干预措施落实不到位、护理干预工作不完善、患者自身因素等是肿瘤科护理风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徐卫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脊柱外科术后是用于治疗患者脊椎部位易发疾病的常用手法.利用先进的治疗理念与科学的治疗方法,将可实现对患者脊椎部位疾病的良好治愈.然而,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会由于相关因素把控不严,产生患者脊椎外科手术后感染问题,引起手术部位并发症,并对患者后期的康复产生巨大危害.为此,作者在本文中将针对脊椎外科术后容易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完善的对策与途径.
作者:陈国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综合了解骨折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加强针对性护理对策,降低骨折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作者:邓玉荣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中药配伍禁忌涉及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已经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对以“十八反”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中医配伍理论内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的概念渊源、药物关系、危害形式、规避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并揭示了近年来中药配伍禁忌的药物毒性作用的具体机制.众所周知的是,中药配伍禁忌语在结构上是一种以基本药物学理论为基础的禁忌表达形式,两者互为对立,具有经验特征.联合用药的配伍性可能导致人体损伤,特别是由于药物的干扰作用,表现出“潜在危害”和“不可治愈”的特点.避免药物与疾病、药物联合使用的基本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避免受到药物的损害.
作者:刘小佳;梁晶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患者11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将此组作为参照组,分析参照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应用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心血管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此组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2.7%)明显低于参照组(10.9%),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显著高于参照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应对,有利于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康娟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对消渴痹病的临床疗效,确定膏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加以推广,为膏方治疗消渴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属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消渴痹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治疗,通过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踝肱比、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等疗效性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0.00%(p<0.05);膏方联合西药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消渴痹病有显著疗效,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膏方在消渴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养允;李传玉;赵朝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用药及其药学监护策略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4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施以药学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事件、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度以及产后6周并发症和糖代谢受损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和糖代谢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用药管理和药学监护,能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健康知识知晓度,降低药物不良事件和产后并发症、糖代谢受损发生风险,更利于病患预后.
作者:秦庆寅;胡涵帅;杨正芬;康智岷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