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丹妮

关键词:内分泌护理, 人文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就内分泌病患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文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观察.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内进入该科进行治疗的100例病患进行护理,通过将所有病患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方式,对每组50例病患分别进行人文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病患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文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对观察组的人文护理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针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SAS、SDS值进行计算与评估后得出,对照组的护理程度高于观察组,且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人文护理方式对内分泌疾病病患采取人文护理方法,更能够降低病患的心理压力,提升病患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临床意义,值得研究与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中的诊断效果差异研究

    目的 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回顾分析其CT与MRI影像学资料,就两方法对肝癌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MRI肝内病灶及阳性率较增强CT,均占优(P<0.05).MRI诊断准确率相比CT,显著高于后者(P<0.05).针对直径≤3cm的肿瘤,MRI诊断准确率较CT,显著偏高(P<0.05),而>3cm的肿瘤,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其增强MRI、CT的表现均有专属特征性,但肝脏MRI诊断准确率高于增强CT,特别是直径≤3cm的肿瘤.

    作者:王昭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高压氧治疗小儿脑性疾病护理探讨

    目的:对高压氧治疗小儿脑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我们将近两年内在本院进行脑性疾病治疗的小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选择60名小儿患者参与本次调查,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两组小儿患者利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的小儿患者,我们利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普通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的小儿患者在对照组的所有护理基础之上,利用高压氧治疗进行护理配合.我们将在不同的阶段给小儿患者以不同的护理,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小儿患者疾病恢复情况比对照组高,P<0.05,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脑性疾病的治疗,我们利用高压氧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临床医学上值得被推广.

    作者:王丽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人工流产术前女性阴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综述

    人工流产术后易并发多种阴道炎症,给女性恢复造成严重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术前阴道微生体失衡,是导致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不能在术前对女性进行及时干预,可增加生殖道感染几率,对女性生殖健康影响较大.为此,应对人流术前阴道微生态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实际需要加以干预,减少致病菌影响,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黎黧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180例,通过诊断筛查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分别为42例、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男女患者发病率,比较两组患者的FPG、2hPPG、TG.结果:两组患者中女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患者(P<0.05),甲亢组患者的FPG、2hPPG指标均明显高于甲减组,甲亢组患者的TG指标明显低于甲减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极易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且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早期对患者进行甲状腺筛查意义重大,可降低患者的发病率.

    作者:马丽艳;卢守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事前处方审核与事后处方点评对于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对比效果分析

    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药品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对治疗技术和效果的提高十分重视,另外,对医院药房的医学服务质量也之分的重视,要求各医院加强对药物服务质量的提高.医院通过研究发展,加强事前处方审核和事后处方点评对提升药物服务质量十分有效,可以有效的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事前处方审核和事后处方点评的研究,对比了药物服务质量的效果.

    作者:赵辉;王连连;张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胎儿疑似畸形孕产妇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7例,采用二维超声诊断,观察组67例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对比两组孕产妇的诊断准确率,总结佳的诊断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的畸形诊断准确率为70.8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的检查中各具优势,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联合应用,进而提高胎儿畸形诊断率,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对促进优生优育和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探讨中医护理方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穴位贴敷和耳针等中医护理方法的临床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3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17例实验组和17例对照组.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单一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药灌肠和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的改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灌肠和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的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单一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也普遍优于常规护理.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和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医疗.中医护理对于溃疡性结肠性患者的病情有显著的改善效果,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也普遍优于常规护理.由此,中医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付敏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多是老年人常见的外伤性损伤,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轻微外伤即发生骨折伤后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何给患者精心护理,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守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损伤控制外科在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脏器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结24例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脏器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DCS)技术进行分步救治的护理.本组治愈21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5例,ARDS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膈下脓肿1例.按DCS治疗和护理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脏器损伤患者,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救治及时,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康复率.

    作者:徐国先;黄晓燕;李娟;姚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按摩配合拔罐理疗治疗腰肌劳损89例的方法与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按摩配合拔罐理疗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的效果.方法:对89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了按摩配合拔罐理疗的治疗方式.结果:患者的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采用按摩配合拔罐理疗可以有效治疗腰肌劳损,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伟科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分数,前者高于后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可提升自身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血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

    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菌血症包括一过性菌血症、多次一过性菌血症(间歇性菌血症)、持续性菌血症.

    作者:孔令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膏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临床推广价值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对消渴痹病的临床疗效,确定膏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加以推广,为膏方治疗消渴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属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消渴痹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治疗,通过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踝肱比、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等疗效性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0.00%(p<0.05);膏方联合西药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消渴痹病有显著疗效,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膏方在消渴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养允;李传玉;赵朝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癫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收诊的40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给药差异的方式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常规治疗加丙戊酸钠治疗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相关代谢指标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代谢指标变化情况也较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基础治疗和前提上应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应用.

    作者:邓振威;何润鸾;陈翠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应用于慢性丙肝患者临床疗效及影响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效果以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应用于慢性丙肝患者临床疗效及影响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80例慢性丙肝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并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3+、CD4+、NK以及CD4+/CD8+水平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RVR、EVR、ETVR、SVR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且近期疗效显著,同时,对患者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孙艳;王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肿瘤内科PICC置管有效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索肿瘤内科PICC置管有效护理方法以及利用价值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肿瘤内科PICC置管120例患者(在2016年10月22日至2017年10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全面性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率(100.00%)、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33%)、对护理质量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面性护理干预运用于肿瘤内科PICC置管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严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本文对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药物知识缺乏、药剂人员工作不到位、抗菌药物的指导问题和抗菌药物的监管措施问题等进行讨论,表示国家应当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制度、生物医药研究院需要建立相关指导监督部门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建议性改良.

    作者:曾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胫骨远端髓内钉与胫骨远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胫腓骨远端骨折应用胫骨远端锁定接骨板与胫骨远端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7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先后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研究组行胫骨远端髓内钉术,对照组行胫骨远端锁定接骨板术,将两种方式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恢复时间和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来说,治疗效果佳方案则为胫骨远端髓内钉.

    作者:张良;吴莉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在颈肩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在颈肩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遵循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方式治疗,治疗组联合针灸与中药热敷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数据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配合针灸与中药热敷治疗,疗效显著,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小儿疝气患者围术期的疼痛、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小儿疝气患者围术期的疼痛、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160例接受手术的小儿疝气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的小儿疝气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小儿疝气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包括舒适循证护理、舒适心理护理以及舒适生理护理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疼痛感、心理状态等护理干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两组数据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7834,P=0.0287).观察组患儿疼痛的重度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8%VS 42.5%),观察组患儿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7.5%VS 82.5%),且两组疼痛发生率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良好率为88.75%,对照组总良好率为57.50%,两组数据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7.9290,P=0.000).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例数是10,总发生率是12.5%.观察组的总发生例数为22,总发生率是27.5%.结论 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方法,可明显减轻患儿病痛和心理不适,有利于患儿术后健康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瑞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